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4 ›› 2012, Vol. 42 ›› Issue (3): 832-837.
刘淼|陈睿阳|李广柱|郎贵林
LIU Miao, CHEN Rui-yang, LI Guang-zhu, LANG Gui-lin
摘要:
通过对曝气系统的调节,微压流化式复合生物反应器(MP-FHBR)内可以实现好氧区和缺氧区共存,利用这一特点和MP-FHBR中同时存在的活性污泥﹑悬浮生物膜复合生物体系,进行了同步脱氮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P-FHBR在好氧-缺氧条件下,实现了同步脱氮过程,TN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7.5%和98.3%。降低DO质量浓度使反应器内形成完全缺氧环境,对MP-FHBR同步脱氮效果没有显著影响,但会降低系统去除COD的效果;而提高DO质量浓度使反应器内形成完全好氧环境,MP-FHBR同步脱氮效果显著下降。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进水COD/TN有利于提高MP-FHBR同步脱氮效果,COD/TN 由2升高到10,TN平均去除率由58.4%提高到78.8%,而继续提高COD/TN对系统同步脱氮效果的影响并不明显。在反应器允许的条件下,提高污泥质量浓度(MLSS)有利于提高系统反硝化脱氮效果,TN去除率随MLSS的增加而提高。
中图分类号:
[1] | 宋志伟, 李婷, 易宏云, 邱杰, 张迪, 陈丹凤. 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机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3): 868-873. |
[2] | 宋志伟, 王秋旭, 宁婷婷, 任南琪, 李立欣. 微生物絮凝剂投加方式对好氧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1): 247-254. |
[3] | 周丹丹, 刘孟媛, 侯典训, 王紫嫣, 梁爽, 董双石. 连续流气提式流化床启动过程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J]. J4, 2012, 42(1): 212-219. |
[4] | 乔耿彪, 杨钟堂, 李智明, 杨晓勇, 蓝翔华. 勉略地区寒武纪含碳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J]. J4, 2011, 41(4): 1067-1076. |
[5] | 宋志伟, 程晓霞, 乔艳云, 潘宇, 罗克洁. 接种污泥对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的影响[J]. J4, 2011, 41(3): 873-878. |
[6] | 崔玉波, 杨少华, 黄继国. 贝壳填料酸化反应器预处理生活污水试验[J]. J4, 2010, 40(6): 1425-1428. |
[7] | 黄继国, 高文翰, 董莉莉, 孟玉丽, 周秀, 杨柳. 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试验[J]. J4, 2010, 40(5): 1163-1169. |
[8] | 张兰英, 刘峰, 刘娜. 预处理/复合水解酸化/复合好氧氧化工艺处理综合制药废水[J]. J4, 2008, 38(6): 1020-1026. |
[9] | 邵丕红,韩相奎,艾胜书,刘红波. 异波折板多段两相厌氧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试验研究[J]. J4, 2007, 37(4): 789-0792. |
[10] | 许兆义,李 宁,魏 静. 青藏铁路建设环境的“三大难题”[J]. J4, 2007, 37(2): 406-410. |
[11] | 许文峰,李桂荣,汤洁. 不同碳源对缺氧生物滤池生物脱氮的试验研究[J]. J4, 2007, 37(1): 139-0143. |
[12] | 王国平,张玉霞,翟正丽,贾琳. 半干旱区沼泽沉积剖面特征元素比值及其物源、氧化还原变化信息[J]. J4, 2006, 36(03): 449-454. |
[13] | 王羽生,马小凡,王雨亮,程海军,吕志勇. 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J]. J4, 2005, 35(03): 373-03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