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1,刘淼1,董德明1,刁伟力1,焦昕倩1,王丽1,钱进2
WU Di1, LIU Miao1, DONG De-ming1, DIAO Wei-li1, JIAO Xin-qian1, WANG Li1,QIAN Jin2
摘要: 臭氧紫外光(O3/UV)法是将臭氧与紫外光辐射相结合的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在紫外光的辐射下臭氧显著地加速了分解速率,在溶液中形成具有强氧化特性的羟基自由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检测器测定O3/UV体系中羟基自由基攻击水杨酸的产物2,5-二羟基苯甲酸(2,5-DHBA),从而间接测定了捕捉到的羟基自由基的量。结果表明,反应时间、水相温度、初始pH值的增加明显有利于羟基自由基的生成,紫外光波长的减小和水杨酸浓度的增加也会对生成羟基自由基的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
[1] | 赵勇胜, 陈震, 张佳文, 肖乐乐, 陈瑾. 有色示踪剂模拟槽实验图像分析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3): 846-853. |
[2] | 董军, 徐暖, 刘同喆, 管锐, 邓俊巍. 乳化植物油强化土著微生物修复中高浓度Cr(Ⅵ)污染地下水[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1): 234-240. |
[3] | 刘海龙, 马小龙, 袁欣, 穆环玲, 冷冰原, 洪梅.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铬污染地下水风险评价方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6): 1823-1829. |
[4] | 徐国策,李占斌,李鹏,赵宾华,王琦,惠波. 丹江鹦鹉沟小流域氮素随径流的迁移及对水质的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2): 645-652. |
[5] | 赵林,方东明,宋伟男,姜建梅,马凯. 海河干流表层沉积物中磷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水相磷的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2): 603-609. |
[6] | 赵晓波,谢雪,李莹,马臻,李绪谦,樊凯. 不同Eh条件下弱透水层中硝酸盐截留能力[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5): 1603-1607. |
[7] | 白静,赵勇胜,陈子方,孙勇军. 利用Tween80溶液冲洗修复萘污染地下水模拟实验[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2): 552-557. |
[8] | 汤洁, 杨巍, 李昭阳, 卞建民, 刘畅. 辽河大伙房水库汇水区农业非点源污染入库模拟[J]. J4, 2012, 42(5): 1462-1468. |
[9] | 刘淼, 陈睿阳, 李广柱, 郎贵林. 微压流化式复合生物反应器的同步脱氮[J]. J4, 2012, 42(3): 832-837. |
[10] | 康春莉, 何冲, 熊鹰, 刘汉飞, 石文娟, 薛洪海. 典型石油烃组分在地下水中的自然衰减规律[J]. J4, 2012, 42(1): 206-211. |
[11] | 孙寓姣, 陈程, 丁爱中, 程莉蓉. 官厅水库生物固氮作用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响应[J]. J4, 2011, 41(4): 1179-1185. |
[12] | 苏小四, 吕航, 张文静, 张玉玲, 焦珣. 某石油污染场地地下水石油烃生物降解的13C、34S同位素证据[J]. J4, 2011, 41(3): 847-854. |
[13] | 辛欣, 卢文喜, 罗建男, 陈社明. DNAPLs污染含水层多相流数值模拟模型的替代模型[J]. J4, 2011, 41(3): 855-860. |
[14] | 夏雨波, 杨悦锁, 杜新强, 杨明星. 石油污染场地浅层地下水MNA原位修复潜能及微生物降解效益评估[J]. J4, 2011, 41(3): 831-839. |
[15] | 李绪谦, 宋爽, 李红艳, 孙大志, 朴明月, 朱雅宁. 有机污染物(菲)在弱透水层中的越流迁移特征[J]. J4, 2011, 41(3): 840-8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