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显生(1965-),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车辆行驶安全性与可靠性.E-mail:282636987@qq.com
为研究城市不同道路线形下的驾驶人注视特性,采用FaceLAB5非接触式眼动仪采集了城市道路实车试验条件下驾驶人的眼动数据,应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表征注视特性的眼动指标(注视和眼跳),在把驾驶人注视区划分为5个区域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不同道路线形下驾驶人注视点及注视转移在各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不同道路线形下,驾驶人50%以上的关注落在远方和前方区域中,左侧区域几乎相同;直行路段对左侧区域的关注约是右侧区域的3倍;转弯路段对右侧区域的关注约是直行路段的3倍。研究结果既能为驾驶人培训提供指导,也为道路线形的设计及判断驾驶人是否有转弯意图提供了理论依据。
In order to research driver's fix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urban road alignments, the non-contact FaceLAB5 eye tracker is used to capture the driver's eye movement data.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s applied to select the eye movement indices: gaze and saccade. The driver's visual area is divided into five regions, and then the driver's gaze and gaze shift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road alignments a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in different road alignments, the driver pays more than 50% focus on the far and front regions, the left region is almost the same; focus on the left region is about three times on the right region while driving straight. Focus on the right region in turning is about three times as in straight section. The results not only proved guidance to the driver training, but als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oad design an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driver has the turning intention.
在城市道路环境下, 由于交通状况复杂多变, 驾驶人若未能快速准确地获取交通信息很可能会引发交通事故。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既复杂多变也具有统一的规律, 城市道路主要是由直行、左转和右转3种道路线形相互交替组合而成, 因此为了获得城市道路上驾驶人注视特性规律, 有必要对城市中此3种道路线形下的驾驶人注视特性进行研究。我国关于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统计中, 每年约有40%发生在城市道路上, 90%的交通事故是由驾驶人因素导致的[1], 视觉获取的道路交通信息约是驾驶人各器官总和的80%[2]。国外学者采用虚拟场景及实车试验方法研究年龄和性别对驾驶人视觉的影响[3, 4]、驾驶人在特定路段的视觉特性[5, 6, 7]、应用视觉分析驾驶人注意力分散[8, 9, 10]。国内学者多采用理论模型和道路试验方法研究在特殊路段[11]、驾驶行为变化[12, 13]过程中驾驶人视觉特性的变化规律, 道路环境对驾驶人眼动行为的影响[14], 以及驾驶人生理状态对驾驶行为差错的影响[15]。但以上研究中对驾驶人因素、驾驶行为对视觉变化的影响研究较多, 而对不同道路线形驾驶人注视特性的研究较少, 尚缺乏对比不同道路线形下驾驶人注视特性方面的研究。因此, 本文通过实车试验对比研究了驾驶人注视特性在城市不同道路线形下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既能对驾驶人培训进行指导, 也能为辨别驾驶人选择直行或转弯提供理论依据。
眼动是眼球的运动。眼动的基本形式主要有注视、眼跳和眨眼3种类型, 在人们的视觉认知过程中, 通过眼动形式的变化来获取视觉信息。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3种眼动形式对驾驶人获取道路信息的重要性, 筛选表征注视特性的眼动指标, 即注视和眼跳。
