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效应模拟对环境风洞中车辆冷却系统试验影响的数值模拟
王宏朝, 单希壮, 杨志刚
同济大学 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上海 201804
通信作者:单希壮(1961-),男,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空气动力学.E-mail:xizhuang.shan@sawtc.com

作者简介:王宏朝(1987-),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整车热管理.E-mail:whcjordan123@163.com

摘要

针对目前环境风洞普遍缺少地面模拟的情况,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建立1∶1环境风洞模型及整车模型,分析了地面效应对车辆冷却系统环境风洞试验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风洞在引入地面模拟后,车身底部的流场分布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地面边界层的厚度减少,通过车身底部的空气流速增大,由此降低了发动机舱冷却气流出口的压力,使得通过散热器的冷却空气质量流量增加1.2%左右。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地面效应模拟; 环境风洞; 冷却系统; 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U4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5497(2017)05-1373-06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ground effect simulation on vehicle cooling system experiment in climate wind tunnel
WANG Hong-chao, SHAN Xi-zhuang, YANG Zhi-gang
Shanghai Automotive Wind Tunnel Center,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804, China
Abstract

Currently climate wind tunnel lacks the information of ground simulation.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a 1∶1 scaled model of the climate wind tunnel and passenger car was created. Then, the ground effect on the vehicle cooling system experiment in climate wind tunnel was investig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a single moving belt leads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flow field distribution in the vehicle's underbody. The thickness of the ground boundary layer decreases and the underbody airflow velocity increases accordingly, which reduces the total pressure of the cooling airflow outlet, resulting in the mass airflow passing through the radiator increases by approximately 1.2%.

Key words: vehicle engineering; ground effect simulation; climate wind tunnel; cooling system; numerical simulation
0 引 言

车辆在路面行驶过程中, 由于空气相对地面静止, 因此不会产生地面边界层, 而在风洞试验过程中, 气流由风机驱动并流过车身, 气流相对地面存在相对运动, 进而导致地面边界层的产生, 研究表明地面边界层的存在会显著影响风洞试验的精度[1], 为消除地面边界层的影响, 目前在气动声学风洞中逐渐普及了地面模拟系统[2, 3], 应用较为广泛的是五带地面模拟系统[4]。Hucho[5]曾指出在对车辆冷却系统进行风洞试验研究时, 只需精确模拟车辆前端的外部流场即可, 但是随着对冷却系统需求的不断提升, 需要考虑移动地面以及轮胎转动。目前环境风洞中所装备的皆为两轴式四轮转鼓, 能够模拟车轮转动[6], 而普遍缺少对移动地面的模拟。由于在乘用车中, 流经冷却模块的气流一般由发动机舱底部流出, 因而车身底部流场的变化势必会对冷却系统试验的结果造成影响, 文献通过对比地面模拟对车身外部流场的影响发现, 由于地面边界层的存在, 使得车辆前端驻点位置发生变化, 由此改变了冷却模块前方的流场分布, 同时发现通过车身底部的空气质量流量减少, 进而影响到通过散热器的冷却空气流量, 但文中并未对此影响给出具体的量化结果[7, 8]

目前, 关于地面模拟对车辆气动试验的影响研究较多[9, 10, 11], 而关于移动地面对环境风洞中冷却系统试验的影响研究较少, 故本文基于数值仿真技术研究移动地面对冷却系统风洞试验的影响。

1 数值模型及验证
1.1 数值模型

本文所采用的数值模型为某三厢乘用车, 车型参数如表1所示, 该模型为1∶ 1整车模型, 且基本保留了所有的实车细节, 忽略发动机舱中对流场影响较小的组件, 如输电线、螺栓等, 图1为该车的冷却模块、发动机舱以及车身底部视图。数值计算选择基于有限体积法的商业软件STAR-CCM+, 鉴于Realizable k-epsilon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捕捉流动分离及预测车身外部气动阻力[12], 因此将其作为本文所使用的湍流模型。散热器、冷凝器使用多孔介质模型, 其黏性阻力系数和惯性阻力系数通过单体测试数据拟合得到。

