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俊刚1,2,姚宜同1,王力1,陈世加1,2,汪立群3,管俊亚4,张焕旭1,唐海评1
Lu Jungang1,2, Yao Yitong1, Wang Li1, Chen Shijia1,2, Wang Liqun3, Guan Junya4, Zhang Huanxu1, Tang Haiping1
摘要:
跃进斜坡区南北分别为扎哈泉凹陷和英雄岭凹陷,是凹陷油气运移有利指向区,油气来源充足。烃源岩综合评价表明,扎哈泉凹陷E23烃源岩厚度大、分布面积广、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较好,目前已到成熟阶段,具有巨大供烃能力。油源对比研究表明,跃东构造原油与跃进一号构造原油特征一致,为北面英雄岭凹陷来源。跃进二号、乌南-绿草滩和昆北油田原油均来自扎哈泉凹陷E23源岩,但原油成熟度不同。跃进二号原油成熟度较低,与乌南-绿草滩原油和昆北油田储层固体沥青基本一致,明显低于昆北油田原油,属于烃源岩低成熟-成熟阶段早期产物,跃进斜坡区尚未发现源岩生烃高峰期产物。跃进斜坡区相对昆北油田更靠近凹陷生烃中心,源岩生烃高峰期产物具有优先充注的特征,斜坡区下倾方向大量发育的岩性圈闭和构造-岩性圈闭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中图分类号:
[1] | 杨德相, 付广, 孙同文, 李熹微, 姜海燕, 刘滨莹. 油源断裂优势通道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6): 1678-1686. |
[2] | 田敏, 董春梅, 林承焰, 柴小颖, 王丽娟. 柴达木盆地涩北二号生物气田砂体产能分类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4): 1060-1069. |
[3] | 张博为, 付广, 张居和, 胡明, 刘峻桥, 王浩然. 油源断裂转换带裂缝发育及其对油气控制作用——以冀中坳陷文安斜坡议论堡地区沙二段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2): 370-381. |
[4] | 巨银娟, 张小莉, 张永庶, 陈琰. 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基岩储层裂缝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6): 1660-1671. |
[5] | 裴军令, 周在征, 李海兵, 孙知明. 中中新世以来阿尔金断裂走滑未造成柴达木盆地整体旋转[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1): 163-174. |
[6] | 马锋, 张光亚, 王红军, 刘祚冬, 蒋凌志, 谢寅福, 李飞, 琚亮. 全球重油与油砂资源潜力、分布与勘探方向[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4): 1042-1051. |
[7] | 朱超, 夏志远, 王传武, 宋光永, 魏学斌, 王鹏, 王海峰, 王波. 致密油储层甜点地震预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2): 602-610. |
[8] | 唐华风, 王璞珺, 李瑞磊, 黄晨, 白冰. 松辽盆地断陷层火山机构类型及其气藏特征[J]. J4, 2012, 42(3): 583-589. |
[9] | 常象春, 韩作振, 鄢程鹏. 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段混源油地球化学与成藏特征[J]. J4, 2012, 42(3): 672-680. |
[10] | 梁积伟, 蔡玥, 付国民, 宋岩, 张放东, 刘绍光. 白音查干凹陷桑合地区油气来源[J]. J4, 2012, 42(2): 327-334. |
[11] | 高军平, 方小敏, 宋春晖, 李生喜, 薛建平. 青藏高原北部中-新生代构造-热事件:来自柴西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制约[J]. J4, 2011, 41(5): 1466-1475. |
[12] | 柳波, 黄志龙, 王玫玫, 张建波, 陈建琪. 吐哈盆地胜北构造带油气成藏过程[J]. J4, 2011, 41(4): 1006-1012. |
[13] | 尹成明, 任收麦, 田丽艳. 阿尔金断裂对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的影响--来自构造节理分析的证据[J]. J4, 2011, 41(3): 724-734. |
[14] | 刘洛夫, 孟江辉, 王维斌, 靳军, 吴琳, 赵彦德, 王萍, 支东明.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凸起上、下层系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及其意义[J]. J4, 2011, 41(2): 377-390. |
[15] | 李雄炎, 李洪奇, 阴平, 陈亦寒, 周金煜.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低饱和度气层的成因机理[J]. J4, 2010, 40(6): 1241-12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