层次分析流程图如图1所示。根据层次分析法相对重要性设置标准, 设置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如表1所示。
式中:
对建立的准则层对目标层成对比较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指标
应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可得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由表2可知, 方案层对准则层的成对矩阵满足一致性检验, 故所建立的成对矩阵是合理的。方案层对目标层的组合权向量为:
由于个人差异, 即使是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 个体之间的眨眼情况也会有所不同, 并且眨眼表征注视特征的权重相对于注视和眼跳的权重较小, 仅为0.144。因此, 本文选取注视和眼跳作为研究城市不同道路线形下驾驶人注视特性的指标。
澳大利亚Seeing-Machines公司生产的FaceLAB 5非接触式眼动仪能够采集人眼注视、眼跳和眨眼等眼动参数, 本文采用该设备采集驾驶人的眼动指标参数, 并根据眼动参数计算注视点在道路场景中的位置, 注视点在场景图片上所覆盖的物体即为驾驶人关注的事物。根据眼动仪采集的眼动参数计算左、右眼注视视线向量。结合FaceLAB 5所采集驾驶人眼睛在其定义的坐标中的位置(FaceLAB 5采集眼动参数坐标系如图3所示), 计算左、右眼视线在场景中的投影, 并定义左、右视线注视点的中点, 即实际注视点的位置。
左眼视线向量:
右眼视线向量:
式中:
试验场地:某城市市内约23 km的道路。试验路线如图4所示。
试验设备:某自动挡轿车一辆、FaceLAB 5眼动仪、Vbox(记录行车路线)、罗技C920摄像头、笔记本电脑(用于Vbox设备通道设置及眼动数据采集)。
被试者:招募25名裸眼视力4.8以上的驾驶人进行实车驾驶试验, 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及试验数据较好的10名驾驶人眼动数据进行分析, 被试者信息如表3所示。
试验开始前, 在试验车辆上正确安装FaceLAB 5、Vbox、摄像头等试验设备, 指导驾驶人熟悉试验路线, 而后对驾驶人进行眼动标定, 驾驶人按照正常的驾驶方式进行实车试验, 采集驾驶人眼动数据及行车路线。
驾驶人注视区域即表征获取道路及交通信息的位置, 也表征行车过程中驾驶人的关注区域。本研究将注视区域划分为远方区域(Far)、正前方区域(Ahead)、近区域(Near)、左侧区域(Left)、右侧区域(Right)5个部分, 如图5所示。
远方区域:距驾驶人100 m以外的前方区域; 正前方区域:距驾驶人20~100 m的正前方区域; 近区域:距驾驶人20 m以内的前方区域; 左侧区域:左侧车道及左后视镜区域; 右侧区域:右侧车道及右后视镜区域。
根据Vbox设备采集的试验车辆的行驶路线, 提取出直行、左转和右转3种道路线形下的试验数据。根据注视点位置算法, 通过Matlab编程统计在直行、左转、右转路段驾驶人注视点在图5各个注视区域中的注视点数, 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城市不同道路线形驾驶人注视点分布统计结果显示:①3种道路线形下驾驶人的注视点均主要集中于远方区域和前方区域, 注视点均占各自总注视点数的55%以上; ②直行路段左侧区域中注视点约是右侧区域中注视点的3倍, 而转弯路段左、右两区域中注视点比例相差无几; ③左右转弯路段, 左侧区域的注视点比例约比直行路段增加5%, 右侧区域的注视点比例约是直行路段的3倍。
根据研究的需要, 本文将注视点的转移定义为注视点从其余4个注视区域转移到目标区域(如:表5中远方区域即注视点自图5中的其余4个区域转移到远方区域的统计结果)。通过Matlab编程统计城市直行、左转和右转3种道路线形下驾驶人注视点转移到各区域的分布情况, 如表5所示。
城市不同道路线形驾驶人注视点转移到各区域的分布结果显示:①城市3种道路线形下, 驾驶人的注视转移主要集中于远方区域和前方区域, 转移次数占各自总次数的50%以上, 近区域的注视转移比率均为15%左右, 且左侧区域的注视转移比率基本一致; ②转弯路段注视点向前方区域的转移比率均比向远方区域的高, 而直行路段刚好相反; ③直行路段左侧区域的注视转移比率约是右侧区域的3倍, 而转弯路段左侧区域注视转移比率比右侧区域稍高但均在15%左右。
(1)驾驶人在复杂多变的城市道路驾驶车辆过程中, 不同道路线形(直行、左转、右转)环境下对驾驶人的注视点及注视转移在远方区域和前方区域中的分布没有体现出明显差异, 表明在任何道路线形下驾驶人的主要关注区域均是远方和前方区域。
(2)直行路段驾驶人在左侧区域的注视点及注视转移明显高于右侧区域, 表明驾驶人在选择观察交通环境更倾向于便于观测的左侧区域, 以此判断车辆的左右交通状况。
(3)转弯路段左侧区域的驾驶人注视点及注视转移比率约是直行路段的3倍, 且左、右两侧区域相差不多, 均在15%左右, 表明由于转弯路段交通环境更加复杂, 驾驶人对不便于观察的右侧区域的注意力明显提高。
(4)本研究揭示了驾驶人在城市不同道路线形下的信息搜索方式, 研究结果既能对驾驶人培训进行指导, 也能为辨别驾驶人选择直行或转弯以及道路线形的安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