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载荷大小变化次序的球轴承寿命修正模型
关健, 王黎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01
王黎钦(1964-),男, 教授, 通讯作者: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摩擦学及其控制技术.E-mail:lqwanghit@gmail.com

作者简介:关健(1989-), 男, 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摩擦学及其控制技术.E-mail:j.guan@hit.edu.cn

摘要

为建立考虑载荷大小变化次序的球轴承疲劳寿命模型,在Miner理论和改进的Lundberg-Palmgren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一种新的疲劳损伤累积理论,并考虑了材料疲劳极限应力对寿命的影响。以深沟球轴承6205为例,采用高速滚动轴承性能预测分析软件中的拟动力学计算模块,分析了等效载荷法和修正寿命模型中载荷类型、载荷均值、载荷振幅、载荷频率、转速等因素对寿命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于等效载荷法,修正的寿命模型能更全面地反映上述5种因素对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机械设计; 循环变载荷; 球轴承; 加载次序效应; 疲劳极限; 等效载荷法; 寿命修正模型
中图分类号:TH1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5497(2016)04-1182-08
Modified life model of ball bearing considering load changing sequence
GUAN Jian, WANG Li-qin
School of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stablish bearing fatigue life model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load sequence, a new fatigue damage accumulation theory and material fatigue limit stress were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Miner theory and improved L-P theory. Taking deep-groove bearing 6205 as an example, the effects of load type, mean load, load amplitude, load frequency and rolling speed on bearing life were analyzed by combining bearing quasi dynamic calculation softwa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ing to equivalent load method, the modified life model can fully reflect the effects of the above mentioned five factors. The effect of load sequence is also considered in this modified life model.

Keyword: mechanical design; pulsating load; ball bearing; effect of load sequence; fatigue limit; equivalent load method; modified life model
0 引 言

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要求滚动轴承能够在高速、重载等苛刻条件下长时间运转, 对滚动轴承的性能、寿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目前在一些机械装备, 如列车、偏心轮冲床、轧机甚至航天、航空发动机上的轴承, 需要承受循环载荷[2]。在这种情况下, 疲劳损伤成为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 对机械元件和装备的使用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3]。在早期, 威布尔将滚动轴承疲劳寿命分布情况用数学表达式描述出来, 即威布尔分布[4]。在此基础上, 瑞典科学家Lundberg和Palmgren提出了经典的Lundberg-Palmgren理论(以下简称L-P理论), 并给出了包含失效概率、最大剪切应力 τ最大剪应力发生深度 Z0受力体积 V和应力循环次数 N的经验关系式[5]

国际标准ISO281/1-2007对原始的L-P理论公式进行了修正和简化, 得到了基于轴承额定动载荷和当量动载荷的计算公式[6], 并沿用至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冷钢[7]在L-P理论和Ioannides-Harris理论的基础上, 考虑了游隙、温度、过盈、润滑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 得到了复杂工况下滚动轴承的寿命算法。这些寿命模型可以计算静载荷下轴承的疲劳寿命, 当载荷呈周期性变化时, 一般通过Miner理论对变载荷进行等效处理[8]

因为Miner理论并未考虑到载荷次序效应的影响, 所以其计算结果不是十分准确。Kwofie和Rahbar[9]提出了一个考虑载荷作用次序效应的疲劳累积损伤公式, 在Miner理论基础上引入了损伤累积的修正系数, 经过试验验证, 其相比于Miner公式更接近试验结果。

本文首先通过拟动力学软件计算了各个接触点在一个周期内承载的变化, 得到接触载荷的表达式。然后在改进的L-P理论基础上建立了球轴承的修正寿命模型, 模型中考虑了载荷大小变化次序效应和材料疲劳极限应力的影响, 最终计算和比较了等效载荷法和修正寿命模型中各因素对球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

1 球轴承基本额定寿命算法
1.1 滚道接触点寿命

改进的L-P寿命公式[10]不仅考虑了滚动体寿命对轴承寿命的影响, 同时也考虑了不同方位角上球与内外圈接触角的不同, 计算结果更加接近真实轴承寿命值。根据额定动载荷理论, 对于点接触的向心球轴承, 滚动体与滚道间的基本额定动载荷为:

