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完善系统聚类分析算法理论,使之具有区分数据集非线性集群特征的能力,将核函数理论和系统聚类分析算法有机结合,推导出基于核函数理论的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其基本思路是:把样本从低维观测空间非线性变换至高维像空间,使样本变得线性可分;然后,应用核函数理论“隐式”地实现高维像空间的系统聚类分析。用Pb、Bi、Mo质量浓度作为化探异常的分类依据,对8处化探异常进行分类实验研究,在Pb、Bi、Mo两两组合的二维平面图中,8处化探异常明显地分为(1, 3, 8),(2, 4)和(5, 6, 7)3个点群,用核系统聚类方法能够很好地区分出这3个点群;而传统系统聚类方法却把8处化探异常错分成(1, 3, 8, 6)和(2, 4, 5, 7)两个类。由此可见,核系统聚类方法的类群区分能力高于传统系统聚类方法。
中图分类号:
[1] | 陈欢庆, 穆剑东, 王珏, 邓西里. 扇三角洲沉积储层特征与定量评价——以辽河西部凹陷某试验区于楼油层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1): 14-24. |
[2] | 姜传金,陈树民,刘财,鹿琪,冯智慧. 基于Wigner双谱对角切片的谱分解技术在油气检测中的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3): 1013-1021. |
[3] | 陈永良,李学斌. 核概率距离聚类方法及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1): 312-318. |
[4] | 杨勇强, 邱隆伟, 孙宝强, 付育璞. 微观组分聚类分析在物源体系恢复中的应用——以民丰洼陷沙三段中亚段为例[J]. J4, 2012, 42(1): 30-38. |
[5] | 陈永良, 李学斌. 基于核最小二乘模型的矿产靶区预测[J]. J4, 2011, 41(3): 937-944. |
[6] | 苗长盛, 董清水, 张旗, 崔大勇, 许圣传, 王敏雪. 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在油田老区挖潜中的应用--以吉林油田乾146区块开发为例[J]. J4, 2011, 41(1): 39-45. |
[7] | 王伟, 张永波, 叶浩, 郭娇, 王乾, 张礼中, 蔡子昭, 梁国玲, 张春英. 内蒙古砒砂岩的模糊聚类分析[J]. J4, 2009, 39(6): 1168-1172. |
[8] | 李军辉,卢双舫,柳成志,李笑梅,苏鹤成,杨雨. 锦45块储层流动单元[J]. J4, 2009, 39(2): 190-0195. |
[9] | 邓小英,李月. 基于Ricker子波核的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及其在地震勘探记录去噪处理中的应用[J]. J4, 2007, 37(4): 821-0827. |
[10] | 曾道明,纪宏金,陈 满,胡大千,朱永正. 胶东山城金矿地质与地球化学变量的关系[J]. J4, 2006, 36(04): 511-515. |
[11] | 纪宏金,孙丰月,陈满,胡大千,时艳香,潘向清. 胶东地区裸露含金构造的地球化学评价[J]. J4, 2005, 35(03): 308-03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