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立明,任战利
KANG Li-ming,REN Zhan-li
摘要: 多参数识别是流动单元研究的发展方向,判别参数选择是多参数识别流动单元的关键。以鄂尔多斯盆地W93井区延长组长6河流相储层为例,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对表征储层的11项属性参数判别流动单元的能力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选取渗透率、有效厚度、渗流系数、储能系数、流动层指数、油藏品质指数6项参数作为W93井区流动单元判别参数,建立了流动单元判别函数,研究了各油层组流动单元特征。研究表明,本区的河流相储层可以划分为为A、B、C、D 4类流动单元,分别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决口扇、分流间湾和水下天然堤微相中。不同的流动单元具有不同的渗流能力和储集能力,因此油田开发生产中应采取不同的开发对策。
中图分类号:
[1] | 王玉霞, 周立发, 焦尊生, 尚庆华, 黄生旺.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4): 981-990. |
[2] | 张恒荣, 何胜林, 吴进波, 吴一雄, 梁玉楠. 一种基于Kozeny-Carmen方程改进的渗透率预测新方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3): 899-906. |
[3] | 谭聪, 于炳松, 阮壮, 刘策, 朱玺, 谢灏辰, 罗忠.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2): 336-347. |
[4] | 杜治利, 田亚, 刘洪军, 王凤琴, 杜小弟, 袁远, 仝立华.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9段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2): 358-367. |
[5] | 郑香伟, 吴健, 何胜林, 胡向阳, 梁玉楠. 基于流动单元的砂砾岩储层渗透率测井精细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1): 286-294. |
[6] | 姚泾利, 赵彦德, 邓秀芹, 郭正权, 罗安湘, 楚美娟.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控制因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4): 983-992. |
[7] | 高永利,孙卫,张昕.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特低渗透储层微观地质成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1): 13-19. |
[8] | 吴小斌, 侯加根, 孙卫, 雷甜. 基于层次分析方法对姬塬地区流动单元的研究[J]. J4, 2011, 41(4): 1013-1019. |
[9] | 公繁浩, 鲍志东, 季汉成, 范正平, 刘丽, 伍星.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长6段储层成岩非均质性[J]. J4, 2011, 41(3): 639-646. |
[10] | 苗长盛, 董清水, 张旗, 崔大勇, 许圣传, 王敏雪. 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在油田老区挖潜中的应用--以吉林油田乾146区块开发为例[J]. J4, 2011, 41(1): 39-45. |
[11] | 董凤娟, 孙卫, 胡绪军, 姜珍. 灰色层次分析法在储层流动单元划分中的应用--以丘陵油田三间房组储层为例[J]. J4, 2010, 40(6): 1255-1261. |
[12] | 张利萍, 陈轩, 张昌民, 张尚锋. 河流相层序地层及岩性油气藏油气富集规律--以准噶尔盆地红29三维工区为例[J]. J4, 2010, 40(5): 1004-1013. |
[13] | 邓虎成, 周文, 姜文利, 刘岩, 梁峰.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块延长、延安组裂缝成因及期次[J]. J4, 2009, 39(5): 811-817. |
[14] | 杨克文, 庞军刚, 李文厚. 志丹地区延长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J]. J4, 2009, 39(4): 662-668. |
[15] | 李军辉,卢双舫,柳成志,李笑梅,苏鹤成,杨雨. 锦45块储层流动单元[J]. J4, 2009, 39(2): 190-01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