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后倾角三维车辆的尾迹非定常流动分析
崔文诗1,2, 杨志刚1,2, 王国俊1,2, 周华1,2
1.同济大学 上海市地面交通工具空气动力与热环境模拟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804
2.同济大学 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上海 201804
杨志刚(1961-),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汽车空气动力学.E-mail:zhigang.yang@sawtc.com

作者简介:崔文诗(1986-),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汽车空气动力学.E-mail:1210765@tongji.edu.cn

摘要

为了控制车辆气动力和噪声,基于热线风速仪将流动与频谱法、相关分析方法结合,对不同后倾角(0°,25°和35°)的三维车辆尾迹非定常流动进行试验研究。0°模型主频数为2个,对应流向和侧向涡脱落作用;25°模型主频数为4个,对应流向涡脱落及其共振作用、C柱涡和斜背动态分离作用;35°模型主频数为3个,对应C柱涡和上、下流向涡脱落作用。结果表明,模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后倾角的不同使得流动分离位置、斜背流动、C柱涡产生差异,进而导致主频数及其表征的非定常流动结构、空间分布规律不同。

关键词: 车辆工程; 非定常流动; 尾迹; 涡脱落; 流动分离
中图分类号:U46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5497(2017)03-0717-08
Unsteady flow analysis for wakes of three-dimensional vehicles with different rear slant angles
CUI Wen-shi1,2, YANG Zhi-gang1,2, WANG Guo-jun1,2, ZHOU Hua1,2
1.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Vehicle Aerodynamics and Vehicle Thremal Management System, Shanghai 201804,China
2.Shanghai Automotive Wind Tunnel Center,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804,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aerodynamic force and noise of ground vehciels, unsteady flows in the wake of three-dimensional (3D) vehicles with different rear slant angles (0°, 25° and 35°) we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with fluid dynamics, spectrum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for data processing, using hot wire anemometry. Two frequencies measured in the wake of 0° model are resulted from the unsteady flow emanating from the recirculation bubbles in the flow direction and the side direction respectively. Four frequencies detected for the 25° model are ascribed to C-pillar vortex, dynamics attachment flow on the rear slant, the structures emanating from recirculation bubbles in flow direction and resonance effect. Three frequencies captured for 35° model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s emanating from the recirculation bubbles in flow direction and C-pillar vortex. The differences are significant among different models. Flow separation position, flow on the rear slant, C-pillar vortex are all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slant angle, which explains the physical meaning for each unsteady flow, the quantity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ominant frequency.

Key words: vehicle engineering; unsteady flow; wake; vortex shedding; flow separation

主动流动控制可有效控制气动阻力、升力和噪声等问题[1]。国内外学者对车辆定常流动[2]及其流动控制[3, 4]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随着非定常流动理论和实验技术的发展, 研究者开始关注车辆非定常流动[5, 6]。涡脱落频率(频率)是非定常流动的重要评价参数[7, 8], 且基于频率的控制技术可提高流动控制效率[9]。相关研究[6, 7, 8]仅给出了少量测量点的频率, 对频率在尾迹中的分布规律和来源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同时, 对于不同后倾角下模型间的频率分布差异尚未开展研究, 这限制了相关控制问题的应用范围。

本文通过风洞试验, 给出了同一雷诺数下, 车辆模型在不同后倾角下尾迹非定常流动的频率分布, 通过频谱和相关分析, 指出了不同频率对应的非定常流动结构及其分布规律, 并分析了频率分布存在差异的原因。

1 试验
1.1 车辆模型

文献[2]根据实际车辆外形对气动性能的影响, 通过试验总结了不同尾部后倾角β 对应的三维定常流动及气动力系数, 如图1所示, 划分了3个阻力区域。由此提出的Ahmed body模型成为了整车气动设计和流动控制的标准模型。Ahmed body模型尾部各面间的棱边决定了气流皆从斜背和后垂直背的固定位置分离。

图1 不同后倾角下的尾迹和阻力系数CDFig.1 Wake and drag coefficient CDversus slant angle

(1)当0≤ β ≤ 12.5° , 如图1(a)(d)所示, 车顶气流在斜背完全附着, 在车顶和后垂直背交界处分离, 形成流向上部回流区。车底气流于后垂直背下端分离, 形成流向下部回流区。随着β 增大, 阻力系数CD减小。