表1 车型参数 Table 1 Model parameters

图1 冷却模块、发动机舱及车身底部布置Fig.1 Cooling module, underhood and underbody configuration

计算域参照同济大学环境风洞进行创建, 该风洞为3/4开口式风洞, 包括收缩段、喷口、试验段、驻室、收集口以及扩散段, 车辆前端距离喷口为1.7 m(参照实车试验布置), 为避免出口边界出现回流, 进而影响计算稳定性, 需要对扩散段进行延长, 文中扩散段取15 m。入口边界设为质量流量入口, 出口边界设为分散流出口, 壁面边界条件取为固定壁面, 由于车辆在环境风洞试验过程中是在转鼓上运行, 因此需要在模型中设置车轮旋转。为模拟移动地面, 本文采用单移动带型式, 图2为计算域的几何模型以及所采用的单移动带。

图2 计算域模型及单移动带Fig.2 Simulation domain and single belt system

模型的面网格划分采用三角形网格, 体网格划分采用以六面体为核心的剪裁体网格, 该网格类型在处理复杂的几何模型时具有较高的效率和鲁棒性, 近壁面使用Two-Layer All y+ Wall Treatment以减少对边界层网格尺寸的敏感性[13]。具体各区域的网格尺寸参考表2进行设置, 并对发动机舱、车身底部等关键区域进行加密, 如图3所示, 最终划分的体网格数目约为2500万。所有算例皆采用稳态计算, 迭代5000步后残差降至10-5数量级, 认为计算收敛。

表2 网格尺寸 Table 2 Mesh dimensions

图3 计算域及局部网格视图Fig.3 Domain and local mesh view

1.2 模型验证

通过对比车辆前端总压来验证仿真模型, 在车头前端200 mm处安装总压排, 该总压排共布置28个1 mm总压管, 验证试验在同济大学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的环境风洞中进行, 如图4所示。

图4 车辆前端总压验证试验Fig.4 Total pressure verification test

试验风速为120 km/h, 风洞试验中, 来流速度是由位于喷口上方的皮托管进行调控, 通过在数值模型中相同位置处设置风速监测点, 从而保证试验与仿真具有相同的入口边界条件。图5为试验与仿真的结果对比, 可以看出在近地面处(H< 0.2 m), 试验测得的地面边界层比数值模拟得到的地面边界层相对较厚。而在核心射流区, 仿真所得的总压力分布与试验结果比较一致, 两者的平均误差在1.14%左右, 该误差主要是由试验过程中传感器等所产生的测量误差以及在建模过程中由于模型简化所引入的模型误差, 例如, 对冷却模块进行建模时所使用的多孔介质模型, 由于换热器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受到流体杂质、生锈等影响, 表面会存在一定的污垢, 造成空气在流经换热器后压降增加, 使得实际的多孔介质模型参数发生一定的变化[14], 因此, 考虑到试验和仿真过程中引入的各类误差, 可认为该数值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

图5 车辆前端总压的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Fig.5 Comparison of total pressure between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est

2 结果分析

为分析地面效应对冷却系统的影响, 本文分别计算了在移动地面(Moving ground)以及固定地面(Solid ground)工况下车辆前端在不同风速下的流场分布。

2.1 冷却模块空气侧流场分布

车辆运行过程中发动机所产生的热量是由冷却液带至散热器, 并在此通过热交换散发到外部空气中, 因此冷却模块空气侧的流场分布决定了其换热性能[15]

图6为120 km/h下发动机舱对称面上的速度分布云图。可以看出, 由于保险杠、冷却模块等部件的阻滞作用, 外部气流在由格栅进入发动机舱后速度迅速降低, 由下格栅进入的气流在到达冷却模块前时分成3个部分:一部分向下流经发动机护板后汇入车身底部的气流; 一部分直接由冷凝器底部流过; 还有一部分向上绕过保险杠并与从上格栅进入的气流汇合, 而这部分气流在绕过保险杠时流动发生加速, 对应冷却模块上端的区域压力降低, 使得通过冷却模块上端的气流流速相对较低。整体来看, 移动地面的引入并未改变发动机舱纵向截面的流场分布, 仅在冷凝器上部的流速有所增加。

