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博1,2,刘震2,李绪深3
JIN Bo1,2,LIU Zhen2,LI Xu-shen3
摘要: 莺歌海盆地的高温高压环境、构造断裂不发育、泥-流体底辟发育及热流体活动强烈等独特的地质条件,决定了伸展-转换盆地的油气聚集规律与断陷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分析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的基础上,以天然气藏形成到天然气分布为主线,提出莺歌海盆地的天然气底辟优势聚集规律:即宏观上天然气聚集在盆地内成藏条件配置好的中央凹陷带底辟区,微观上天然气则聚集在底辟成藏条件配置好的顶部、两侧及周缘的构造和岩性圈闭中。天然气底辟优势聚集规律突破了以往紧邻凹陷带的斜坡带是油气聚集最有利区带的传统观点,使人们认识到只有符合优势聚集规律的构造带和圈闭才可能聚集天然气,这对于调整伸展-转换型盆地的油气勘探思路,针对性地解决莺歌海盆地勘探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指明有利勘探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
[1] | 龚跃华, 杨胜雄, 王宏斌, 梁金强, 梁劲. 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成矿远景[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4): 1030-1042. |
[2] | 安振芳, 张进, 张建中. 海洋三维VC观测系统优化设计[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1): 271-284. |
[3] | 陈树旺,甄甄,黄欣,周永恒,鲍庆中,段瑞炎. 俄罗斯东部地区油气资源远景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6): 1768-1778. |
[4] | 王淑萍,徐守余,董春梅,王丽萍,刘春平. 东营凹陷民丰洼陷北带沙四下亚段深层天然气储层成岩作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6): 1747-1759. |
[5] | 孙忠军,杨志斌,秦爱华,张富贵,周亚龙. 中纬度带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查技术[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4): 1063-1070. |
[6] | 王霄飞, 李三忠,龚跃华,刘鑫,索艳慧,戴黎明,马云,张丙坤. 南海北部活动构造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2): 419-431. |
[7] | 冯冲,黄志龙,童传新,朱建成,邹华耀,范泓澈. 莺歌海盆地地层压力演化特征及其与天然气运聚成藏的关系[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5): 1341-1350. |
[8] | 万永平,王根厚,归榕,李春霞,银晓,周进松. 陕北斜坡上古生界构造裂缝及其天然气成藏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1): 28-38. |
[9] | 刘华,蒋有录,徐浩清,宋国奇,蔡东梅. 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深层裂解气藏成因类型与成藏模式[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42(6): 1638-1646. |
[10] | 莫修文, 陆敬安, 沙志彬, 马龙. 确定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的测井解释新方法[J]. J4, 2012, 42(4): 921-927. |
[11] | 谭锋奇, 李洪奇, 孙中春, 欧阳敏, 韩述一. 构造电阻率差比值法识别火山岩裂缝地层天然气层[J]. J4, 2012, 42(4): 1199-1206. |
[12] | 李军, 邹华耀, 张国常, 李平平, 冯冲, 张彦振, 陈加松. 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异常高压成因[J]. J4, 2012, 42(3): 624-633. |
[13] | 万志峰, 夏斌, 林舸, 施秋华, 郭峰, 刘宝明. 莺歌海盆地与济阳拗陷成因机制与沉积特征的比较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 J4, 2011, 41(4): 976-982. |
[14] | 郭威, 孙友宏, 陈晨, 张祖培. 陆地天然气水合物孔底冷冻取样方法[J]. J4, 2011, 41(4): 1116-1120. |
[15] | 庄新兵, 邹华耀, 李楠, 魏刚, 孙和风. 秦南地区天然气成因与油气勘探潜力分析[J]. J4, 2011, 41(3): 680-6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