(2)当12.5≤ β ≤ 30° , 如图1(b)(d)所示, 车顶气流从斜背上端分离, 附着于斜背, 形成分离泡, 回流区外的气流继续向下游运动, 经后垂直背上端再次分离, 形成流向上部回流区。车底气流于后垂直背下端分离, 形成流向下部回流区。随着β 增大, CD增大。

(3)当β ≥ 30° , 如图1(c)(d)所示, 车顶气流从斜背上端分离, 没有附着于斜背上, 直接形成流向上部回流区, 车底气流于后垂直背下端分离, 形成流向下部回流区。随着β 增大, CD减小。

本文从以上3个区域中分别选取其中的模型作为研究对象, 即β =0° 、25° 和35° 模型, 分析其尾迹非定常流动的分布规律及其差异。采用1/3缩比的Ahmed body模型作为风洞试验模型, 如图2(a)所示, 模型长L=0.348 m, 宽W=0.1297 m, 高H=0.096 m; 简化轮胎为圆柱杆, 其直径为0.01 m, 离地间隙为0.0167 m。将Ahmed body模型设计为尾部可拆解结构, 如图2(b)所示, 尾车与中车通过螺栓连接, 更换不同后倾角的尾车即可进行试验。

图2 Ahmed body模型的试验布置Fig.2 Experimental arrangement of Ahmed body model

1.2 风洞试验

试验在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1/15整车缩比模型风洞进行。模型风洞为3/4开口式风洞, 最大风速为48 m/s, 喷口面积为0.123 m2; 试验段的湍流强度为0.38%[3]。本次试验中的阻塞比为10%; 来流风速为30 m/s; 试验雷诺数Re为7× 105。文献[10]认为, 不超过13%的阻塞比与不同雷诺数下的主频数、频率表征的非定常流动结构和空间分布规律等主要特征类似, 而频率值产生差异。

使用丹迪公司的Sreamlines热线风速仪对Ahmed body周围流场的瞬态速度进行测量。选取一维探头, 型号为55P01, 最多可提供4只探头同时测量。采样频率为10 000 Hz, 采样时间为40 s, 能反映足够高频率的连续瞬变信号。通过对移测架、支架和支杆及滑轨系统的控制, 实现对探头空间位置的精确控制。

气流方向为x轴; 垂直地面方向为z轴; 车体展向为y轴。为了与以往风洞测量数据进行对比, 利用模型高度H分别对原三维坐标进行无量纲化, 得到新的坐标系:xH=x/h, yH=y/h, zH=z/h, 坐标原点定义为后垂直背下端棱线的中轴位置在地面上的投影点o。在尾迹yH分别为0、± 0.2、± 0.5、± 0.6、± 0.7等面内选择监测点, 进行速度测量。在yH=0面上的测量范围如图3所示。测量点划分方法如下:从xH=0.125起, 到xH=1.75止, 每隔0.125进行测量; 从zH=0.1起, 到zH=1.0止, 每隔0.1进行测量; 面yH=0上共测量154个点, 三维尾迹中监测点总数为1386。

图3 尾迹区测量范围, 面yH=0Fig.3 Measuring range in wake, in plane yH=0

1.3 分析方法

非定常流动中的速度变量呈现为随机信号, 却又包含周期信号的特征。因此, 分别从频域和时域角度出发, 引入频谱和相关分析等方法, 加深对非定常流场的认识。

自功率谱密度(SPSD)描述了信号的能量分布, 信号的能量值为Eu, 利用频率f得到斯特劳哈尔数StH=Hf U0-1。对于频率相等的空间两点, 将其信号进行互功率谱密度分析(CPSD)[8], 得到两点间的相位差。其中, 相位差接近于π , 意味着两点相位反向。

相关分析是研究现象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并探讨其相关程度的时域方法[11]。如表1所示, 利用互相关系数ρ xy值的大小表征不同信号间的相关程度, ρ xy定义如下:

ρxy=limT1T0Tx(t)y(t+τ)dt/(σxσy)(1)

式中:σ xσ y分别为信号x(t)和y(t+τ )的标准差。

表1 相关程度 Table 1 Relationship correlation
2 结果分析
2.1 绕0° 模型流动

图4所示, 在面yH=0内, 除了点G1H1I1I2无峰值频率外, 其他各点皆含有峰值频率Stw=0.18。其中, 在点D1D3D4D5E1E2F1的频谱中, 皆出现双频率峰值共存现象, 频率分别为Sts=0.13和Stw。文献[8]通过粒子图像测速法和模态分析(见图5)认为StsStw分别对应了侧向回流区、流向上部及下部回流区的涡脱落作用。频谱中仅有单峰频率Stw的点, 沿着流向, 峰值先增大后减小, 说明该涡脱落作用的影响从增强到逐渐减弱。