Qcnj=98.1fn2fn-10.411γnj1.391±γnj13Ddm0.3D1.8Z-131

式中: n=(μ, v), 分别对应内圈和外圈; fn为内(外)滚道的沟曲率系数; D为球直径, mm; dm为流动轴承节圆直径, mm; Z为滚动体个数; γnj=Dcosαnj/dm, αnj为球与内(外)滚道接触角。

对于内圈和外圈, 每个接触点的寿命为:

Lnj=QcnjQnj32

式中: Qnj为滚动体与内(外)圈接触载荷, N。

1.2 滚动体接触点寿命

球的基本额定动载荷为:

QBnj=77.92fn2fn-10.41(1γnj)1.69D1.8cosαnj0.33

与计算滚道接触点的寿命计算方法相同, 球与内(外)滚道的寿命为:

LBnj=QBnjQnj34

利用式(4)计算球的寿命时, 球的寿命是以球自身的转数计的, 而实际的轴承寿命是以旋转套圈的转数计的, 因此需要将球的寿命转化为以旋转套圈计。对于不计滑动的轴承转动, 通过几何关系计算, 可得内圈每转一周球的转数为:

N=dm2D1-γnj25

综合内外滚道和球的寿命, 可以得到球轴承的整体寿命为:

L=(1Zj=1ZLμj-e+j=1ZLvj-e+j=1ZLBμjNμ-e+j=1ZLBvjNv-e)-1e6

2 循环变载荷作用下轴承内部的载荷分布

滚动轴承内部的载荷分布是计算球轴承疲劳寿命的基础。载荷分布情况与初始游隙、温度、过盈量和轴承钢材料等因素都有关。在循环变载荷工况下, 球-滚道接触载荷呈周期性变化, 采用修正寿命模型计算轴承疲劳寿命时, 需要得到一个载荷周期内承载滚动体与滚道接触载荷的表达式。通过高速滚动轴承性能预测分析软件[11]来计算滚动轴承内部的载荷分布。崔立[11]在博士论文中使用Gupta滚动轴承动力学典型算例[12]进行理论验证、采用高速滚动轴承实验台架进行实验验证, 证明软件准确可靠。

以正弦波载荷为例, 分析滚动轴承内部载荷变化情况。正弦载荷的表达式为:

F=3000+1000sin(2πt)(7)

根据式(7)计算了轴承内部载荷分布, 建立了滚动体-滚道接触载荷的三维分布图, 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 由于的轴承游隙为正, 承载的滚动体个数为5。每个滚动体与滚道的接触负荷呈正弦变化趋势, 并且接触负荷以与径向载荷方向平行的轴承中心线为轴对称分布。

图1 球轴承内部载荷分布Fig.1 Load distribution of ball bearing

进一步研究单个滚动体的承载情况。从上述计算结果中提取出承载最大滚动体的接触载荷。可以看出, 外加径向载荷值约为滚动体-滚道接触载荷的2倍, 证明该滚动体承载了大部分的载荷, 因此也最容易失效。

对该滚动体在一个载荷周期的载荷进行曲线拟合, 如图2所示。拟合后的曲线与计算得到的结果非常接近, 可以认为滚动体-滚道接触载荷是呈正弦变化的。该滚动体接触载荷的表达式为:

Q=1481.5+498.2sin(2πt)(8)

图2 正弦波载荷下单个滚动体承载的拟合情况Fig.2 Fitting curve of single rolling element under sine wave load

3 球轴承疲劳寿命修正模型
3.1 考虑载荷作用次序效应的寿命修正模型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一般分为线性损伤累积理论和非线性损伤累积理论[13]两类。在工程实际中, Miner线性损伤理论累积应用最广泛。Miner损伤累积公式如式(9)所示[14], 当损伤累积值达到1时, 材料发生疲劳破坏。但其未考虑到载荷作用次序效应的影响, 所以并不能很好地体现疲劳累积损伤规律, 在循环变载荷作用下计算结果存在一定偏差。

