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23, Vol. 53 ›› Issue (4): 1149-1162.doi: 10.13278/j.cnki.jjuese.20210382
许天福,陈敬宜,冯波,姜振蛟
Xu Tianfu, Chen Jingyi,Feng Bo, Jiang Zhenjiao
摘要: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地下水运动和水环境演化密切相关。为了给我国大规模地热资源绿色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本文综述了浅层地热资源、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资源及深部干热岩型地热资源开发现状和典型开采技术。其中:浅层地热资源的开发模式分为土壤源热泵和地下水源热泵;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模式主要有直接开采、采灌结合和单井循环;深部干热岩型地热资源通过水力压裂或化学刺激等储层改造技术,形成增强型地热系统(EGS)。结合报道实际案例,评述了地热资源开发对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的潜在影响,包括地源热泵技术可能导致冷热堆积、水热开采可能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干热岩水力压裂可能诱发微地震事件,以及压裂液泄露可能造成化学污染等。针对地热开发对地下水土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出了有助于地热资源绿色开发的相应措施,包括提高回灌能力、采灌过程中保持水量平衡、保持换热效率与地下热量新平衡,及采用新型材料等。
中图分类号:
[1] | 冯波, 刘曦遥, 王学鹏, 冯守涛, 刘帅, 崔振鹏. 埕宁隆起区寒武系—奥陶系岩溶热储资源评价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3, 53(5): 1521-1533. |
[2] | 安百州, 曾昭发, 闫照涛, 张代磊, 于朝阳, 赵勇, 杜亚男.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热储构造模式及地热资源分布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4): 1286-. |
[3] | 孙明行, 王瑞湖, 管彦武, 刘德民. 广西陆域干热型地热资源潜力估算[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4): 1302-. |
[4] | 冯波, 崔振鹏, 赵璞, 刘鑫, 胡子旭. 基于T2WELL的U型地热井供暖潜力数值模拟[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2): 560-570. |
[5] | 骆奕杉, 李兆. 基于统计方法评价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2): 516-525. |
[6] | 张延军, 余海, 李建明, 于子望, 张佳宁. 深部水热型地热潜力区的GIS预测模型——以土耳其西安纳托利亚地区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3): 855-864. |
[7] | 刘少玉, 靳盛海, 韩双平, 宋书红, 王哲, 周晓妮. 华北东部平原浅层高矿化弱渗透地下水的开发技术示范研究[J]. J4, 2010, 40(1): 114-120. |
[8] | 姜纪沂, 张宇东, 谷洪彪, 左兰丽. 基于灰色关联熵的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判别模型研究[J]. J4, 2009, 39(6): 1111-1116. |
[9] | 林学钰,廖资生,苏小四,钱云平. 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对策[J]. J4, 2006, 36(05): 677-684. |
[10] | 章光新,邓伟,何岩,RAMSIS Salama. 水文响应单元法在盐渍化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 J4, 2005, 35(03): 356-03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