图4 后倾角0° 尾迹涡脱落频率分布, 面yH=0Fig.4 Vortex shedding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wake of rear slant angle 0° , in plane yH=0

图5 后倾角0° 尾迹Fig.5 Wake of rear slant angle 0°

由于点F2F4的频率相等, 给出两点相位差为0.8π , 说明两个流动结构相位接近反向, 呈现交替脱落模式。而点H2H4的相位差为0, 说明在下游交替脱落消失。

图6 后倾角0° 尾迹涡脱落频率分布, 面xH=0.375和xH=1.375Fig.6 Vortex shedding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wake of rear slant angle 0° , in plane xH=0.375 and xH=1.375

图6(a)所示, 在面xH=0.375内, 有2个频率, 分别为StsStw。从yH=± 0.7到yH=0, 侧向回流区的涡脱落作用逐渐减弱, 而流向上部和下部回流区的涡脱落作用在中心区域较强。在两侧区域-0.7≤ yH≤ -0.5和0.5≤ yH≤ 0.7内, 含有峰值的监测点频率皆为Sts, 对于中心区域-0.2≤ yH≤ 0.2, 含有峰值的监测点频率分别为StsStw, 也出现了两个频率同时存在的现象。

xH=1.375在尾迹远场, 如图6(b)所示, 在其中心区域的监测点频率分布仍以Stw为主, 在两侧区域以Sts为主, 频率未关于yH=0呈现完全对称分布。与面xH=0.375的频率分布不同, 面xH=1.375的两侧下部区域出现两个频率峰值同时存在的现象, 说明侧向回流区和流向上部及下部回流区的涡脱落作用对两侧下部区域皆有影响。

2.2 绕25° 模型流动

图7所示, 在yH=0面内, 除了zH=0.9对应区域和点I4无明显峰值外, 各点皆含有峰值频率Stw=0.38, 沿着流向, 峰值先升高再降低。文献[9]通过粒子图像测速法测量了不同时刻的流场, 认为Stw对应了流向上部和下部回流区涡脱落作用。点E2F2G2同时出现了双峰值频率, 分别为Std=0.76和Stw, 前者为后者的两倍, 这可能是由于流向上部和下部回流区中分别仅有较少一部分气流同时达到了相同水平的涡脱落作用, 在zH=0.3处, 两股气流共同振荡, 导致了出现了Std。由于点F2F4的高峰值频率皆为Stw, 通过互功率谱密度分析给出相位差为0.9π , 说明两个非定常流动结构相位接近反向, 呈现交替涡脱落模式。而在更远的下游, 点H2H4相位差为0, 交替涡脱落消失。

图8(a)所示, 在面xH=0.375内, 有3个频率, 分别为StsStwStr。对于上部中心区域(0.5≤ zH≤ 0.8, -0.2≤ yH≤ 0.2)和下部区域(zH< 0.5)内, 含有峰值的监测点频率皆包含Stw。说明流向上部及下部两个回流区的涡脱落作用影响中心区域流动, 也对两侧下部区域流动有影响。

在区域yH=± 0.2且0.5≤ zH≤ 0.8内的监测点, 出现频率Str=0.17以及StrStw共存的现象。如图7所示, 在斜背中心区域监测点S1测得了Str, 文献[6]通过粒子图像测速法试验的分析, 认为此频率对应了分离流在斜背的动态附着现象。通过互相关分析, 证明点S1和尾迹中频率为Str的点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 说明斜背的动态附着作用对尾迹有影响。

图7 后倾角25° 尾迹涡脱落频率分布, 面yH=0Fig.7 Vortex shedding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wake of rear slant angle 25° , in plane yH=0

图8 后倾角25° 的尾迹涡脱落频率分布, 面xH=0.375 and xH=1.375Fig.8 Vortex shedding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wake of rear slant angle 25° , in plane xH=0.375 and xH=1.375

在两侧上部区域0.6≤ zH≤ 0.9且-0.7≤ yH≤ -0.5和0.5≤ yH≤ 0.7, 各点峰值频率为Sts=0.23。如图7所示, 斜背侧边的监测点T1处的频率也为Sts。通过互相关分析, 证明点T1和尾迹中频率为Sts的点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与尾迹中其他点不相关。如图7图9所示, 点T1处于C柱涡上游的形成区, 两侧上部区域处于C柱涡向下游延伸的尾迹内, 因此, Sts与C柱涡的流动有关。

