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钊(1981-),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宽带无线通信.E-mail:zli@xidian.edu.cn
针对协作下行通信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中继激励的用户调度机制,对目的用户和中继节点进行联合调度,并对协助其他用户数据传输的移动节点给予合理的资源补偿。将中继节点对目的用户的数据协作贡献进行量化,基于该参数和节点的剩余能量进行调度权重的计算,实现对中继节点调度机会的动态补偿。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机制能够改善参与数据协作的用户的调度公平性,延长系统生存时间,提高用户能量效率。
A user scheduling mechanism based on dynamic relay stimulation is proposed for cooperative downlink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scheme jointly schedules a target user and a relay node. A reasonable portion of resource is offered as a reward to a mobile node that assists the data transmission of other user. The cooperative contribution of a relay node to the destination user is quantified. Based on this parameter as well as the user's residual energy, the scheduling weight is computed. Then the dynamic compensation of scheduling opportunity to a relay node is achiev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increase the fairness of users who participate in data cooperation. Also it can improve the system lifetime and user's energy efficiency.
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 用户的服务质量会受到衰落和共道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技术利用空间分集, 能够在不增加发射功率的前提下显著改善接收信噪比[1]。但由于移动终端硬件、体积等方面的制约, 在实际中为其配置多个天线存在困难。为了解决传统的点对点无线传输在系统容量、覆盖范围和对抗多径衰落等方面存在的局限, 以及对多天线通信系统提供的空间分集能力加以充分利用, 协作通信(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技术应运而生。采用该技术, 多个单天线的移动终端相互协作形成虚拟天线阵列, 从而提升系统容量, 扩大覆盖范围, 获得空间分集增益[2]。典型的中继协作方式包括放大转发(Amplify-and-forward, AF)和译码转发(Decode-and-forward, DF)[2]。AF原理简单, 采用该协议, 中继对接收到的包括噪声在内的信号直接放大并转发。对于DF, 中继首先对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解码, 然后将恢复出的数据进行编码后再转发。
在实际的协作通信系统中, 往往存在多个潜在的中继节点, 如何合理地进行中继选择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中继选择策略的设计可以基于可达数据速率、节点功率(或能量)消耗、误码性能等[3, 4, 5, 6]。文献[3]设计了一种机会式中继选择策略, 以端到端传输速率最大化为准则选择中继节点。文献[4]基于AF提出一种分布式的中继选择策略, 在中继节点平均功率相等并且中断概率约束的条件下实现低复杂度的中继选择。文献[5]在中断概率和能量约束条件下, 以最小化系统发射功率为优化目标, 设计了基于DF的中继选择策略。文献[6]提出一种分布式的移动中继选择算法, 以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平均均方误差最小化为准则进行中继选择, 改善了系统误码性能。然而在实际通信中, 参与其他用户数据协作的节点也可由终端用户担任, 这些用户本身也有通信需求。上述工作[3, 4, 5, 6]以中继选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未涉及移动用户兼具通信终端和中继节点的复杂场景中用户与中继的联合调度。为了弥补了以上不足, 文献[7]以用户数据速率最大化为准则为其匹配中继, 然后按照比例公平准则进行用户调度, 从而实现用户与中继的联合选择。但是, 在移动台作为中继的协作通信系统中, 移动用户通常是能量受限的, 其在协作其他用户完成数据通信时, 能量效率[8](自身业务的传输与总的能量消耗的比值)也是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在文献[7]中虽然每个用户的数据速率得到了提高, 但是对作为中继的用户没有相应的补偿, 导致其能量效率降低, 这对中继用户是不公平的。并且, 对于能量有限的移动节点而言, 也应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对其协助其他用户传输数据的行为进行鼓励, 这样才更有利于协作机制的实现。文献[9, 10]在协作认知通信场景中, 根据次级用户为主用户数据传输提供的帮助, 将一部分时间、频率资源作为回报分配给次级用户使用。但是这些研究工作未涉及源/目的节点与中继节点的匹配以及多用户间竞争关系的协调, 也没有对中继与用户调度的公平性进行考虑。
