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磊1,邱殿明2,刘莉2,凌峰1,李巍1,胡广鑫1,刘国才3
Yu Lei1,Qiu Dianming2,Liu Li2,Ling Feng1,Li Wei1,Hu Guangxin1,Liu Guocai3
摘要:
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概念模型评价体系,选取表征地形、地表、气象、土壤、植被及社会经济因子的15项多系统评价指标,应用空间主成分分析(SPCA)与层次分析(AHP)联合方法,对滦河流域1985年、1995年和2005年3期生态环境进行脆弱性评价,并进行量化分级,获得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规律和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流域整体脆弱性等级有减小趋势,潜在脆弱区域面积逐渐增大,而重度脆弱区域明显减小;西北山地和冀东沿海地区变化较为剧烈;人类活动已经取代自然条件,成为影响滦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关键因子;流域人口的快速增长、气候条件的改变以及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区域脆弱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中图分类号:
[1] | 田敏, 董春梅, 林承焰, 柴小颖, 王丽娟. 柴达木盆地涩北二号生物气田砂体产能分类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4): 1060-1069. |
[2] | 鲍新华, 张宇, 李野, 吴永东, 马丹, 周广慧. 松辽盆地增强型地热系统开发选区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2): 564-572. |
[3] | 高平,张延军,方静涛,张庆,李宏伟. 浅层岩土室内、外热物性测试的相关性[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1): 259-267. |
[4] | 郭继发, 崔铁军, 崔伟宏. 适宜尺度区间上的多尺度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J]. J4, 2012, 42(1): 150-160. |
[5] | 董凤娟, 孙卫, 胡绪军, 姜珍. 灰色层次分析法在储层流动单元划分中的应用--以丘陵油田三间房组储层为例[J]. J4, 2010, 40(6): 1255-1261. |
[6] | 汤洁,赵凤琴,李昭阳,王晨野. GIS技术支持下的土地盐碱化敏感性评价[J]. J4, 2006, 36(05): 841-7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