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 41(4) 1033-1039 DOI:     ISSN: 1671-5888 CN: 22-1343/P

本期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打印本页]    [关闭]                  上一篇 | 下一篇
地质与资源
富甲烷天然气溶解实验及水溶气析离成藏特征
范泓澈1| 黄志龙1|袁剑2|高岗1|童传新3
1.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2.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川西采气厂|四川 德阳618000;
3.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 湛江523057
摘要

对不同温度(90~200 ℃)和压力(20~120 MPa)条件下的富甲烷天然气在碳酸氢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值进行了实验测定,阐述了甲烷溶解度随温度、压力及矿化度的变化特征。综合前人的实验结果,将天然气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划分为3个阶段: ①缓慢递减阶段(0~80 ℃);②快速递增阶段(>80~150 ℃);③缓慢递增阶段(>150 ℃)。在温压的共同作用下,溶解度随埋藏深度的增加,也具有不同的阶段变化特征;且当地层水温度、压力足够高时,甲烷的溶解能力趋近于某一极限值。利用甲烷溶解度回归方程有助于对不同地区水溶气析离脱气界限的估算。我国主要存在包括侧向阶段脱气、断裂-底辟脱气、盖层渗滤脱气和构造抬升脱气4种与构造和渗滤作用有关的水溶气析离成藏模式。

关键词: 温度 压力 甲烷 溶解度 水溶气 成藏模式
收稿日期  2010-10-23   修回日期    网络版发布日期  2011-07-26  
DOI:
基金项目: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7CB209503)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范泓澈(1983-)|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研究|Tel:010-89734162|E-mail:fanhongche@163.com

Copyright © 2008 by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