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42(4) 1186-1191 DOI:     ISSN: 1671-5888 CN: 22-1343/P

本期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打印本页]    [关闭]                  上一篇 | 下一篇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粤北地区乳源-潮州MT剖面深部电性结构及地学意义
韩江涛|刘国兴|韩凯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26
摘要

为了揭示粤北地区岩石圈深部结构、深大断裂性质及花岗岩分布规律等科学问题,布设了乳源-潮州宽频带大地电磁探测剖面。由二维反演得出的电性结构,讨论了粤北地区岩石圈导电性结构特点。沿剖面存在3个花岗岩分布区,呈现不同的类型,可能代表不同的成因模式。沿剖面划分3条北东向断裂带:吉安-四会断裂、赣江断裂于韶关东形成宽度近20 km的低阻区域,其间形成断陷盆地;河源-邵武断裂带,其两侧发育壳幔高导层并发育壳幔混合型花岗岩,深部电性结构复杂,可能为壳幔剧烈作用的场所;丽水-海丰断裂带,控制了燕山晚期花岗岩的分布。韶关、连平之间和龙川、丰顺之间50~150 km存在2个巨大的低阻体,可能是地幔物质底侵作用的“通道”;且底侵方向指向连平和龙川之间的区域,由于底侵作用力贡献,发育了一系列的壳内和上地幔高导层。粤北地区岩石圈从西向东逐渐减薄,从100余 km减薄到60 km,反映了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消减作用。潮州100 km深度以下的中-低阻特征,推断为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留下的“洋壳”物质。

关键词: 粤北地区 乳源-潮州 大地电磁 电性结构 地学意义
收稿日期  2011-09-21   修回日期    网络版发布日期  2012-07-26  
DOI:
基金项目:

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项目(SinoProbe02-04-02);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450060481097)

通讯作者: 刘国兴(1951-),男,教授,主要从事电法勘探教学与研究工作
作者简介: 韩江涛(1982-)|男|讲师|主要从事电法勘探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hanjt@jlu.edu.cn

Copyright © 2008 by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