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 39(3) 461-469 DOI: ISSN: 1671-5888 CN: 22-1343/P | ||
本期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打印本页] [关闭]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地质与资源 | ||
辽东半岛长兴岛八岔沟古泻湖型泥炭的形成及全新世最高海平面 | ||
方晶1,2,胡克1,杨永强1,柴锐2,李东涛3,倪金3,康玲玲2,李瑞武4,武亚芳1,马楠5 | ||
1.中国地质大学 海洋学院|北京 100083;2.天津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天津 300387;3.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沈阳 110032;4.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霍城镇霍城中学|甘肃 张掖 734100;5.天津市第十九中学|天津 300020 | ||
摘要: 通过对辽东半岛西部的长兴岛八岔沟古泻湖平原进行钻孔调查取样,对由海向陆4个不同地点的100余个钻孔样品,进行粘土混浊水导电率测定,区分了八岔沟古泻湖平原的海陆相沉积层,查明了该古泻湖平原的海相层上限的高度。结果表明:该平原各孔的海相层上限高度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大约为海拔4.0~4.2 m,此高度代表了该古泻湖平原全新世最高海平面期间海水所达到的平均高潮线的高度。通过测定和讨论覆盖在海相层上的泥炭底部14C年代,明确了该区略早于5 800 cal.aB.P.达到全新世最高海平面。全新世最高海面期的平均海平面高度约为海拔3.4~3.6 m。将此高度与辽东半岛东部大孤山一带的全新世高海平面期(6 000~5 500 cal.aB.P.)的平均海平面的高度值约2 m相对比,显示出在全新世期间辽东半岛西部八岔沟一带较东部的大洋河平原有相对上升的趋势。深达9 m的B3孔的导电率有两个高峰值,反映该平原全新世曾发生过两次海侵,较晚一次海侵的最大范围达到距现代海岸线约1.2 km处。 |
||
关键词: 粘土混浊水导电率 古泻湖平原 泥炭层 全新世 辽东半岛 | ||
收稿日期 2008-11-18 修回日期 网络版发布日期 2009-05-26 | ||
DOI: | ||
基金项目: 国土资源部大调查项目(1212010540502) |
||
通讯作者: | ||
作者简介: 方晶(1963-)|男|吉林长春人|博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海岸带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E-mail:mdfangjing@yahoo.com.cn | ||
Copyright © 2008 by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