D=n1N1+n2N2++niNi9

式中: ni为材料在载荷 σi下的循环次数; Ni为材料在载荷水平 σi下达到疲劳的循环次数, 即疲劳寿命。

3.1.1 考虑载荷大小变化次序的寿命修正模型

文献[9]中提出的考虑载荷作用次序效应的疲劳累积损伤公式如式(10)所示:

D=niNilnNilnN110

式中: Ni为材料在载荷 σi作用下的疲劳寿命; N1为材料在初始载荷 σ1作用下的疲劳寿命; ni为材料在载荷 σi作用下的循环次数。

当损伤累积值达到1时, 接触点发生疲劳失效。该模型引入了考虑载荷作用次序效应的修正系数 lnNi/lnN1, 且经过试验验证, 该模型更加接近试验得到的结果。

当疲劳载荷谱不是用若干级载荷范围水平的组合表示, 而是用相应于一定时期内的连续载荷函数表示时, 根据式(10)可以将损伤累积公式以积分的形式表达, 那么一个接触点在一个载荷周期内的损伤累积值为:

ΔD=01/flnNtNtlnN0dt11

式中: f为载荷频率; Nt为接触点在任意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 是时间 t的函数; N0为接触点在一个载荷周期初始时刻的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 为常数。

每个接触点在循环变载荷作用下直至失效, 当损伤值达到1时, 可以得到:

D=Lnjf01/flnNtNtlnN0dt=1(12)

式中: Lnj为接触点的疲劳寿命, 此处单位为s; Lnjf为循环变载荷作用次数。

滚道接触点的疲劳寿命为:

Lnj=1f01/flnNtNtlnN0dt13

式中: Nt=Qcnj/Qnj3×106×60×f/n, N0=Qcnj/Qnj03×106×60×f/n, 其中, Qcnj/Qnj3为接触点在载荷 Qnj作用下的疲劳寿命, Qnj是时间t的函数; Qcnj/Qnj03为滚道接触点在载荷 Qnj0作用下的疲劳寿命, Qnj0Qnj在初始时刻的载荷值。

轴承的寿命通常是以百万转作为单位的, 由式(13)可以进一步得到:

Lnj=1f01/fQnj3Qcnj3lnQcnj/Qnj3×106×60×f/nlnQcnj/Qnj03×106×60×f/ndt14

式中: Lnj的单位为 106r

球的寿命计算方法与内外套圈相同, 考虑到滚动体与套圈的转数比, 得到滚动体接触点的疲劳寿命为:

LBnj=1f01/fQnj3NQBnj3ln(QBnj/Qnj)3×106×60×f/(nN)ln(QBnj/Qnj(0))3×106×60×f/(nN)dt15

式中: N为转数比, 由式(5)可以得到。

由式(1)~(6)、(14)(15)可以得到球轴承整体疲劳寿命。

式(14)(15)可以计算接触点在任意变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 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工况比较复杂的领域中。最常见的循环变载荷有3种, 正弦波、锯齿波和方波。3种循环变载荷的表达式分别为:

Qnj=anj+bnjsin2πft16Qnj=anj+4bnjft, 0t0.25/fQnj=anj+2bnj-4bnjft, 0.25/ft0.75/fQnj=anj-4bnj+4bnjft, 0.75/ft1/f17Qnj=anj+bnj, 0t0.5/fQnj=anj-bnj, 0.5ft1/f18

式中: anj为载荷均值, N; bnj为载荷振幅, N; t为时间。

将不同载荷表达式分别代入式(14)(15), 即可得到不同载荷作用下球轴承接触点的疲劳寿命。

3.1.2 两级循环变载荷下球轴承寿命修正模型

轴承在实际运转过程中, 载荷的频率、均值和幅值均可能发生变化, 不同级数的载荷下损伤累积值也不相同[15]。在两级循环变载荷作用下, 得到接触点在两级循环变载荷作用下的损伤值分别为:

D1=Lnj1f101/f1lnNt1Nt1lnN0dt19D2=Lnj2f201/f2lnNt2Nt2lnN0dt20

当损伤累计值达到1时, 接触点发生疲劳失效:

D1+D2=1(21)

接触点的疲劳寿命可以表示为:

Lnj=Lnj1+Lnj222

3.1.3 多级循环变载荷下球轴承寿命修正模型

多级加载下寿命的计算方法与两级加载相同, 接触点在第 m级循环变载荷作用下的损伤为:

