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42(4) 948-960 DOI:     ISSN: 1671-5888 CN: 22-1343/P

本期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打印本页]    [关闭]                  上一篇 | 下一篇
地质与资源
桦甸盆地桦甸组油页岩段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孙平昌1,2|刘招君1,2,3|李宝毅1,2|柳蓉1,2,3|孟庆涛1,2,3|周人杰4|姚树青1,2|徐银波1,2
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
2.吉林大学油页岩与共生能源矿产成矿及勘查开发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61;
3.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6;
4.多伦多大学地质系|加拿大 多伦多M5S 3B1
摘要

桦甸盆地位于敦密断裂带之上,是我国著名的古近纪含油页岩断陷盆地。其中桦甸组油页岩段发育厚层的泥岩沉积。长期以来对该段油页岩特征研究较多,但对其物源区特征和构造背景研究甚少。对油页岩段厚层泥岩进行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泥岩中w(SiO2)整体较低,K2O/Na2O值较高(大于1),w(MgO+Fe2OT3)为3.91%~11.66%,Al2O3/(Na2O+K2O)为3.77~6.29,表明泥岩中含有一定的铁镁质组分和较多的稳定组分。微量元素PAAS标准化分配曲线显示不同样品之间元素富集、亏损趋势不一致,同时稀土元素标准化曲线呈现出稀土含量变化较大、轻稀土富集和明显Eu负异常,表明油页岩段沉积时期存在多个物源。泥岩风化蚀变指数为74~82,Th/U值多集中在4.65~6.07,表明泥岩源区经历了相对中等的风化作用。Th/Sc和Zr/Sc值表明泥岩基本受源岩成分控制。由源岩和构造背景判别图解,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得知:桦甸盆地油页岩段母岩主要来自于海西期和燕山期花岗岩以及少量的燕山期中酸性喷发岩;源岩形成于大陆边缘造山带,为大陆岛弧火山岩系。

关键词: 油页岩 地球化学 物源区 构造背景 古近纪 桦甸盆地
收稿日期  2011-11-20   修回日期    网络版发布日期  2012-07-26  
DOI: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076);吉林大学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200903035);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10061120066;20110061110050)

通讯作者: 刘招君(1951-),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及油页岩成矿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 孙平昌(1985-)|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油页岩沉积学、油页岩成矿理论研究|E-mail:sunpingchang711@126.com

Copyright © 2008 by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