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4 ›› 2011, Vol. 41 ›› Issue (1): 241-246.
毕海涛|张兰英|刘娜|杨国军|徐国欣|朱博麟
BI Hai-Tao, ZHANG Lan-Ying, LIU Na, YANG Guo-jun, XU Guo-xin, SHU Bo-lin
摘要:
利用无机材料活性炭纤维、泥炭、蛭石、高岭土、珍珠岩、钙基膨润土、粉末活性炭和硅藻土对PVA-H3BO3固定化方法进行改进,包埋固定已筛选的阿特拉津降解菌,制成生物微球,在10 ℃条件下考察其对生物微球溶胀行为及生物微球去除阿特拉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空白生物微球和高岭土改性生物微球对AT的去除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其余10种生物微球对AT的去除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活性炭改性生物微球对AT的去除半衰期最短,为2.61 h;硝化泥炭改性生物微球对AT的去除半衰期最长,为39.93 h。结合实验现象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强碱泥炭、硅藻土、蛭石、130 ℃烘干泥炭、磺化泥炭、珍珠岩改性生物微球和未添加无机材料改性的生物微球未发生溶胀现象。
中图分类号:
[1] | 刘娜, 梁刚, 董新维, 祁小丽, 杨悦锁, 叶康, 朴云仙. 酪氨酸酶固定化碳材料对苯酚的生物降解性能[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2): 573-579. |
[2] | 董德明, 曹珍, 闫征楚, 花修艺, 朱磊, 徐阳, 郭志勇, 梁大鹏. 臭氧-超声联用处理聚乙烯醇废水[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4): 1191-1198. |
[3] | 刘娜, 杨亚冬, Alberto Bento Charrua, 王航, 叶康, 吕春欣. 响应曲面法优化生物质炭去除水溶液中的阿特拉津[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4): 1199-1207. |
[4] | 李鱼,王檬,张琛,高茜. 基于分式析因及最佳子集回归的多种污染物复合污染特征--阿特拉津与多种污染物在松花江沉积物上的吸附效应[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5): 1595-1602. |
[5] | 李鱼, 李娟, 高茜, 王岙. 共存镉/铜对沉积物(生物膜)中主要组分吸附阿特拉津的影响[J]. J4, 2010, 40(6): 1435-1440. |
[6] | 王晓丽, 李鱼, 王一喆, 杜显元, 王婷, 刘建林. 粘土矿物的掺杂对沉积物吸持Cu、Zn能力的影响[J]. J4, 2010, 40(1): 183-187. |
[7] | 刘娜, 毕海涛, 任何军, 姬克宁, 郑松志. 阿特拉津低温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机理研究[J]. J4, 2009, 39(5): 893-898. |
[8] | 刘虹,张兰英,刘娜,刘鹏. 低温下固定化微生物降解水体中阿特拉津的效果[J]. J4, 2008, 38(6): 1027-1031. |
[9] | 赵 林,于 洋,闫 博,谭 欣,李若璞. 基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硝酸还原酶电极的研究[J]. J4, 2007, 37(2): 355-360. |
[10] | 郭 平,高红杰,王 瑾,康春莉. 不同环境条件对固定化细菌吸附低浓度Cd2+规律的影响[J]. J4, 2007, 37(2): 375-379. |
[11] | 邹东雷,袁静敏,赵晓波,原文双,杨忠平. 固定化生物技术在合成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J4, 2006, 36(04): 613-615. |
[12] | 杨雪梅,张兰英,张蕾,于宏兵,张玉玲. 固定化酶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J4, 2005, 35(03): 398-04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