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42(4) 1026-1038 DOI:     ISSN: 1671-5888 CN: 22-1343/P

本期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打印本页]    [关闭]                  上一篇 | 下一篇
地质与资源
云南老王寨金矿的深部地质过程——来自显微岩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
刘显凡1|2|楚亚婷1|卢秋霞1|赵甫峰1|李春辉1|肖继雄1|董毅1
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
2.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摘要

通过老王寨金矿围岩、蚀变岩石、矿石的显微岩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发现:伴随硅化、碳酸盐化等蚀变和硫化物矿化,岩(矿)石中发育沿粒间、裂隙或角闪石解理纹贯入或穿插的黑色不透明超显微隐晶,经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鉴定,该固体物质主要由超显微晶石英、硅酸盐、碳酸盐、硫化物以及呈熔离交生关系的金红石、白钨矿和镜铁矿(磁铁矿)组成;熔离交生结构与沉淀共晶结构共存的特有岩相学特征指示成矿流体具备由熔体性质向热液性质转化的特性。结合岩(矿)石稀土微量元素研究,认为这种在透射光显微镜下呈黑色不透明的超显微隐晶固体物质,是具熔浆流体特点和超临界流体性质的地幔流体引发交代蚀变的直接微观表现之一;在交代蚀变过程中其性质由熔浆向地壳热液过渡,同时与地壳物质发生混染而有利于成矿作用的进行。

关键词: 显微岩相学 超显微隐晶固体 深部过程 地球化学 壳幔混染 老王寨金矿
收稿日期  2011-10-17   修回日期    网络版发布日期  2012-07-26  
DOI: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3031,40473027);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项目(20105122110010,20115122110005);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14-08-3);成都理工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建设项目(SZD0407)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刘显凡(1957-)|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E-mail:liuxianfan@cdut.cn

Copyright © 2008 by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