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钟铧1,刘招君1,郭宏伟2,侯 伟1,董林森1
HE Zhong-hua1,LIU Zhao-jun1,GUO Hong-wei2,HOU Wei1,DONG Lin-sen1
摘要: 漠河盆地位于额尔古纳地块北缘,其北为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与紧邻的俄罗斯上阿穆尔盆地在中生代时期同属一个盆地。漠河盆地中侏罗统包括绣峰组、二十二站组、额木尔河组和开库康组。根据盆地碎屑岩中的砾石、岩屑和重矿物的组合特征,确定母岩类型以变质岩和中酸性火成岩为主,少量沉积岩和基性火成岩;结合古水流方向,确定盆地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南侧。沉积物源具有多源性:其一为陆块抬升基底,其二为切割的岩浆弧。与区域岩石对比分析表明,陆块抬升基底可能来自古元古界兴华渡口群和寒武系兴隆群,切割的岩浆弧与古生代同碰撞和后碰撞花岗质岩石及早中生代中酸性火成岩有关。根据母岩供给特点,认为中侏罗世沉积时期漠河盆地不是典型的前陆盆地,而应是挤压背景下形成的挤压挠曲盆地或山间盆地。
中图分类号:
[1] | 赵院冬, 车继英, 吴大天, 许逢明, 赵君, 李士超. 小兴安岭西北部早—中侏罗世TTG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4): 1119-1137. |
[2] | 宋维民, 庞雪娇, 付俊彧, 陶楠, 杨佳林, 杜继宇, 吴桐.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碱长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动力学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3): 847-859. |
[3] | 张渝金, 吴新伟, 江斌, 郭威, 杨雅军, 刘世伟, 崔天日, 李伟, 李林川, 司秋亮, 张超. 大兴安岭扎兰屯地区格根敖包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2): 404-416. |
[4] | 刘栋, 李仲东, 陈威, 詹伟, 陈珊珊. 伊洛瓦底盆地D区块及周缘古近系物源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1): 81-94. |
[5] | 徐文礼,郑荣才,颜雪,文华国,崔璀. 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4): 1108-1122. |
[6] | 戴朝成,郑荣才,任军平,朱如凯. 四川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物源区分析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4): 1085-1096. |
[7] | 王力圆,郑有业,高顺宝,黄亮亮,毛荣威. 西藏吉瓦地区渐新统日贡拉组物源分析及找矿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4): 1097-1107. |
[8] | 朱志军,陈洪德. 川东南地区志留系小河坝组砂岩特征及物源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42(6): 1590-1600. |
[9] | 许中杰, 程日辉, 王嘹亮, 张莉, 李飞. 广东惠来地区早-中侏罗世桥源组海平面相对升降及构造背景的元素地球化学证据[J]. J4, 2011, 41(4): 966-975. |
[10] | 胡晓兰, 樊太亮, 张晓龙, 何辉, 王进财, 方芹, 邹拓.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姚家组SⅡ+Ⅲ砂组物源分析及沉积微相[J]. J4, 2011, 41(3): 647-656. |
[11] | 包汉勇, 杨风丽, 王丹萍, 于海啸, 吴哲. 苏南地区中、古生界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以圣科1井为例[J]. J4, 2011, 41(1): 29-38. |
[12] | 侯伟, 刘招君, 何玉平, 和钟铧, 张雷. 漠河盆地上侏罗统沉积特征与构造背景[J]. J4, 2010, 40(2): 286-297. |
[13] | 高福红, 高红梅, 樊馥. 漠河盆地早白垩世依列克得组火山岩系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J]. J4, 2010, 40(1): 9-14. |
[14] | 孙革,苗雨雁,陈跃军. 新疆准噶尔盆地中侏罗世Sphenobaiera(楔拜拉)一新种[J]. J4, 2006, 36(05): 717-722. |
[15] | 葛玉辉,孙春林,刘茂修.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中侏罗统延安组植物群与古气候分析[J]. J4, 2006, 36(02): 164-01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