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卓娟(1964-),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工程仿生学.E-mail:yzj450818386@126.com
研究了荷叶在不同pH值、不同浸润时间的酸(H2SO4)、碱(NaOH)、乙醇(C2H5OH)和丙酮(C3H6O)溶液浸泡后润湿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溶液酸碱度、浸润时间对荷叶与水的接触角无明显影响;对试验前、后荷叶样本扫描电镜(SEM)和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ESEM-FEG)图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荷叶表面微观形貌及表面蜡晶形貌均未见明显变化。对荷叶表面化学成分作用分析结果显示,酸、碱溶液与荷叶表面脂类成分(蜡晶)间的惰性反应是荷叶对酸、碱溶液不润湿的主要原因。经乙醇和丙酮溶液处理后的荷叶样本表面迅速失去超疏水特性而呈现亲水特征,其原因是荷叶表面脂类成分与醇类、酮类物质具有高度亲和性,从而改变了荷叶表面微观结构和脂类成分。
The change of the wettabilitys of lotus leaves after been soaked in different solutions, acid(H2SO4),alkali (NaOH), ethanol(C2H5OH) and acetone(C3H6O),with different pH values and soaking time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pH value and soaking time have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water contact angle on the lotus leaves. The lotus leaf sample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s were observ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and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FEG). We find that there are no obvious changes of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wax crystal of the lotus lea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the lotus leaves demonstrates that the inert reaction between acid-base solution and cuticular wax is the main reason of un-wettability for the lotus leave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rapid loss of the superhydrophobic property of the lotus leaf samples after being soaked in ethanol and acetone solutions is that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cuticular wax are changed due to the high combining ability of alcohols and ketones with cuticular wax.
润湿性是固体界面由固-气界面转变为固-液界面的现象, 是固体表面的一种重要性质, 通常用接触角(Contact angle)表示。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n)为水生植物, 其叶表与水的接触角一般大于150° , 具有超疏水性能。1997年, Barthlott等[1]揭示了水滴在荷叶表面自由滚落机理, 提出了著名的荷叶效应(Lotus-Effect)。荷叶效应用于诸多领域[2, 3], 如基于荷叶效应生产的涂料可实现房屋或建筑物表面自清洁; 基于荷叶效应处理的纺织材料, 可以使衣物具有疏水、疏油功能等。2009年, Liu等[4]证实荷叶在水滴温度大于50℃时将失去超疏水功能。但目前关于荷叶除对水以外的其他溶液润湿性能的试验研究仍未见报道, 基于此, 本文对荷叶样本在酸、碱、乙醇和丙酮溶液浸泡后的润湿性能变化及其差异机理进行试验测试和分析研究。
荷叶样本采于吉林省长春市南湖公园; 化学试剂酸(H2SO4)、碱(NaOH)、乙醇(C2H5OH)和丙酮(C3H6O)由天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采用德国KRÜ SS公司ASD100型表面物性分析系统测量荷叶表面的接触角; 用日本SONY公司S-3400型扫描电镜(SEM)分析荷叶表面的微观形貌和结构; 用美国FEI公司XL-30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ESEM-FEG)观测荷叶表面蜡晶形貌。
