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2) 349-363 DOI: 10.13278/j.cnki.jjuese.201502102 ISSN: 1671-5888 CN: 22-1343/P | ||
本期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打印本页] [关闭]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地质与资源 | ||
松辽盆地西缘断裂带中花岗质糜棱岩的锆石SHRIMP和云母氩-氩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 ||
郑常青, 李娟, 金巍, 周建波, 施璐, 崔芳华, 韩晓萌 |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春 130061 | ||
摘要: 松辽盆地西缘发育大型的北北东走向韧性断裂带,该韧性断裂带的性质、活动时限一直存在争议,制约了对松辽盆地构造成因的认识以及松辽盆地西缘油气勘探开发的进展。腾克、金星及嘎拉山地区是松辽盆地西缘韧性断裂带的代表性出露区,主体岩石组合为条带状花岗质糜棱岩、眼球状花岗质糜棱岩等。腾克、金星及嘎拉山地区发育一组糜棱面理和线理,其中面理为110°~135°∠45°~65°、线理为倾伏向10°~25°,倾伏角10°~35°;其运动性质均显示左行走滑特征。确定韧性断裂带活动时限的样品采自构造带内花岗质糜棱岩的锆石和同变形云母,其中锆石SHRIMP谐和年龄为296.9~299.4 Ma;黑云母40Ar-39Ar年龄为(123.0±0.7)Ma,白云母的40Ar-39Ar年龄为(124.4±0.9)Ma。松辽盆地西缘韧性断裂带应该属于嫩江断裂带的北段。年龄结果表明该韧性断裂带中花岗岩侵位于晚石炭世,大型北北东向韧性构造变形发生于早白垩世。腾克金星嘎拉山剪切带控制松辽盆地西缘,同时表明松辽盆地在早白垩世经历了走滑挤压盆地演化阶段,这种大型北北东向韧性断裂带的形成可能与当时西太平洋伊泽纳崎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发生转向有关。 |
||
关键词: 花岗质糜棱岩 锆石SHRIMP U-Pb年龄 云母40Ar-39Ar年龄 松辽盆地 嫩江断裂 | ||
收稿日期 2014-08-12 修回日期 网络版发布日期 2015-03-26 | ||
DOI: 10.13278/j.cnki.jjuese.201502102 |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164);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总公司项目(GO800-06) |
||
通讯作者: 李娟(1985-),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变质岩石学方面的研究,E-mail:jiqi530@qq.com | ||
作者简介: 郑常青(1962-),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岩石学、造山带变质地质学方面的研究,E-mail:zhengchangqing@jlu.edu.cn | ||
Copyright © 2008 by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