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徐涛(1955-),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计算力学.E-mail:xutao@jlu.edu.cn
针对角接触球轴承结构进行静态接触特性分析,研究了联合载荷对结构接触特性的影响机制。依据赫兹接触理论,设定了求解接触应力与接触角的计算方法;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角接触球轴承结构模型,并提出了加载方案及约束的设定方法;将仿真结果与赫兹理论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建模方法、加载方式的正确性。最后,利用本文模型探讨了联合载荷下的接触应力、接触应变、接触角、接触椭圆的变化规律及影响,为复杂加载工况下轴承的设计及应用提供工程分析参考。
The static contact characteristic of the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 is analyzed and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load is studied when the bearing is under combined loads. The solution of the loads and contact angles is put forward in combination with Hertz contact theory.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 in ANSYS. The distribution and transformation law of the contact parameters under combined loads are explor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oretical values.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model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correct and rational. The changes of contact stress, contact strain, contact angle and contact ellipse are investigated. This study may provide engineering analysis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rolling bearing under complex loading conditions.
角接触球轴承以其能同时承受径向与轴向载荷、生产精度高等优点, 在机械传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轴承内部的载荷分布模式、大小及产生的应力应变影响是轴承接触分析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 国内外诸多学者对接触问题做了研究。Tatjana[1]和He等[2]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外部载荷对轴承内部载荷分布的影响。方兵等[3]采用坐标变换方法建立角接触球轴承滚动体接触变形的几何关系。Liao[4]研究了施加单一载荷时接触应力与接触半径随着载荷变化而变化的规律。Radoslav[5]分析了在轴承内圈上施加径向载荷对轴承应力分布的影响, 提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Tang等[6]基于赫兹接触理论, 建立了轴承有限元模型并对其施加径向载荷, 仿真结果与赫兹理论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Zhao等[7]和Ricci[8]研究了轴承在单一轴向载荷作用下, 其接触角与内外圈的接触应力随轴向载荷的变化规律。颜诚等[9]以受轴向载荷时轴承承载能力的算法为基础, 提出了基于联合载荷的角接触球轴承接触分析的改进算法, 仿真结果表明:轴承轴向变形与轴向载荷之间、径向变形与径向载荷之间均是线性递增关系。刘显军等[10]的研究表明, 同一轴向载荷下, 增大径向载荷会使接触角减小, 导致轴向变形有所减小; 同一径向载荷下, 增大轴向载荷会使接触角增大, 导致径向变形增大; 但其结果为实验结果, 且未涉及对于接触椭圆长、短半轴的大小随联合载荷大小的变化规律影响。
工程实际中轴承往往会同时承受来自径向和轴向的联合载荷作用, 本文深入探讨了联合载荷对轴承结构接触特性的影响机制及接触参数的变化规律, 研究了联合载荷的变化对其接触应力、接触角、接触椭圆的影响。
