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 41(6) 1770-1783 DOI:     ISSN: 1671-5888 CN: 22-1343/P

本期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打印本页]    [关闭]                  上一篇 | 下一篇
兴蒙造山带及邻区中生代岩浆活动与金属成矿作用专辑
大兴安岭南段敖仑花斑岩钼(铜)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与成矿作用:稳定同位素C、H、O、S和放射性Pb同位素约束
马星华1|陈斌1,2
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2.新疆大学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乌鲁木齐830046
摘要

基于稳定同位素C、H、O、S和放射性Pb同位素的测试和分析,对大兴安岭南段敖仑花斑岩钼(铜)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进行了示踪,探讨了流体演化与成矿作用过程。新的稳定同位素数据显示:敖仑花矿床成矿热液具有混合来源性质;脉石矿物石英中流体的C、H、O同位素和矿石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指示成矿络合剂主要来自地幔,同时在热液期经历了地壳流体参与的过程;辉钼矿中放射性成因的Pb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物质(Mo)主要来自造山带物质,部分来自深部幔源。根据H、O同位素组成变化和已有流体包裹体资料,认为敖仑花矿床早、中阶段两次矿化的成矿机制不同:早阶段金属矿化主要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流体混合有关,而中阶段大规模成矿作用主要是由流体沸腾所致。综合区域地质演化认为:敖仑花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演化为弧后伸展背景、陆内造山带物质重新活化、壳幔岩浆-热液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暗示壳幔作用强烈的地区利于内生金属矿床成矿。

关键词: 同位素示踪 流体演化 成矿机制 敖仑花矿床 大兴安岭南段
收稿日期  2011-08-10   修回日期    网络版发布日期  2011-11-26  
DOI: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25005,40821002)

通讯作者: 陈斌(1964-),男,安徽全椒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岩浆作用与成矿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 马星华(1983-)|男|山东菏泽人|博士|主要从事岩浆岩石学和矿床学研究|E-mail:maxh@pku.edu.cn

Copyright © 2008 by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