Dm=Lnj(m)fm01/fmlnNt(m)Nt(m)lnN0dt23

同样当损伤累计值达到1时, 接触点发生疲劳失效:

D1+D2++Dm=1(24)

接触点的疲劳寿命为:

Lnj=Lnj1+Lnj2++Lnj(m)25

3.2 考虑材料疲劳极限的寿命修正模型

Ioannides-Harris[16]理论认为, 当接触区域所承受的应力小于材料疲劳极限应力时, 材料不发生疲劳失效; 当接触区域所承受的应力大于材料疲劳极限应力时, 材料会发生疲劳失效。对于循环变载荷, 当接触应力高于材料疲劳极限时, 发生损伤累积; 反之, 不会发生损伤累积。这样, 就将材料的疲劳极限应力引入到修正疲劳寿命模型中。

以正弦波载荷为例分析材料的疲劳极限应力对疲劳寿命的影响。随着材料疲劳极限应力的变化分为4种情况进行讨论, 如图3所示。

(1) σlimpnj-qnj

图3(a)所示, 在一个载荷周期中, 每个时间点的载荷对接触点都会造成损伤累积, 根据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接触点的疲劳寿命与式(14)相同。

图3 疲劳极限应力与接触应力关系Fig.3 Different situations between contact stress and fatigue limit stress

(2) pnj-qnj< σlimpnj

图3(b)所示, 在一个载荷周期内, 时间段 0t1][t2, 1/f]内的载荷对接触点会造成疲劳损伤累积, 接触点的疲劳寿命为:

Lnj=1/f0t1Qnj3lnQcnjQnj3×106×60×f/nQcnj3lnQcnjQnj03×106×60×f/ndt+t21/fQnj3lnQcnjQnj3×106×60×f/nQcnj3lnQcnjQnj03×106×60×f/ndt26

式(26)中的 t1t2可由式(27)得到。

Snj=pnj+qnjsin2πft=σlim27解得:t1=12f-12πfarcsinσlim-pnjqnjt2=1f+12πfarcsinσlim-pnjqnj

(3) pnj< σlimpnj+qnj

图3(c)所示, 在一个载荷周期内, 时间段 [t1, t2]内的载荷对接触点会造成疲劳损伤累积, 接触点的疲劳寿命为:

Lnj=1ft1t2Qnj3lnQcnjQnj3×106×60×f/nQcnj3lnQcnjQnj03×106×60×f/ndt28

根据式(27)可以得到:

t1=12πfarcsinσlim-pnjqnj

t2=12f-12πfarcsinσlim-pnjqnj

(4) pnj+qnj< σlim

图3(d)所示, 在一个载荷周期内, 载荷不会对接触点造成损伤累积, 此时, 就出现了接触点不发生疲劳的现象, 从宏观来看, 就是滚动轴承的无限长寿命。球轴承疲劳寿命的计算流程图如图4所示。

图4 滚动轴承疲劳寿命计算流程Fig.4 Calculation procedure for fatigue life of rolling bearing

4 计算结果及讨论

基于上述球轴承寿命修正模型, 通过Matlab开发了寿命计算程序。以深沟球轴承6205为例, 结合拟动力学软件, 研究了循环变载荷工况下载荷类型、载荷均值、载荷幅值、载荷频率和转速对轴承寿命的影响, 并与等效载荷算法进行了比较。6205轴承的参数为:内径为25 mm; 外径为52 mm; 节圆直径为38.5 mm; 球直径为7.968 mm; 球数为9; 轴承钢材料为GCr15; 弹性模量为205 GPa; 泊松比为0.3; 疲劳极限应力为684 MPa; 转速为5000 r/min。润滑方式为油润滑, 润滑油选用航空润滑油4050。下面将在考虑疲劳极限应力的情况下研究上述5种因素对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

图5 载荷类型对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Fig.5 Effect of load type for bearing’ s fatigue life