图1为7014角接触球轴承, 材料为轴承钢, 基本参数见表1。为简化计算, 模型中忽略其保持架的影响, 只考虑钢球与内外圈的相互作用。不妨取整体模型中最大承载钢球的1/2对称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静力学分析, 如图2所示。以1/2钢球切面为工作平面, 钢球中心为坐标系原点, 利用ANSYS软件建立结构三维实体模型。单元类型选用SOLID186, 弹性模量为2.06× 105 MPa, 泊松比为0.3, 摩擦因数为0.03。
为方便网格划分, 对整个模型扫略划分, 在钢球与内外圈沟道可能发生接触的位置细化网格以提高计算精度。接触设置采用面面接触, 选取内圈外表面与外圈内表面作为目标面, 将钢球表面设置为柔性接触面, 内、外套圈的法向接触刚度分别设为1和1.2, 穿透容差因子均为0.1。
约束:①对模型的剖面施加对称约束; ②由于外圈外表面安装在轴承座上, 故施加全约束; ③在笛卡尔坐标系下耦合内圈装配面的x、y方向施加位移约束, 以此来模拟内圈在联合载荷下的倾斜; ④对滚动体中心施加切向位移约束。
加载:在内圈端面施加轴向载荷, 在内圈下半面以余弦载荷的方式施加径向载荷。
经分析计算可知, 余弦载荷的方式更加符合实际工况, 加载范围为整个轴承的下半圈, 如图3所示。余弦函数计算公式为:
求解方式设置为几何非线性, 分析类型为静态分析。收敛准则采用力的收敛, 收敛精度可放宽至5%, 以提高收敛速度。求解时需开启大变形选项, 载荷步设置为80, 最大载荷步为100, 最小载荷步为60。
通过赫兹接触分析理论, 可以推出联合加载的接触角及接触应力的计算方法。
假定轴承只承受轴向载荷
可计算加载轴向力后的接触角α ', 其中c为由接触尺寸决定的系数, 查表可得;
利用
将上述值代入式(1)中, 便可获得计算联合加载后的接触角
根据
本文考虑同时施加径向力与轴向力, 研究分析轴承的应力、应变规律。为方便刻画联合加载时轴承最大接触应力与最大接触应变的变化, 从小到大均匀增大径向载荷与轴向载荷, 得到36组接触应力与接触应变值, 如表2所示。对应的应力、应变云图分别见图5和图6。
分析表2, 再结合图5和图6可知:当施加较小的径向载荷与轴向载荷时, 随着二者的增大, 接触应力和接触应变的最大值基本呈现增大趋势; 当轴向载荷不变、径向载荷增大时, 接触应力与应变增大; 当径向载荷不变、轴向载荷增大时, 接触应力和应变增大。当轴向载荷增大到一定数值时, 应力和应变均会出现一个幅值变小的趋势, 即三维云图5和6中的凹陷处, 且随着径向载荷的持续增大, 这个趋势仍出现在较大的轴向载荷处。分析得知, 此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施加径向载荷会引起附加的轴向载荷。同时, 轴向载荷也起到相应大小的预压紧力的作用, 限制轴承的移动与变形, 故接触应力与接触应变变小。
不仅如此, 一般情况下随着接触角的增大, 接触应力与应变也呈现增大趋势。而接触角的变化规律并非呈线性, 需要靠迭代计算获得。这也是本文在施加2000 N到3000 N、再到4000 N的轴向载荷的过程中, 接触应力与接触应变陡然变化的原因。
当径向载荷消失, 只存在轴向载荷时, 图7(a)(b)分别为加载100 N轴向载荷时的接触应力与接触应变图。最大接触应力为421 MPa, 最大应变为2.504× 10-3 , 均出现在外圈滚道与滚动体的接触线上。
为了研究接触应力与应变随轴向载荷的变化规律, 现取不同的轴向力换算成面力加载, 得到接触参数与变化规律曲线图, 分别见表3与图8。
表3给出了不同轴向载荷作用下的最大接触应力与最大接触应变, 指出了最大应力应变点出现的位置。可见, 只有施加较小轴向载荷时(≤ 500 N), 最大应力应变点才出现在外圈与滚动体接触处, 其余都出现在内圈与滚动体接触处。因此得出结论:对同一轴承结构而言, 当所受轴向载荷小于轴承极限推力载荷时, 内圈滚道与滚动体之间最大接触应力大于外圈滚道与滚动体之间的最大接触应力; 为载荷超过某一值时, 外圈滚道与滚动体之间最大接触应力大于内圈滚道与滚动体之间的最大接触应力。
图8揭示了接触应力与接触应变随轴向载荷增大的变化规律。随着轴向载荷的增大, 最大接触应力与最大接触应变值不断增大, 增大的趋势逐渐减缓。理论值与仿真结果误差较小, 验证了本文的建模方法、加载方式及求解流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由于接触角的变化无法直接从仿真结果获得, 因此依据本文所述赫兹接触计算, 得到对应结果, 见表4。表4揭示了联合载荷下接触角的变化规律,
(1)同时施加径向载荷与轴向载荷, 更贴近角接触球轴承的实际运转工况。这种联合加载产生的应力、应变, 虽然总体呈现随载荷增大而增大的趋势, 但在加大载荷过程中, 会产生应力应变不仅不会上升, 而且还会出现小幅下降的现象, 这是由施加径向载荷所引起附加的轴向载荷及接触角变化造成的, 在一定意义上, 轴向力也会起到相应大小预紧力的作用, 限制轴承的移动与变形, 使得接触应力与接触应变变小。当径向载荷消失, 仅轴向加载产生的应力、应变随载荷增大而增大, 增长速度由快变慢。当轴向载荷较小时, 最大接触应力点出现在滚动体与外圈滚道接触处; 随着轴向载荷增加, 该点出现在内圈与滚动体接触处。这个规律可在轴承参数化设计中得到应用。
(2)联合载荷下轴承滚动体与内、外圈的接触角随径向载荷的增大而增大, 随轴向载荷的增大而减小。滚动体与内外套圈的接触椭圆的长半轴与短半轴的长度随着径向载荷与轴向载荷的增大而增大。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