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22, Vol. 52 ›› Issue (6): 1894-1906.doi: 10.13278/j.cnki.jjuese.20210181
曾凯1,王腾1,刘恒达2,漆双林1,农良春3,李雪峰1
Zeng Kai1,Wang Teng1,Liu Hengda2,Qi Shuanglin1,Nong Liangchun3,Li Xuefeng1
摘要: 滇西澜沧—勐海地区三叠纪花岗岩位于临沧花岗岩带南段,呈近南北向展布,主体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风化壳发育,具有离子型稀土矿床的有利成矿条件。为查明三叠纪花岗岩与稀土成矿的内在联系,对区内三叠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其风化壳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典型矿床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叠纪花岗岩内部相带中粒(中粗粒)或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比外部相带细粒(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更有利于成矿,在风化淋滤作用下,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稀土元素从稀土独立矿物或含稀土副矿物中游离出来后吸附于全风化层黏土矿物中富集成矿;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硅、富钾和铝的地球化学特征,风化壳全风化层更富铝且MgO、TFeO、CaO质量分数降低,微量元素Ce 质量分数显著降低,其他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继承了母岩特征。综合研究认为,研究区三叠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是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的基础条件,可解离的稀土独立矿物和含稀土副矿物的含量是能否形成离子型稀土矿床的重要因素。
中图分类号:
[1] | 龚思敏, 蒋有录, 侯帅, 谢宝国, 周艳. 辽河东部凹陷牛居—长滩洼陷沙河街组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来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6): 1781-1790. |
[2] | 张国宾, 陈兴凯, 赵越, 唐佳雨, 李瑞瑞, 冯玥, 孔金贵. 张广才岭南部中侏罗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6): 1907-1925. |
[3] | 张军生, 杨扬, 颜晓宇, 龚辉. 孙吴—嘉荫盆地古近系物源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6): 1762-1780. |
[4] | 张冬冬, 高阳, 刘军, 何军成. 黑龙江漠河地区早古生代早期花岗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6): 1926-1945. |
[5] | 赵拓飞, 林博磊, 陈昌昕, 王超, 李良. 青海东昆仑西段阿克楚克赛地区新元古代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地球化学、年代学及Hf同位素制约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5): 1540-1557. |
[6] | 张宇婷, 孙丰月, 李予晋, 叶丽娜, 刘金龙, 苏 蓉. 吉南中侏罗世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组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5): 1675-1687. |
[7] | 丁清峰, 吴睿哲, 张强, 周轩. 青海东昆仑洪水河铁矿床新元古代含铁建造铁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5): 1497-1511. |
[8] | 王 硕, 孙丰月, 王 冠, 刘 凯, 刘云华. 黑龙江省四平山金矿床成矿作用及矿床成因:来自矿床地质、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O-S同位素的制约[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5): 1626-1648. |
[9] | 王琳琳, 霍 亮, 王 莹 . 吉林延边小西南岔铜(金)矿床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探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5): 1658-1674. |
[10] | 李梦玲, 孙珍军, 于赫楠, 付 浩, 胡 涛. 秦皇岛茹各庄火山碎屑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5): 1688-1706. |
[11] | 王跃, 周奇明, 张金龙, 周光峰. 鲁西地区新太古代地壳增生事件:来自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U-Pb年代学、Hf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的证据[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2): 463-485. |
[12] | 殷 越1, 2, 贾鹏飞3, 黄志龙2, 吴红烛4, 金 希4, 刘国杰4. 三塘湖盆地马东地区卡拉岗组烃源岩特征与致密油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1): 26-. |
[13] | 钟佳, 王岩泉, . 琼东南盆地松南低凸起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1): 134-. |
[14] | 张贵山, 邱红信, 温汉捷, 彭仁, 孟乾坤. 攀西红格钒钛磁铁矿矿田富钴硫化物中钴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6): 1740-1752. |
[15] | 张七道, 刘振南, 尹林虎. 深变质岩区地热流体化学特征及成因——以滇西陇川盆地温泉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6): 1838-18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