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42(6) 1771-1782 DOI:     ISSN: 1671-5888 CN: 22-1343/P

本期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打印本页]    [关闭]                  上一篇 | 下一篇
地质与资源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海西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王挽琼,刘正宏,王兴安,张超,范志伟,时溢,朱凯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
摘要:对乌拉特中旗德尔斯地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相学、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岩石成因及研究区晚海西期构造演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发育两期:早期为中粗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晚期为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岩石中的锆石大部分具核-边结构:边部震荡环带发育,Th/U值为0.16~0.50,反映了岩浆成因;核部呈浑圆状,多数具岩浆环带,个别弱分带-无分带,Th/U值为0.06~0.44,表明核部大部分属岩浆型残留锆石,个别为变质型残留锆石。测年结果显示:边部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早、中二叠世((279±3) Ma、(266±3) Ma),代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核部残留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1 972±63) Ma 、(1 962±43) Ma,代表源岩的形成时代。岩石属于亚碱性系列,REE配分形式呈右倾型,LREE/HREE为5.86~22.81,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Nb,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显示活动大陆边缘火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属性反映了早、中二叠世古亚洲洋向华北板块北缘的俯冲作用及古亚洲洋消亡的演化历史。
关键词: I型花岗岩 早、中二叠世 地球化学 活动大陆边缘 乌拉特中旗
收稿日期  2012-01-17   修回日期    网络版发布日期  2012-11-26  
DOI: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814006);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项目(NMKD2008-23)

通讯作者: 刘正宏(1960-),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和区域地质调查方面研究
作者简介: 王挽琼(1986-),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花岗岩与构造地质学研究,E-mail:wanqiong11@mails.jlu.edu.cn

Copyright © 2008 by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