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 41(6) 1736-1744 DOI:     ISSN: 1671-5888 CN: 22-1343/P

本期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打印本页]    [关闭]                  上一篇 | 下一篇
兴蒙造山带及邻区中生代岩浆活动与金属成矿作用专辑
延边东部五道沟脉型白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流体包裹体
任云生1|鞠楠1|赵华雷1|王辉1|卢秀全2|吴昌志3
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
2.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603队|吉林 珲春133300;
3.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摘要

延边东部五道沟矿床内的钨矿体主要呈平行脉状赋存于华力西晚期蚀变花岗闪长岩中,与相邻的杨金沟大型钨矿相比,具有矿脉数量少、单脉厚度大和品位高的特点;矿石中金属矿物以白钨矿为主,呈团块状、粗粒浸染状、细脉状产于石英脉及碎裂蚀变围岩中,具有热液脉型矿床的矿化特征。主成矿阶段形成的粗粒白钨矿及石英颗粒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白钨矿颗粒中尚含少量的含CO2三相包裹体。石英中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介于171.2~268.0℃,热液盐度(w(NaCl))为0.70%~10.74%;白钨矿中气液两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209.6~253.3℃,热液盐度为1.39%~8.67%;白钨矿中2个含CO2三相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分别为287.2℃和294.7℃。结合单个包裹体气相组分分析,认为五道沟白钨矿矿床的成矿流体为中温、低盐度的NaCl-H2O-CO2体系,并含一定数量的N2等气体。该矿床与杨金沟大型钨矿综合对比表明:两矿床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条件,围岩蚀变、矿石矿物组成、矿石组构及白钨矿赋存状态等矿化特征基本相同,不同赋矿围岩中含矿构造性质不同应是两矿区钨矿体形态、产状和规模差异的主控因素。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流体包裹体 矿床成因 五道沟钨矿床 延边地区
收稿日期  2011-04-05   修回日期    网络版发布日期  2011-11-26  
DOI:
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085485);吉林大学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200903025);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14-08-11)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任云生(1969-)|男|河北滦县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矿床地质学的教学与研究|Tel:0431-88502046|E-mail:renys@jlu.edu.cn

Copyright © 2008 by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