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社明1,卢文喜1,罗建男1,康柱2
Chen Sheming1, Lu Wenxi1, Luo Jiannan1, Kang Zhu2
摘要:
选用标准化降水指数作为气象干旱指标,通过引入多标度分形理论,运用乘法级联模型,以吉林西部6个气象站点1957年1月-2010年10月的月降水量数据为基础,对吉林西部气象干旱的多标度性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吉林西部气象干旱的发生在时间尺度上均具有多标度分形特征,但在不同站点多标度分形的强度不同,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性。其强弱次序为:长岭<通榆<白城<前郭<扶余<乾安。
中图分类号:
[1] | 王清, 刘宇峰, 刘守伟, 张旭东, 彭玮, 李超月, 徐新川, 范建华. 吉林西部盐渍土多场作用下物质特性演化规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3): 807-817. |
[2] | 李晓东, 姜琦刚. 吉林西部多时相遥感数据分类方案的构建及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3): 907-915. |
[3] | 卢文喜, 安永凯, 宋文博, 于婷. 吉林西部季节性气象干旱的时空演化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2): 543-551. |
[4] | 危润初, 肖长来, 方樟. 黑龙江建三江地区地下水动态趋势突变点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1): 202-210. |
[5] | 王宇, 卢文喜, 卞建民, 侯泽宇. 三种地下水位动态预测模型在吉林西部的应用与对比[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3): 886-891. |
[6] | 黄奇波, 覃小群, 刘朋雨, 康志强, 唐萍萍. 半干旱区岩溶碳汇原位监测方法适宜性研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1): 240-246. |
[7] | 于磊,杨井泉,徐丽梅,胡广鑫,胡红,张涛,高明杰,李子轩. 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河流域干旱特征及趋势[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5): 1615-1624. |
[8] | 乔冈,王文科. 西北干旱内陆盆地区裸土蒸发强度[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4): 1327-1332. |
[9] | 汤洁,梁爽,张豪,吴佳曦,娄云. 吉林西部盐碱水田区冻融期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酶活性变化[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2): 636-644. |
[10] | 黄昌庆, Liu Kambiu, 冯兆东, 冉敏, 杨奇丽, 张晓森. 哈萨克斯坦Tramplin剖面孢粉记录的MIS3a环境变化[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1): 149-154. |
[11] | 赵娟,李育松,卞建民,张丽姝,杨占梅. 吉林西部地区高砷地下水砷的阈值分析及风险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1): 251-258. |
[12] | 汤洁, 张楠, 李昭阳, 毛子龙, 李娜, 徐小明, 韩维峥. 吉林西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垂向分布和碳密度[J]. J4, 2011, 41(4): 1151-1156. |
[13] | 王文科, 杨泽元, 程东会, 王文明, 杨红斌. 面向生态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方法体系[J]. J4, 2011, 41(1): 159-167. |
[14] | 卞建民, 查恩爽, 汤洁, 马力, 陈刚. 吉林西部砷中毒区高砷地下水反向地球化学模拟[J]. J4, 2010, 40(5): 1098-1103. |
[15] | 张继承,姜琦刚,李远华,王利花. 近50年来柴达木盆地湿地变迁及其气候背景分析[J]. J4, 2007, 37(4): 752-07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