对于两侧下部区域zH< 0.5且yH=± 0.6和± 0.7内的监测点, 均未测得峰值频率, 但在文献[9]中的对应位置监测到了两个峰值频率, 分别与车轮、底侧分离流的涡脱落作用有关。

图9 后倾角25° 涡量等值面Fig.9 Vortices isosuface contour of rear slant angle 25°

图8(b)所示, 在面xH=1.375内仅有Stw, 说明在远场的流动仅与流向上部和下部回流区的涡脱落作用有关。在面xH=0.375和xH=1.375, 频率皆关于yH=0呈现对称分布。

2.3 绕35° 模型流动

图10所示, 在yH=0面上, 区域0.25≤ xH≤ 0.75内的点D1D2E1E2F1F2峰值频率均为Stw, d=0.1, 而E3E4E5F3F4F5峰值频率均为Stw, u=0.21, 沿着流向峰值升高。文献[7]通过瞬态PIV试验, 认为Stw, dStw, u分别对应了流向上部和下部回流区的涡脱落作用。对于下游区域1.0≤ xH≤ 1.5的监测点, 部分点已无峰值, 含有峰值的频率均为Stw, u, 沿着流向峰值降低, 说明此区域仅受流向上部回流区的涡脱落作用, 且影响逐渐减弱。

图11(a)所示, 在xH=0.375面内有3个频率Sts=0.16, Stw, uStw, d。在上部中心区域zH≥ 0.5且-0.2≤ yH≤ 0.2内, 含有峰值的监测点频率均为Stw, u, 说明上部中心区域的流动主要受流向上部回流区的涡脱落作用影响。而在下部区域zH≤ 0.3内, 含有峰值的监测点频率均为Stw, d, 说明下部区域的流动主要受流向下部回流区的涡脱落作用影响。对于区域yH=0.6和yH=0.7上的监测点, 没有捕捉到峰值频率。

对于两侧上部区域yH=0.5且0.4≤ zH≤ 0.7的监测点, 含有峰值的频率均为Sts。斜背侧边的点T2处频率为Sts。通过互相关分析证明点T2与尾迹中频率为Sts的点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如图10图12所示, 点T2处于C柱涡形成的区域, 两侧上部区域处于C柱涡延伸至下游的尾迹内, 因此, Sts与C柱涡的流动有关。

图11(b)所示, 在xH=1.375面内, 坐标为yH=± 0.5且zH=0.6的点对应频率为Sts, 说明此处仍受C柱涡影响。而此面内其余各点仅存在频率Stw, u。说明远场主要受上部回流区的流向涡脱落作用影响。对于面xH=0.375和xH=1.375, 所测量结果呈对称分布。

图10 后倾角35° 尾迹涡脱落频率分布, 面yH=0Fig.10 Vortex shedding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wake of rear slant angle 35° , in plane yH=0

图11 后倾角35° 的尾迹涡脱落频率分布Fig.11 Vortex shedding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wake of rear slant angle 35°

图12 后倾角35° 涡量等值面Fig.12 Vortices isosuface contour of rear slant angle 35°

2.4 差异分析

模型尾部后倾角的不同使得尾迹结构和涡脱落模式存在差异, 进而导致频率分布的不同。其中, 0° , 25° 和35° 后倾角模型的尾迹内, 分别含有2个、4个和3个主要的涡脱落频率。在不同的展向截面上, 25° 和35° 后倾角模型的尾迹涡脱落频率皆关于中心对称面呈对称分布, 0° 后倾角模型的涡脱落频率在大多数位置关于中心对称面呈对称分布。

后倾角0° 模型没有斜背(或可认为流动完全附着于斜背), 未产生C柱涡, 尾迹中仅测量到2个涡脱落频率StwSts, 分别对应流向回流区、以及侧向回流区的涡脱落作用, 且在一些位置上出现了双频率峰值共存的现象。

