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特征,生长地层,变形期次,沉降中心,沾河断陷,孙吴—嘉荫盆地
," />
构造特征,生长地层,变形期次,沉降中心,沾河断陷,孙吴—嘉荫盆地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23, Vol. 53 ›› Issue (2): 393-.
刘希雯1,刘志宏2, 3,高 翔4
1.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长春 130021
2.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61
3.自然资源部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61
4.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摘要:
为了揭示孙吴—嘉荫盆地的构造特征、构造变形及其对沉积作用的制约,本文对沾河断陷的地震剖面进行了精细地质解释和相应的研究工作。沾河断陷为孙吴—嘉荫盆地的一个一级构造单元,自白垩纪开始主要经历了2个构造变形阶段:下白垩统宁远村组—淘淇河组上段下部沉积时期为NW—SE向伸展作用阶段,形成NE向大型犁式正断层及由其控制的箕状断陷,盆地连续接受沉积,断陷的沉降中心始终位于控陷正断层上盘靠近断层的部位,断陷盆地的规模与沉积范围随着控陷断层规模和断距的增大逐渐扩展,盆地具有裂谷盆地的性质;下白垩统淘淇河组上段上部—新近系孙吴组沉积时期为NW—SE向挤压作用阶段,形成反转构造、断层传播褶皱和走滑构造。在反转作用过程中,早期伸展断陷受到强烈改造,不仅在断层上盘靠近断层的部位形成大型反转背斜,而且使远离控陷断层的断陷缓坡带发生旋转式隆升,盆地的沉降中心迁移到盆地中间部位;随着反转背斜的隆升速率逐渐大于断陷缓坡带的隆升速率,盆地的沉降中心也逐渐向盆地的NW侧迁移,盆地绝大部分区域的沉降速率、沉积速率始终大于隆升速率,地层是连续沉积的,不存在沉积间断。仅在永安村组—鱼亮子组沉积时期,反转背斜带较高部位的隆升速率大于沉积速率,形成一系列超覆不整合,使永安村组、太平林场组和鱼亮子组的部分地层在构造高部位缺失。孙吴—嘉荫盆地在NW—SE向挤压作用阶段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的陆内区域,盆地性质应属于陆内挤压坳陷盆地。孙吴—嘉荫盆地与松辽盆地在构造演化方面存在差异,晚期NW—SE向挤压作用的强度较弱,与挤压作用相伴沉积的生长地层的厚度远小于松辽盆地的坳陷层。与松辽盆地相似,孙吴—嘉荫盆地规模较大的断陷中白垩系—新近系为一套连续沉积建造。
中图分类号:
[1] | 高翔, 刘志宏, 聂志阳, 姚勇, 贾卧, 王超, 宋健.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形成时间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1): 74-83. |
[2] | 刘志宏, 孙理难, 王超, 高翔, 宋健, 黄超义, 梅梅. 松辽盆地伏龙泉断陷构造特征及演化[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3): 663-673. |
[3] | 程海艳. 库车褶皱冲断带西段盐底辟成因机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4): 1134-1141. |
[4] | 刘志宏,梅梅,高军义,吴相梅,黄超义,林东成,孙理难. 东北东部虎林盆地的构造特征、成盆机制及敦-密断裂带北东段的形成时代[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2): 480-489. |
[5] | 高军义,刘志宏,吴相梅,杨旭,黄超义,梅梅,孙理难.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构造变形对沉降中心迁移的控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1): 15-24. |
[6] | 张翠梅,赵中贤,孙珍,庞雄,柳保军,李鹏春.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东沙25凸起构造演化[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1): 57-66. |
[7] | 刘志宏, 梅梅, 柳行军, 吴相梅, 万传彪, 林东成, 高军义.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伸展断层转折褶皱作用及其对沉积作用的制约[J]. J4, 2012, 42(5): 1330-1337. |
[8] | 刘志宏, 黄超义, 王芃, 吴相梅, 梅梅, 周飞. 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早白垩世构造特征与变形期次的厘定[J]. J4, 2011, 41(2): 327-334. |
[9] | 石建基, 张守志. 长乐-南澳断裂带中生代活动特征及大地构造属性[J]. J4, 2010, 40(6): 1333-1343. |
[10] | 刘志宏, 王芃, 赵呈祥, 沙茜, 周飞. 柴达木盆地北缘白垩纪挤压构造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J4, 2010, 40(5): 979-985. |
[11] | 刘志宏, 王芃, 刘永江, 赵呈祥, 高军义, 万传彪.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尖顶山地区构造特征及变形时间的确定[J]. J4, 2009, 39(5): 796-802. |
[12] | 刘志宏,吴相梅,朱德丰,崔敏,柳行军,李晓海. 大杨树盆地的构造特征及变形期次[J]. J4, 2008, 38(1): 27-00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