选择表面无大叶脉的鲜荷叶, 剪裁成若干3 cm× 3 cm的正方形样本, 贴于载玻片上, 分别测量其叶表正面的接触角。液滴体积为7 μ l, 对每个样本, 挑选不同部位测量5次, 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荷叶样本经真空和喷金处理后, 在扫描电镜下观测乳突形貌结构; 在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下观测叶表蜡晶形貌和分布变化情况。经预试验后在酸、碱、乙醇和丙酮中浸泡处理时间如表1所示。
将荷叶样本取出用清水冲洗阴干后, 按如上方法重新测量接触角并观测其表面微观形貌。
测得未经溶液浸泡处理鲜荷叶的正面接触角为156° 。荷叶经酸、碱溶液和乙醇、丙酮溶液浸泡处理后与水滴的接触角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a)(b)所示。荷叶样本表面浸泡前后的微观形貌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图3(a)(b)分别为荷叶样本在乙醇、丙酮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后, 取出用清水冲洗阴干后与水的接触角测量图片。图4和图5分别为荷叶样本在乙醇、丙酮溶液中浸泡1、2、4 h后的表面微观形貌结构SEM图片。
2.2.1 荷叶经酸、碱溶液处理后润湿性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由图1(a)可知, 荷叶样本在不同pH值的酸、碱溶液浸泡80 h后, 其表面与水的接触角总体上呈缓慢减小趋势, 变化幅度较小, 接触角仍在140° 以上, 即仍保持其较好的疏水特性。表明荷叶表面受溶液的酸碱性影响较小, 具有较强的抗酸碱性。从图2荷叶样本浸泡前后表面SEM图片对比分析可知, 酸、碱溶液浸泡后荷叶表面微观形貌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乳突下面的“ 山丘” 几乎消失, 叶表面粗糙度略有下降; 二是鲜荷叶样本乳突饱满, 浸泡后乳突尺寸略有缩小, 表现为微小凹陷, 但乳突的位置、间距、密度和高度等结构要素未发生明显变化, 因此当水滴落至叶表后, 乳突间凹陷部分仍能留存一定量空气, 甚至会形成连续或者非连续的一层薄薄气膜, 使得接触角依然很大; 另一方面, 荷叶化学成分比较复杂, 经分离得到27种化合物[5], 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和挥发油5大类。荷叶在酸、碱溶液中浸泡后, 其表面的酸性和碱性物质与浸泡的酸、碱溶液发生了微弱的中和反应, 但通过图6可知, 经酸、碱溶液浸泡后80 h, 荷叶表面乳突上微纳米尺度蜡晶[6, 7]大小与分布情况无明显变化, 表明它与酸、碱溶液未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正因为如此, 荷叶表面疏水特性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2.2.2 荷叶经乙醇、丙酮溶液处理后润湿性变化及其原因
从图3可以看出, 荷叶经乙醇(15 s)、丙酮(70 s)浸泡处理后, 样本与水滴的接触角迅速减小, 乙醇与水滴的接触角迅速减至40° 左右, 丙酮与水滴的接触角迅速减至15° 左右, 表现为明显的亲水特征。继续浸泡样本, 每隔1 h对其接触角和微观形貌重新进行观测, 未见其再发生明显变化。
从结构因素看, 荷叶表面乳突在两个维度上呈现类似正弦曲线型, 可以视为阶层结构, 符合Cassie润湿模型, 所以此种结构易产生吸液而在表面产生一层液膜。由cosθ * =fscosθ e+1-fs, 其中fs为表观接触面上固体所占比例; θ e为本征接触角。显然fs越小, 表观接触角θ * 越小, 使得叶表呈现明显的亲水特性[8]。
从化学成分看, 乙醇和丙酮均属于挥发性有机物,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与荷叶中的酸、碱等成分发生反应; 荷叶表面纳米蜡质晶体属于挥发油类物质, 主要是由脂肪酸与醇反应生成, 根据相似相容性可知脂质溶于醇; 丙酮具有亲水性和亲脂性, 所以经乙醇和丙酮处理后的荷叶样本(见图4和图5), 其叶表的乳突已经塌陷或干瘪, 乳突高度明显下降, 乳突之间沟壑不再明显, 形成类似蜂窝状的不规则凹坑, 导致荷叶的疏水性急剧下降, 这使其由超疏水表面迅速变成超亲水表面。
(1)通过对酸、碱溶液浸泡处理后的荷叶与水的接触角、荷叶表面微观结构形貌以及化学作用分析等研究发现, 荷叶经酸、碱溶液处理后, 其与水的润湿性未发生明显变化, 表现出具有优异的抗酸、碱溶液浸润功能。而经乙醇、丙酮溶液处理后的荷叶表面, 其原有超疏水性能完全丧失, 表现为超亲水特性。
(2)荷叶表面对不同pH值酸碱溶液润湿性未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荷叶表皮组织细胞中的挥发油脂类成分与酸、碱不发生化学反应, 只是由于强酸和强碱作用吸收了部分叶表细胞水分, 而使得叶表的乳突缩小且出现一定的凹陷, 但乳突位置、间距、分布密度、高度等结构要素未见大的改变, 因此, 荷叶依然表现为良好的超疏水特性。
(3)乙醇和丙酮均属于挥发性有机物,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与荷叶中的酸碱等成分发生反应。荷叶表面蜡晶中挥发油脂类物质溶于乙醇, 丙酮具有亲水和亲脂特性, 这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荷叶叶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导致荷叶疏水性急剧下降, 由疏水表面迅速变成亲水表面。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