针对现有协作通信研究在用户/中继联合选择、中继节点的补偿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中继激励的用户调度算法。通过将中继节点对其他用户的数据传输协助进行量化, 并将该参数与节点的剩余能量信息一同纳入调度权重的计算, 实现对中继节点调度机会的补偿。本文所提机制能够改善参与数据协作的用户的调度公平性, 并获得系统生存时间、用户能量效率方面的性能提升。
研究单小区下行通信, 如图1所示。系统中包括一个基站(Base station, BS),
有
在每一时隙开始, BS广播定制信号用于MS估计信道, 各MS将所得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通过无差错的反馈链路上报给BS。在这一过程中, MS也将获得其他MS与BS、以及这些MS与周围MS之间的信道状态。假设基站与用户间的信道具有互易性, 即同一对通信实体间的双向信道具有相同的特征。用
考虑到各个
由于无线信道的随机特性, 对于一个终端用户
式中:
若BS通过中继节点
式中:
在第二阶段,
式中:
式中:
根据第2部分的讨论, 对于基站向
式中:系数
式中:
在多用户协作通信系统中, 多个用户对通信资源的使用存在竞争关系, 若用户作为中继协助其他用户中转数据, 可以改善后者的传输速率, 但该中继用户自身的数据传输需求需要设计相应的机制予以保障。此外, 移动用户通常是能量受限的, 若其中转其他用户数据产生的能量消耗没有相应的回报, 将影响中继用户的能量效率, 导致不公平性, 也无法有效地激励用户参与数据协作。针对该问题, 设计一种基于动态中继激励的用户调度算法, 通过将中继节点对其他用户的数据协作贡献进行量化, 并将该参数与中继节点的剩余能量信息纳入调度权重的计算, 从而实现用户的合理调度, 改善用户的能量效率。
以第
步骤1 初始化用户集合
步骤2
步骤3 基站利用式(2)和式(8)分别计算其向
步骤4 基站根据式(10)进行用户选择, 目的用户的标识用
式中:
步骤5 用户调度完成后, 基站向其直接或者通过中继
至此, 时隙
式(11)中,
对于所提机制, 本文从系统生存时间和能量效率两个方面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本节给出这两种参数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并在第3节进行仿真评估。
2.3.1 系统生存时间
系统生存时间(Lifetime, LT)的定义为, 当系统中出现第一个节点能量耗光或者小于传输信号所需的能量时, 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总时间[15]。假设用户
式中:
根据以上讨论, 将全体节点的初始工作时刻记为
根据式(13), 可以从全体节点中找到最先出现剩余能量小于一次传输所需能量(
2.3.2 能量效率
能量效率(Energy efficiency, EE)表示单位能量(Joule)能够支持的比特传输量, 单位是bits/J或bits/(Hz· J)[8]。令
需要注意的是, 在本文研究的协作通信场景中, EE定义为用户自身业务的传输数据量(bit)与总的能量消耗(包括接收BS发给自己的数据和中转其他用户数据的能量消耗)的比值[8]。
根据式(12), 在一个时隙内, 若用户担任中继, 其能量消耗为
在一个时隙内, 若
考虑到中继用户消耗自身能量协助其他用户传输数据, 导致其用于自身数据传输的能量减少。因此, 剩余能量较小的用户担任中继用户, 则应该给予其更多的补偿。选取激励因子
通过仿真对本文算法的性能进行评估, 对5种算法进行研究:①轮询(Round robin, RR), 采用非协作传输方式, 对每个用户轮询调度; ②非协作的比例公平调度(Non-cooperative proportional fair scheduling, NCPFS)[14], 不使用中继传输, 按照比例公平调度准则选择用户; ③协作的速率最优用户调度(Cooperative rate-optimal scheduling, CROS), 移动用户参与数据协作, 以系统速率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用户调度; ④协作的无中继激励的用户调度(Cooperative non-relay-stimulated user scheduling, CNRSUS)[8], 首先为每个用户匹配中继, 然后按照比例公平准则调度用户-中继对, 与本文所提机制相比, 该算法未对参与数据协助的用户进行补偿, 即没有式(11b); ⑤本文提出的协作动态中继激励的用户调度(Cooperative dynamic relay-stimulated user scheduling, CDRSUS)。仿真中设置PR=PC=100 mW[16], 全部节点采用单天线配置。由于传输时隙
图2为用户数
图3给出
图4给出
本文算法考虑了基站与移动台发射功率的差异, 并且将其与路径损耗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 形式上做了简化, 但不影响仿真结论。当基站功率增大, 基站与移动台直接通信的质量提高, 图2中几种协作传输机制对数据速率的改善量将减小, 但对于中继发挥作用的情况, 图3和图4呈现的结果将不受影响。
针对现有协作通信研究中, 在用户/中继联合调度、中继节点的补偿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中继激励的用户调度机制(CDRSUS)。将中继节点对其他用户的数据协助进行量化, 基于该参数与节点的剩余能量信息对用户的调度权重进行计算, 实现对中继节点的调度机会进行动态补偿。CDRSUS能够改善参与数据协作的用户的调度公平性, 获得系统生存时间、用户能量效率方面的性能提升。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