图6 风速120 km/h下发动机舱对称面速度云图Fig.6 Velocity distribution on longitudinal symmetry plane in underhood under 120 km/h

图7为120 km/h下散热器迎风面的速度云图, 相对于固定地面, 移动地面下的散热器迎风面速度分布存在较为明显的变化, 其中低速区域减小, 使得通过散热器的平均风速相对有所增加。

图7 风速120 km/h下散热器迎风面速度云图Fig.7 Velocity distribution on windward surface of radiator under 120 km/h

2.2 散热器进气流量对比

通过散热器的空气流量是决定散热器换热性能的重要特征参数, 因而也是判定冷却系统试验精度的主要标准[16]表3给出了不同风速下通过散热器的空气质量流量, 可以看出, 通过散热器的空气质量流量随着迎风风速的增加而增加, 且相对固定地面工况, 移动地面工况下通过散热器的空气质量流量在各风速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约为1.2%左右, 其中100 km/h下增幅最大, 为1.63%。

表3 散热器进气流量 Table 3 Cooling mass airflow through radiator kg/s
2.3 车身底部速度分布

为分析移动地面对车身底部流场的影响, 提取120 km/h下车身底部对称面上三处不同位置上(A、B和C)的速度分布, 如图8所示, A处对应车辆前端驻点位置, B处对应发动机护板后沿位置, C处对应发动机舱防火墙位置。由图8可以看出, 在近地面处(H< 0.05 m), 移动地面工况下的速度整体有所提升, 且地面边界层的厚度相对减小; 对应H> 0.05 m时, A和B处的速度并未有显著变化, 而对应C处, 移动地面工况下的速度有所提升, 原因在于一部分由格栅进入的冷却气流会绕过发动机并由C处流入车身底部, 在移动地面工况下, 进入发动机舱的冷却气流增加, 使得C处的气流流速增大。

图8 风速120 km/h下车身底部中截面速度分布Fig.8 Velocity profile on underbody under 120 km/h

2.4 发动机舱出口压力分布

提取发动机舱冷却气流出口截面上的压力分布进行分析, 如图9所示, 在移动地面和固定地面工况下, 该截面上的压力分布并未有较明显的变化, 不同的是移动地面工况下冷却气流出口截面的整体平均压力有所降低, 由于车辆前端压力保持不变, 冷却气流的进出口压差增大, 从而使通过冷却模块的空气质量流量增大。

发动机舱冷却气流出口压力下降的原因在于移动地面的引入, 使得地面边界层的厚度减小, 流过车身底部的空气流速整体有所提升, 从而使该处的静压下降。表4给出了不同风速下冷却气流出口截面上的静压平均值, 可以看出, 移动地面工况下该截面上的静压值发生下降, 且随着风速的增加静压降幅逐渐增大, 但对比表3表4可以看出, 静压降幅的增加并没有对通过散热器的空气质量流量产生明显的影响。

图9 风速120 km/h下车身底部冷却气流 出口静压分布Fig.9 Static pressure distribution on cooling air outlet under 120 km/h