图5为3种循环变载荷(方波载荷、正弦波载荷、锯齿波载荷)下轴承的疲劳寿命。载荷均值为3000 N; 载荷振幅为1000 N; 载荷频率为1 Hz。采用等效载荷法进行计算时, 得到的等效载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方波载荷、正弦波载荷、锯齿波载荷。所以方波载荷作用下轴承寿命最小, 锯齿波载荷作用下轴承寿命最大。通过修正模型计算得到正弦波载荷作用下轴承寿命最大, 方波载荷作用下轴承寿命最小。相比于等效载荷法, 正弦波载荷作用下的寿命值增加了4.5%; 方波载荷作用下的寿命值减小了17.4%; 锯齿波载荷作用下的寿命值减小了13.6%。修正的寿命模型相比于Miner公式考虑到了加载次序的影响, 反映出了不同加载类型下轴承寿命的变化规律。相比于方波载荷高-低的加载方式和锯齿波载荷“ 尖峰” 加载方式, 正弦波载荷波动(大小变化次序效应)相对比较平稳, 所以计算得到的寿命值最大。

图6为正弦波载荷作用下由两种寿命计算方法得到的轴承寿命随载荷均值的变化情况。随着载荷均值增大, 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轴承疲劳寿命都减小, 变化趋势相同, 且相同载荷下, 修正模型计算得到的寿命值大于等效载荷计算得到的寿命值。载荷均值为2000 N时, 寿命值增大了11.4%; 载荷均值为6000 N时, 寿命值只增大了5.5%。这是因为随着载荷均值增大, 振幅的影响变小, 载荷均值起主导作用。因此在载荷均值比较小的情况下使用修正寿命模型时修正的比例较大。

图6 载荷均值对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Fig.6 Effect of mean load for bearing’ s fatigue life

图7 载荷振幅对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Fig.7 Effect of load amplitude for bearing’ s fatigue life

当循环变载荷振幅增大时, 每个滚动体承受的载荷幅值也增大, 这就导致了接触点的损伤累积速度加快。图7为均值4000 N、频率1 Hz的正弦波载荷作用下疲劳寿命随振幅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 采用等效载荷法得到的寿命值小于采用修正寿命计算法得到的寿命值。同时, 随着振幅值的增大, 修正寿命计算方法与等效载荷法得到的寿命偏差大, 当振幅值达到2500 N时, 修正寿命计算方法的寿命呈增大的趋势, 原因是随着载荷阶数的增加寿命相比于等效载荷法增加了14.2%, 随着振幅值的增大, 加载次序效应更加显著。

对循环变载荷进行等效计算时, 即使频率发生变化, 得到的等效载荷值也不发生变化。所以在等效载荷法中, 频率对轴承寿命是没有影响的。实际上载荷频率会影响材料的疲劳损伤累积。图8为正弦波载荷下频率对寿命的影响情况。采用修正模型计算时, 随着载荷频率增大, 轴承疲劳寿命减小, 当频率大于50 Hz时, 频率对轴承寿命的影响就很小了。

图8 载荷频率对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Fig.8 Effect of load frequency for bearing’ s fatigue life

采用修正模型进行计算时, 随着转速提高, 轴承的寿命(106 r)呈增大的趋势, 但是幅度较小, 如图9所示。

图9 转速对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Fig.9 Effect of rolling speed for bearing’ s fatigue life

图5中可以看出, 在3种载荷中, 方波载荷对球轴承的寿命影响最大, 方波载荷的表征量包括载荷次序(高-低, 低-高)和载荷阶数。图10反映了载荷次序和载荷阶数对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

图10 载荷阶数和加载次序对轴承寿命的影响Fig.10 Effect of load sequence and order for bearing’ s fatigue life under square-wave load

从图中可以看出, 随着载荷阶数的增加, 轴承的疲劳寿命呈增大的趋势, 原因是随着载荷阶数的增加, 大载荷的影响变小, 材料的疲劳损伤减小。相同阶数下, 高-低加载次序下轴承疲劳寿命< 等效载荷法疲劳寿命< 低-高加载次序下轴承疲劳寿命, 说明高-低加载次序对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比较显著, 原因在于当首先施加高载荷时, 接触区局部产生较高的应力集中, 造成了更多的损伤, 接下来低载荷会加剧损伤程度, 加载次序会直接影响接触点的疲劳寿命。从式(16)也可以看出, 施加高-低载荷时的 Qnj0值相比于施加低-高载荷的 Qnj0值更大, 导致计算得到的 LnjLBnj较小。

