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仕琪1,冯京2,田江涛3,赵同阳1
Xu Shiqi1,Feng Jing2,Tian Jiangtao3,Zhao Tongyang1
摘要:
西昆仑是新疆西南部重要的成矿区带,落石沟矿带已发现铁多金属、铜、铅锌矿(床)点16处,成矿潜力巨大。从区域地质成矿背景、控矿构造、沉积建造分析入手,以宝塔山、落石沟铅锌矿作为典型矿床,结合重力、磁法、化探、遥感等信息建立了区域预测概念模型,初步总结了该区铅锌矿的控矿规律,确定了区域宏观与微观预测要素。在此基础上运用证据权法采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等12个变量进行了成矿后验概率计算,后验概率最大值为0.854 022,最小值为0.000 015。按3级分类,成矿最为有利地区后验概率为0.643 428,较为有利地区后验概率为0.432 833,一般有利地区后验概率为0.222 238。按一定颜色进行分区,根据后验概率图圈定了5个最小预测区。对预测区进行了地质评述,结果表明,西昆仑落石沟一带是寻找层控-热液型铅锌矿较为有利的地区。
中图分类号:
[1] | 阮大为, 李顺达, 毕亚强, 刘兴宇, 陈旭虎, 王兴源, 王可勇. 内蒙古阿尔哈达铅锌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深部成矿预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6): 1705-1716. |
[2] | 陈晶源, 王长明, 贺昕宇, 陈良, 吴彬, 王乔, 张端, 姚恩亚, 董猛猛. 河南瓦房铅锌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5): 1383-1404. |
[3] | 张恩, 李名松, 卢辉雄, 李怀渊, 全旭东, 汪冰, 董双发. 证据权重法在黑龙江省伊春地区铅锌矿成矿预测中的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5): 1419-1428. |
[4] | 项新葵, 尹青青, 詹国年, 曲凯, 刘行, 谭荣, 钟波. 江西大湖塘北区石门寺矿段钨矿成矿条件与找矿预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3): 645-658. |
[5] | 张艳, 韩润生, 魏平堂, 邱文龙. 云南会泽矿山厂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3): 719-733. |
[6] | 杨梅, 孙景贵, 王忠禹, 赵世峰, 刘晨, 冯洋洋, 任泽宁. 大兴安岭西坡甲乌拉铜银铅锌矿床富碱花岗斑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2): 477-496. |
[7] | 陈随海, 韩润生, 申屠良义, 吴鹏, 邱文龙, 文德潇. 滇东北矿集区昭通铅锌矿区蚀变岩分带及元素迁移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3): 711-721. |
[8] | 王可勇, 付丽娟, 韦烈民, 王志高. 辽宁榛子沟铅锌矿床热液叠加成矿作用特征及成矿流体来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1): 80-90. |
[9] | 韩润生, 李波, 倪培, 邱文龙, 王旭东, 王天刚. 闪锌矿流体包裹体显微红外测温及其矿床成因意义——以云南会泽超大型富锗银铅锌矿床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1): 91-104. |
[10] | 段志明, 李光明, 王保弟, 李应栩, 黄勇, 郭琳, 段瑶瑶. 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查个勒铅锌矿床含矿斑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6): 1667-1690. |
[11] | 陈大. 扬子地台西缘铅锌矿床分布规律及矿源层探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5): 1365-1383. |
[12] | 龙亚谦,刘湘南,刘文灿,刘美玲,杨琴. 基于证据信度模型的致矿地质异常信息提取与集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6): 2059-2067. |
[13] | 高永宝,李文渊,钱兵,李侃,张照伟,蒋忠祥,沈灯亮,王志海,叶美芳. 新疆维宝铅锌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4): 1153-1165. |
[14] | 孙洪涛,王秋玲,雷如雄,陈世忠,陈刚,吴昌志. 闽中裂谷带梅仙铅锌矿区花岗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成因及成矿效应[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2): 527-539. |
[15] | 冯志强,林丽,刘永江,付修根,庞艳春,王新利. 西秦岭造山带东段喷流沉积型铅锌矿床特征及其成矿模式--以徽县洛坝矿床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6): 1799-18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