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彦博1|毛景文2|陈小林3|李伟3
CHENG Yan-bo1| MAO Jing-wen2| CHEN Xiao-lin3| LI Wei3
摘要:
通过对滇东南薄竹山花岗复式岩体3个代表性花岗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试,获得了该岩体的形成时代。其中,雷达站单元样品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86.51±0.52) Ma(MSWD值为2.4);所作底单元样品的206Pb-238U 加权平均年龄为(87.54±0.65) Ma(MSWD值为1.6);洋芋树单元样品的206Pb-238U 加权平均年龄为(87.83±0.39) Ma (MSWD值为0.15)。这些分布比较集中的年龄数据为薄竹山花岗岩体提供了一个准确的形成时限。这些年龄数据表明,薄竹山花岗岩体同区域内的其它岩浆岩和与之相关的个旧、大厂、都龙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等都是晚白垩世的产物,均为华南西部地区岩浆-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南西部晚白垩世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在滇东南地区的又一具体表现。
中图分类号:
[1] | 高飞, 刘永江, 温泉波, 李伟民, 冯志强, 范文亮, 汤超. 内蒙古突泉—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中生代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3): 769-783. |
[2] | 尹业长, 郝立波, 赵玉岩, 石厚礼, 田午, 张豫华, 陆继龙. 冀东高家店和蛇盘兔花岗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2): 574-586. |
[3] | 齐天骄, 薛春纪, 许碧霞. 新疆昭苏布合塔铜(金)矿化区花岗质岩石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1): 132-144. |
[4] | 谭洪旗, 刘玉平. 滇东南猛洞岩群斜长角闪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6): 1763-1783. |
[5] | 高红梅, 兰永伟, 周莉, 孟丽岩. 温度作用下缺陷花岗岩热损伤:以甘肃北山缺陷花岗岩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6): 1795-1802. |
[6] | 杨凤超, 宋运红, 赵玉岩. 辽宁盘岭矿集区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5): 1429-1441. |
[7] | 赵院冬, 车继英, 吴大天, 许逢明, 赵君, 李士超. 小兴安岭西北部早—中侏罗世TTG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4): 1119-1137. |
[8] | 郗爱华, 王明智, 葛玉辉, 李碧乐, 王泉, 朱靓. 黑龙江省五道岭地区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4): 1159-1171. |
[9] | 叶霖, 刘玉平, 张乾, 鲍谈, 何芳, 王小娟, 王大鹏, 蓝江波. 云南都龙超大型锡锌多金属矿床中闪锌矿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3): 734-750. |
[10] | 刘锦, 刘正宏, 赵辰, 彭游博, 王楚杰, 杨仲杰, 豆世勇. 辽宁清河断裂以北新太古代变质表壳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2): 497-510. |
[11] | 崔建军, 王艳红, 郑光高, 施炜, 马立成. 大悟杂岩的形成和抬升时代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1): 139-153. |
[12] | 张朋, 杨宏智, 李斌, 寇林林, 杨凤超. 辽东青城子矿集区姚家沟钼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成矿年代及成矿动力学背景[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6): 1684-1696. |
[13] | 孙珍军, 孙国胜, 于赫楠, 向柱, 田毅, 刘彤, 陈旭, 李杨. 赤峰撰山子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岩动力学背景[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6): 1740-1753. |
[14] | 张雨晴, 王晖, 范廷恩, 宋来明, 聂妍, 梁旭, 陈飞. 花岗岩潜山储层裂缝建模表征方法——以渤海花岗岩潜山A油田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5): 1312-1320. |
[15] | 刘玉, 孙加鹏, 王献忠, 张文强, 杨华本, 梁中恺, 徐立明. 大兴安岭北部新林地区大乌苏混杂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5): 1383-14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