5 结 论

(1)首先基于拟动力学软件计算了循环变载荷作用下球轴承6205内部的载荷分布情况, 通过对滚动体-滚道接触载荷进行拟合, 认为每个接触点的接触载荷是呈正弦变化, 得到了接触载荷的表达式。

(2)基于改进的L-P理论和材料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建立了滚动轴承修正的疲劳寿命模型。与等效载荷计算方法相比, 该模型考虑了变载荷作用下载荷大小变化次序的影响。

(3)在循环变载荷工况下, 载荷类型、载荷均值、载荷振幅、载荷频率和转速都会对轴承疲劳寿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等效载荷计算方法中频率和转速对轴承寿命是没有影响的, 在修正模型中通过引入了疲劳损伤累积的修正系数, 可以反映载荷频率和转速对轴承寿命的影响。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工况参数(如减小载荷均值、振幅、频率或提高轴承转速), 来提高球轴承的疲劳寿命(106r)。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彭波. 高速脉动重载滚动轴承工作特性仿真分析[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007.
Peng Bo. Simulation analysis on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of high-speed rolling bearings under high pulsating load[D]. Harbin: School of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7. [本文引用:1]
[2] 卢黎明. 循环载荷冲击下滚滑轴承的振动特性[J]. 机械工程学报, 2013, 49(5): 39-46.
Lu Li-ming.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lling-sliding blend bearing under the impact of cyclic loading[J].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3, 49(5): 39-46. [本文引用:1]
[3] Yuan Rong, Li Hai-qing, Huang Hong-zhong, et al. A new non-linear 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 model for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under variable loading[J]. Mechanika, 2013, 19(5): 506-511. [本文引用:1]
[4] Weibull W. Efficient method for estimating fatigue life distribution of rolling bearings[M]∥ Bidwell J B, Rolling Contact Phenomena, New York: Elsevier, 1962: 252-265. [本文引用:1]
[5] Lundberg G, Palmgren A. Dynamic capacity of rolling bearings[J].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1949, 16(2): 165-172. [本文引用:1]
[6]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 ardization. ISO 281-2007: Roiling bearings dynamic load ratings and rating life[S]. Switzer Land , 2007. [本文引用:1]
[7] 冷钢. 复合工况下高速滚动轴承的寿命和可靠性预测[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012.
Leng Gang. Prediction on life and reliability of high speed rolling bearings in complex operating conditions[D]. Harbin: School of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2. [本文引用:1]
[8] Weppert Gmb H, Co K G. FAG Rolling Bearings: Catalogue WL41 520EA[M]. Schweinfurt: Springer, 1995: 31-33. [本文引用:1]
[9] Kwofie S, Rahbar N. A fatigue driving stress approach to damage and life prediction under variable amplitude load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mage Mechanics, 2012, 22(3): 393-404. [本文引用:1]
[10] Harris T A. Rolling Bearing Anaysis[M]. 5th ed. New York: John Wiley&Sons, Inc, 2007: 165-236. [本文引用:1]
[11] 崔立. 航空发动机高速滚动轴承及转子系统的动态性能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008.
Cui Li. Research on dynamic performances of high-speed rolling bearing and rotor system of aeroengine[D]. Harbin: School of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8. [本文引用:2]
[12] Gupta P K. Dynamic of rolling-element bearings part III: ball bearing analysis[J]. Trans of ASME, 1979, 101(3): 312-318. [本文引用:1]
[13] Aid A, Amrouche A, Bouiadjra B B, et al.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under variable loading based on a new damage model[J]. Materials and Design, 2011, 32(1): 183-191. [本文引用:1]
[14] Miner M A. Cumulative damage in fatigue[J].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1945, 12(3): 159-164. [本文引用:1]
[15] Shang De-guang, Yao Wei-xing. A nonlinear damage cumulative model for uniaxial fatigu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1999, 21(2): 187-194. [本文引用:1]
[16] Ioannides E, Harris T. A new fatigue life model for rolling bearings[J]. ASME Trans J Tribol, 1985, 107(3): 367-377.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