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42(5) 1521-1552 DOI:     ISSN: 1671-5888 CN: 22-1343/P

本期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打印本页]    [关闭]                  上一篇 | 下一篇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Kirchhoff型偏移理论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展望——与光学绕射理论的类比、若干新结果、新认识以及若干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孙建国1|2
1.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26;
2.国土资源部应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理论开放实验室-波动理论与成像技术实验室|长春130026
摘要

对Kirchhoff型偏移理论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以及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评述,并对加权函数、偏移孔径、子波拉伸、振幅畸变、垂向与横向分辨率等问题进行了相对详尽的讨论。还对若干有待于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笔者在近几年内所取得的一些与Kirchhoff型偏移理论有关的新认识和新结果进行了介绍。为了充分地顾及反射地震成像和光学成像之间的渊源关系,采用了一种新的讨论方式,即首先对Kirchhoff绕射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概略的回顾,然后再通过类比的方式引入Kirchhoff型偏移成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Kirchhoff型偏移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尽管如此,仍有一些遗留的或新出现的理论问题有待于解决,例如加权等时面分布叠加偏移的输出场分析和模型空间中的最优偏移孔径等等。由于Kirchhoff型偏移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加权绕射叠加而不是加权等时面分布,也由于GPU/CPU协同计算技术的出现已经使得加权绕射叠加的计算量问题不再形成瓶颈,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Kirchhoff型偏移在理论和实践上将达到统一,即将在实现上从加权等时面分布回归到加权绕射叠加。与此同时,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的研究重点将会与Green函数的数学表述、局部相关反射信号(locally coherent events)的表示和处理、广义加权绕射叠加以及在模型空间中定义的最优偏移孔径等问题有关。

关键词: 地震波 Kirchhoff型偏移理论 研究历史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收稿日期  2012-06-04   修回日期    网络版发布日期  2012-09-26  
DOI: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4052,40374042,49874029,40437018);国家“973”计划项目(2007CB209603);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项目(97018705);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回国启动基金项目(98130300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5-001-05)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孙建国(1956-)|男|德国自然科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下波动理论与成像技术、地震资料处理、钻孔电磁波法、地球物理中的天线问题、岩石物理学以及可视化技术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Tel:0431-88502537,E-mail:sun_jg@jlu.edu.cn

Copyright © 2008 by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