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荣1,胡 克2,方 石1,王东坡1
ZHANG Xin-rong1,HU Ke2,FANG Shi1,WANG Dong-po1
摘要: 表土沉积物中的植硅体分析是了解第四纪沉积物中植硅体组成的重要途径,也是重建第四纪古环境的基础。对东北地区跨越3个气候带、6个地区的41处泥炭地表土中的植硅体进行提取,鉴定出东北泥炭表土中主要发育哑铃型、扇型、鞍型、方型、长方型、梯型、尖型、帽型、齿型、棒型和其它等11种植硅体类型。分析显示,它们的分布与纬度、地形和温热条件具有明显关系,即哑铃型、鞍型、扇型、方型、长方型和梯型植硅体随纬度和海拔较高而含量较小,其余类型反之;较高温度条件对应扇型、哑铃型植硅体含量较高,较高湿度对应扇型植硅体含量较高。
中图分类号:
[1] | 郑国东, 覃建勋, 付伟, 杨志强, 赵辛金, 卢炳科. 广西北部湾地区表层土壤As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1): 181-192. |
[2] | 袁利娟, 杨峰田. 北京迭断陷内蓟县系热储层温度分布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1): 179-188. |
[3] | 赵林, 郑义, 毛国柱, 郭华. 天津围海造陆区吹填土氮磷的分布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1): 255-264. |
[4] | 蒙启安,刘一丹,吴海波,李军辉,刘赫.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带油气形成条件及富集规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6): 1737-1746. |
[5] | 唐华风,孙海波,高有峰,衣健,姚瑞士. 火山地层界面的类型、特征和储层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5): 1320-1329. |
[6] | 刘招君, 孟庆涛, 贾建亮, 孙平昌, 柳蓉, 胡晓峰. 陆相盆地油页岩成矿规律:以东北地区中、新生代典型盆地为例[J]. J4, 2012, 42(5): 1286-1297. |
[7] | 佴磊, 苏占东, 徐丽娜, 杨旭然. 中国主要沼泽草炭土的形成环境及分布特征[J]. J4, 2012, 42(5): 1477-1484. |
[8] | 刘永江, 张兴洲, 迟效国, 温泉波, 梁琛岳, 韩国卿, 赵立敏, 赵英利. 大兴安岭地区上古生界变形特征及构造层划分[J]. J4, 2011, 41(5): 1304-1313. |
[9] | 胡大千, 刘越, 洪艳, 解晓婷. 东北地区上古生界泥质岩石共存黏土矿物[J]. J4, 2011, 41(5): 1458-1465. |
[10] | 张新荣, 王锡魁, 郑洪波. 中国图们江河口湖沼沉积中植硅体古气候变化特征[J]. J4, 2009, 39(5): 857-862. |
[11] | 张永旺,曾溅辉,高 霞,周士赢. 东营凹陷古近系储层碳酸盐胶结物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J]. J4, 2009, 39(1): 16-0022. |
[12] | 温忠辉,王彬彬,鲁程鹏,颜陵翔,华骅. 南京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分区[J]. J4, 2009, 39(1): 107-0113. |
[13] | 张兴洲,周建波,迟效国,王成文,胡大千.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沉积特征与油气资源[J]. J4, 2008, 38(5): 719-0725. |
[14] | 李建明,吴锡令,李儒峰,汤良杰,李 磊. 川东北地区沉积波动特征与油气成藏[J]. J4, 2007, 37(3): 513-0518. |
[15] | 刘招君, 董清水,叶松青,朱建伟,郭巍,李殿超,柳蓉,张海龙,杜江峰. 中国油页岩资源现状[J]. J4, 2006, 36(6): 869-08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