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42(5) 1434-1445 DOI:     ISSN: 1671-5888 CN: 22-1343/P

本期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打印本页]    [关闭]                  上一篇 | 下一篇
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
当地下水邂逅DNA:石油类有机污染及其生物降解
杨悦锁1|雷玉德1,2|杜新强1|韩建超1|曹玉清1
1.吉林大学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1;
2.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西宁810007
摘要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研究发展到今日,已经成为一门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地下水污染的控制和修复研究更需要跨学科的技术和知识支持,而生物修复作为一种高效低耗修复的技术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微生物因其自身特性及其对污染的降解主导特征对确定有机物污染场地的永续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简要地综述了地下水有机污染及其原位修复、有机污染物和地下环境微生物的交互作用,进一步聚焦生物降解机制、生物修复和细菌研究。在此基础上以某石油污染场地地下水为例,进行了地下水中分离微生物菌株及其降解特征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放线菌降解效果最好,细菌和真菌次之;两两组合降解效果好于单菌,表明存在协同作用;不同菌株混合降解率较低,表明具有拮抗作用。通过动力学实验得出对TPH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及其降解速度和降解半衰期。就微生物对有机组分降解而言,烷烃和总石油烃降解规律相似;难降解组分降解率低,后期因烷烃转化使其浓度升高;苯浓度变化不大。微生物活性实验表明:活菌总数和脱氢酶活性与降解率呈正相关变化。运用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得出了具体的菌种。

关键词: 地下水 石油污染 微生物 生物降解 菌种鉴定 分子生物学
收稿日期  2012-06-11   修回日期    网络版发布日期  2012-09-26  
DOI:
基金项目: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7AA06Z343);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团队”项目(20082004)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杨悦锁(1962-)|男|教授|主要从事地下水管理与环境污染方向的教学和科研|E-mail:YangYuesuo@jlu.edu.cn

Copyright © 2008 by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