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文,刘洛夫,李超,姜振学,庞雄奇
LI Shuang-wen, LIU Luo-fu, LI Chao, JIANG Zhen-xue, PANG Xiong-qi
摘要: 引进定量颗粒荧光技术,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志留系的油藏分布特征,着重探讨了古油藏叠合连片分布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塔中地区的志留系在晚期成藏过程中没有形成过叠合连片的大规模的可动油气藏,而只在局部构造上形成规模较小的、独立的油气藏。塔中4和塔中17井柯坪塔格组上一亚段在地质时期都曾成过藏,但均遭破坏;塔中117井柯坪塔格组上三亚段和塔中31 井柯坪塔格组上一亚段仅在后期充注过程中有油气聚集成藏;塔参1井在第一期油气充注过程中曾形成过较大的古油藏,而晚期充注过程中则未聚集成藏。研究还表明,志留系储层是好的输导层,地质时期中有烃类运移通过。中央断垒带为油气运移、聚集的主要路径和有利场所,在下一步的志留系勘探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中图分类号:
[1] | 郭春涛, 李如一, 陈树民. 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鹰山组白云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4): 1121-1134. |
[2] | 李文强, 郭巍, 孙守亮, 杨绪海, 刘帅, 侯筱煜.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古生界油气藏成藏期次[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3): 640-651. |
[3] | 李昂, 鞠林波, 张丽艳. 塔里木盆地古城低凸起古-中生界构造演化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2): 545-555. |
[4] | 陈斐然, 张颖, 徐祖新, 谭程, 周肖肖. 全球前寒武—寒武系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4): 974-989. |
[5] | 谷团. 牛角塘伴生型镉矿床特殊的成矿环境[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2): 464-476. |
[6] | 牛君, 黄文辉, 丁文龙, 蒋文龙, 张亚美, 漆立新, 云露, 吕海涛. 麦盖提斜坡奥陶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1): 61-73. |
[7] | 杜治利, 曾昌民, 邱海峻, 杨有星, 张亮. 塔西南叶城凹陷二叠系两套烃源岩特征及柯东1井油源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3): 651-660. |
[8] | 薛海涛, 田善思, 卢双舫, 刘敏, 王伟明, 王民. 分散可溶有机质的气源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1): 52-60. |
[9] | 汤良杰,邱海峻,云露,杨勇,谢大庆,李萌,蒋华山. 塔里木盆地多期改造-晚期定型复合构造与油气战略选区[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1): 1-14. |
[10] | 李天义,何治亮,何生,周雁,孙冬胜,沃玉进,杨兴业. 中扬子北缘京山二叠系古油藏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6): 1740-1752. |
[11] | 周波,邱海峻, 段书府,李启明,邬光辉. 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微观孔隙成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2): 351-359. |
[12] | 王小敏,陈昭年,樊太亮,余腾孝,曹自成,何海. 巴麦地区晚石炭世碳酸盐岩台内滩储层综合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2): 371-381. |
[13] | 朱志军,陈洪德. 川东南地区志留系小河坝组砂岩特征及物源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42(6): 1590-1600. |
[14] | 高志前, 樊太亮, 杨伟红, 王鑫.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台缘结构特征及其演化[J]. J4, 2012, 42(3): 657-665. |
[15] | 郭倩, 蒲仁海. 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石炭系低速异常碳酸盐岩的解释[J]. J4, 2011, 41(3): 689-6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