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4) 1200-1218 DOI:     ISSN: 1671-5888 CN: 22-1343/P

本期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打印本页]    [关闭]                  上一篇 | 下一篇
地质与资源
扬子西北缘碧口块体花岗质岩体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平先权,郑建平,熊庆,张志海,夏冰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摘要

对扬子西北缘碧口块体中白雀寺和大安花岗质岩体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白雀寺岩体的年龄分2组:(855±6) Ma(n=23)和(917±14) Ma(n=3)。前者εHf(t)为3.8~10.4,一阶段Hf模式年龄为1.00~1.27 Ga;后者εHf(t)为2.0~8.1,一阶段Hf模式年龄为1.14~1.40 Ga。而大安岩体给出了6组不同的年龄:(854±10) Ma(n=3)、(801±7) Ma(n=3)、(702±10) Ma(n=3)、(565±6) Ma(n=1)、(246±7) Ma(n=1)和(207±2) Ma(n=1)。其εHf(t)为-12.6~11.4(t=854 Ma),一阶段和二阶段Hf模式年龄分别为0.95~1.90 Ga和1.02~2.55 Ga。白雀寺和大安岩体的侵位年龄分别为(855±6) Ma和(854±10) Ma,代表了扬子西北缘碧口块体内的一次重要岩浆事件,前者主体来源于中元古代新生陆壳源区,而后者主要来源于中元古代新生陆壳与晚太古代地壳物质的混合源区。此外,白雀寺岩体中(917±14) Ma的年龄代表新元古代早期的岩浆活动,而大安岩体中年轻的年龄可能记录着岩体后期所经历的复杂热改造事件。

关键词: 碧口块体 花岗质岩体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扬子西北缘 岩石学
收稿日期  2013-09-12   修回日期    网络版发布日期  2014-07-26  
DOI: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214204)

通讯作者: 郑建平(1964-),男,教授,主要从事岩石学研究
作者简介: 平先权(1986-),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岩石学研究,E-mail:pxqzdx@163.com

Copyright © 2008 by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