表4 冷却气流出口截面静压平均值 Table 4 Averaged static pressure on cooling air outlet Pa
3 结束语

目前, 环境风洞普遍缺少对移动地面的模拟, 本文基于数值模拟技术, 对比分析了车辆在移动地面和固定地面工况下前端的流场分布。结果表明:①环境风洞在引入地面模拟后, 发动机舱流场分布变化不大, 散热器迎风面上的速度整体有所增加; ②通过散热器的空气质量流量增加1.2%左右, 原因是由于在移动地面工况下, 地面边界层的厚度减少, 使得通过车身底部的空气流速增大, 特别是对应冷却气流出口位置的空气流速, 由此降低了冷却气流出口的压力, 增大了发动机舱冷却气流的进出口压差, 从而导致通过散热器的冷却空气流量增加。因此, 从通过散热器的空气流量变化来看, 地面模拟对车辆冷却系统的环境风洞试验存在一定的影响。此外, 本文仅考虑移动地面对冷却系统环境风洞试验的影响, 为进一步扩展本文的研究成果, 有必要研究切向吹气或边界层抽吸与移动地面对环境风洞试验的综合影响。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庞加斌, 刘晓辉, 陈力, . 汽车风洞试验中的雷诺数、阻塞和边界效应问题综述[J]. 汽车工程, 2009, 31(7): 609-615.
Pang Jia-bin, Liu Xiao-hui, Chen Li, et al. A review on Reynolds number, blockage and boundary layer effects in automotive wind tunnel tests[J]. Automobile Engineering, 2009, 31(7): 609-615. [本文引用:1]
[2] 杨志刚, 丁宁, 李启良, . 移动带系统升力实验与数值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3, 41(6): 900-903.
Yang Zhi-gang, Ding Ning, Li Qi-liang, et al.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on moving-belt system lift force[J]. 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13, 41(6): 900-903. [本文引用:1]
[3] 张英朝, 李杰, 张喆, . 汽车风洞试验段尺寸参数对试验的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10, 40(2): 346-350.
Zhang Ying-chao, Li Jie, Zhang Zhe, et al. Effect of wind tunnel test section geometry on test result[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ition), 2010, 40(2): 346-350. [本文引用:1]
[4] Cogotti A. The new moving ground system of the pininfarina wind tunnel[C]∥SAE Technical Paper, 2007-01-1044. [本文引用:1]
[5] Hucho W H. Aerodynamics of road vehicles[J]. 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 1987 , 25(1) : 485-537. [本文引用:1]
[6] SAE J2777, 2007-01. SAE stand ards committee-recommended best practice for climatic wind tunnel correlation[S]. [本文引用:1]
[7] Hucho W H, Janssen L J, Schwartz G. The wind tunnel's ground plane boundary layer-its interference with the flow underneath cars[C]//Social Automotive Engineering, 1975: 750066. [本文引用:1]
[8] Carr G W, Hassell T P. A simple device for reducing wind-tunnel boundary layer thickness[J]. MIRA-Bulletin, 1968(5): 12-16. [本文引用:1]
[9] Christoffer L, Tim W, Lennart L. Effects of ground simulation on the aerodynamic coefficients of a production car in yaw conditions[C]∥Social Automotive Engineering, 2010: 2010-01-0755. [本文引用:1]
[10] Cogotti A. Ground effect simulation for full-scale cars in the pininfarina wind tunnel[C]//Social Automotive Engineering, 1995: 950996. [本文引用:1]
[11] Dimitriou I, Garry K P. Use of a narrow belt for moving ground simul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the aerodynamic forces generatedon a formula-1 car[C]∥Social Automotive Engineering, 2002: 2002-01-3342. [本文引用:1]
[12] Catalano P, Amato M. An evaluation of RANS turbulence modeling for aerodynamic applications[J].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 7(7): 493-509. [本文引用:1]
[13] Regin F, Suzuki M. A numerical analysis on air-cooling performance of passenger cars[C]∥Social Automotive Engineering, 2010: 2010-01-0554. [本文引用:1]
[14] Incropera F P, Dewitt D. Fundamentals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M]. Manhattan: John Wiley & Sons, 2011: 410-411. [本文引用:1]
[15] Khaled M, Mangi F, Hage H E, et al. Fan air flow analysis and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of vehicle underhood cooling system-towards a new control approach for fuel consumption reduction[J]. Applied Energy, 2012, 91(1): 439-450. [本文引用:1]
[16] Mahmoud K, Fabien H, Hassan P. Temperature and heat flux behavior of complex flows in car underhood compartment[J]. Heat Transfer Engineering, 2010, 31(13): 1057-1067.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