气流从后倾角25° 模型的车顶与斜背交界处分离, 一部分气流在斜背两侧区域, 与侧向气流掺混, 形成C柱涡, Str对应了C柱涡的作用。同时, 另一部分在中心对称面区域的气流附着于斜背, 如图9所示, 形成斜背附着分离泡, 其不断的拍打着斜背, 附着点沿壁面移动的动态附着作用影响了尾迹流动, 因此, Sts对应了分离流在斜背的动态附着作用。回流区外的附着流继续向下游运动, 在后垂直背分离形成上部回流区, 与车底气流分离形成的下部回流区共同构成了尾迹区。在近场尾迹, 上下回流区内的两股非定常流动结构间存在交替脱落, 且两股流动结构间产生共振作用, 出现频率Stb=2Stw, 在远场共振现象消失, 仅存在频率Stw, 交替涡脱落消失。

随着后倾角的增大, 35° 后倾角模型的C柱涡破裂[5], Sts对应C柱涡的作用。同时, 中心区域的气流从车顶后缘直接分离, 形成流向上部回流区, 如图9所示, 未在斜背附着, 与车底气流分离形成的流向下部回流区共同构成了尾迹区。流向上部和下部回流区的涡脱落作用分别对应频率Stw, dStw, u

对于0° 和25° 后倾角模型, 分离位置皆位于后垂直背上下两端, 但0° 后倾角模型的后垂直背高于25° 后倾角模型的, 因此上端分离位置产生差异, 导致了流向的尾迹和涡脱落模式的不同。而35° 后倾角上端分离位置位于斜背上端, 使得尾迹中上部回流区的形成位置在xH轴的坐标与0° 和25° 模型不同, 导致35° 模型的流向上部和下部回流区的对应了两个不同的频率。

3 结论

(1)由于不同模型的后倾角不同, 导致了气流分离位置、斜背流动形式、C柱涡的产生和衰减存在差异, 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尾迹结构和涡脱落模式, 使得尾迹涡脱落频率在主频数量、主频值、主频能量分布趋势、空间分布位置和主频表征的流动结构存在显著差异。

(2)在中心对称面上的频率分布均以流向分离流的涡脱落作用对应频率为主, 且随着气流向下游的运动, 此频率峰值先升高再降低。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Choi H, Lee J, Park H. Aerodynamics of heavy vehicles[J]. 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 2014, 46(1): 441-468. [本文引用:1]
[2] 朱晖, 杨志刚. 类车体尾迹区流动的试验研究[J]. 试验流体力学, 2010, 24(2): 24-27.
Zhu Hui, Yang Zhi-ga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flow field in the wake of Ahmed model[J]. Journal of Experiments in Fluid Mechanics, 2010, 24(2): 24-27. [本文引用:1]
[3] 王靖宇, 胡兴军, 李庆臣, . 面包车尾部造型对其气动特性的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11, 41(3): 618-622.
Wang Jing-yu, Hu Xing-jun, Li Qing-chen, et al. Influence of tail-end styling o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minibus[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ition), 2011, 41(3): 618-622. [本文引用:2]
[4] Aubrun S, Mcnally J, Alvi F, et al. Separation flow control on a generic ground vehicle using steady microjet arrays[J]. Experiments in Fluids, 2011, 51(5): 1177-1187. [本文引用:1]
[5] Wang X W, Zhou Y, Pin Y F, et al. Turbulent near wake of an Ahmed vehicle model[J]. Experiments in Fluids, 2013, 54(4): 1-19. [本文引用:2]
[6] Thacker A, Aubrun S, Leroy A, et al.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f flow unsteadiness in the centerline plane of an Ahmed body rear slant[J]. Experiments in Fluids, 2013, 54(3): 1-16. [本文引用:2]
[7] Tunay T, Sahin B, Ozbolat V. Effects of rear slant angles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Ahmed body[J]. 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 2014, 57(3): 165-176. [本文引用:2]
[8] Grand emange M, Gohlke M, Cadot O. Turbulent wake past a three-dimensional blunt body, Part 1: global modes and bi-stability[J].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2013, 722: 51-84. [本文引用:3]
[9] Zhang B F, Zhou Y, To S. Unsteady flow structures around a high-drag Ahmed body[J].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2015, 777: 291-326. [本文引用:1]
[10] Pastoor M, Henning L, Noack B R, et al. Feedback shear layer control for bluff body drag reduction[J].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2008, 608: 161-196. [本文引用:1]
[11] 李启良, 杨志刚, 陈枫. 汽车后视镜非定常流场的大涡模拟[J].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10, 28(4): 478-483.
Li Qi-liang, Yang Zhi-gang, Chen Feng. Large eddy simulation for unsteady flow field of automotive rear view mirror[J]. Acta Aerodynamica Sinica, 2010, 28(4): 478-483.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