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ISSN 1671-5497
CN 22-1341/T
主 任:张祥合
编 辑:曹 敏 程仲基
    赵莹莹 赵浩宇
电 话:0431-85095297
E-mail:xbgxb@jlu.edu.cn
地 址:长春市吉林大学南岭校区
    逸夫教育大楼B823室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 JLDXXBGXB
随时查询稿件状态
获取最新学术动态
目录列表
2025年, 第5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5-02-01
上一期   
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乘务计划优化编制研究综述
户佐安,周姝,张宇昂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401-418.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1138
摘要 ( 34 )   HTML ( 0 )   PDF(2394KB) ( 11 )  

乘务计划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化编制方法已成为交通运输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推动城市轨道交通乘务计划优化编制的研究进程,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针对数学模型,系统总结了基于“集合关系”和基于“网络构建”这两类典型的建模方法;针对求解算法,分为传统整数规划算法、基于列生成的数学规划方法、图与网络相关算法和智能启发式算法进行了详细评述。最后,针对现存不足和挑战,提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条件自动驾驶下驾驶人接管行为综述
陈发城,鲁光泉,林庆峰,张浩东,马社强,刘德志,宋会军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419-433.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1033
摘要 ( 36 )   HTML ( 0 )   PDF(1136KB) ( 6 )  

从影响机理和提升方法两个层面总结了驾驶人接管行为领域的研究现状。在接管行为影响机理层面,将影响驾驶人接管行为的因素系统地分为自动驾驶系统因素、交通因素和驾驶人因素,并且更加细致地总结了驾驶人因素的影响机理;在接管行为提升方法层面,结合接管行为影响机理研究结论,从人机交互优化设计、接管行为建模预测、驾驶人接管培训等方面总结了改善驾驶人接管行为的一系列方法;最后,从研究机理和提升方法两个层面,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车辆工程·机械工程
适用于紧凑SOFC的燃烧器耦合换热器实验
李思远,白书战,李国祥,马孔融,李文聪,韩宇浩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434-443.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462
摘要 ( 30 )   HTML ( 0 )   PDF(2121KB) ( 19 )  

通过实验研究了紧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外围热管理系统中催化燃烧器和换热器的耦合器(CHE)的换热性能以及甲烷催化转化效果。测试、比较和分析了CHE只进行催化燃烧或热交换时的性能与正常工作时的性能。结果表明:正常工作时CHE的换热效率比只进行热交换时高10%,而甲烷的催化转化率比只进行催化反应时降低了4%。虽然CHE降低了部分催化转化性能,但提高了燃料利用率,因此,使用CHE替代系统中的燃烧器和换热器,可以提高换热性能,加速系统的启动或在相同的启动时间内更节省燃料,节约制造成本和系统空间,并降低其余热部件的热负荷。在紧凑型SOFC系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性和广阔的前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汽车传动系统多挡共振的多级吸振器参数设计方法
曲俊龙,史文库,玄圣夷,陈志勇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444-455.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347
摘要 ( 25 )   HTML ( 0 )   PDF(3186KB) ( 18 )  

针对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多个挡位存在扭转共振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级并联动力吸振器的参数设计方法。首先,建立四自由度动力传动系统扭振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基于共振模态的等效系统推导了n级并联动力吸振器的频响函数;然后,以4级并联动力吸振器为例,将传动系统3个挡位的振动角位移和振动角加速度作为优化目标,采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吸振器组的定调比和阻尼比进行优化,利用熵值法联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对Pareto解进行排序;最后,通过与3种传统的动力吸振器优化方法进行对比,并进行时域和频域仿真分析,验证了本文设计方案的有效性。本文方法可为固有频率可变振动系统的动力吸振器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动驾驶汽车连续测试场景复杂度评估方法
朱冰,范天昕,赵文博,李伟男,张培兴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456-467.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40874
摘要 ( 35 )   HTML ( 0 )   PDF(5400KB) ( 30 )  

连续测试场景是自动驾驶汽车测试体系的重要内容,其测试公平性一直受到较多的争议。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自动驾驶汽车连续测试场景复杂度评估方法,以期解决测试场景公平性难题。基于六层场景模型建立场景要素重要性评估体系;分析场景要素与感知、决策、执行系统间的复杂度映射关系,建立自动驾驶系统层级的场景复杂度量化评价方法;建立系统影响传递权重系数,实现场景复杂度综合计算。搭建仿真交通环境对两种自动驾驶系统行驶过程复杂度进行计算,两车场景复杂度对比结果分别为1和0.765,与测试过程被测算法遭遇的场景难度趋势一致,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艺顺序对车用铝薄板胶-PFSSW接头拉剪性能的影响
陈鑫,张祥源,武子涛,于贵申,杨立飞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468-475.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507
摘要 ( 21 )   HTML ( 0 )   PDF(3179KB) ( 9 )  

针对车身用1.5 mm的AA6061-T6铝合金薄板,研究采用透胶胶焊法和毛细作用胶焊法两种工艺对PFSSW-胶点焊接头拉剪性能的影响。通过热力耦合法对搭接区域温度场进行分析,然后对比不同工艺顺序接头的拉剪性能及断裂模式。结果表明:相比PFSSW和透胶胶焊法,毛细作用胶焊法能够明显提升铝薄板接头的拉剪性能。本文为车身铝薄板及其他胶焊接头的连接工艺提供了方法支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幅角分配系数径向柱塞马达导轨曲线设计与分析
安高成,呼振华,董洪全,刘宝玉,高凯,王文康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485-493.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504
摘要 ( 39 )   HTML ( 0 )   PDF(2213KB) ( 8 )  

针对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幅角分配系数较小时无脉动定子曲线设计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幅角叠加原理进行无脉动幅角分配的方法。在低分配系数下对等加速、含过渡区的等加速、正弦、含过渡区的正弦、抛物线、含过渡区的抛物线和匀变加速修正等加速7种运动规律曲线进行了无脉动幅角分配研究。以六作用八柱塞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为例,通过Matlab/Simulink对分配结果及幅角对输出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该方法可实现低分配系数下对各含过渡区曲线进行无脉动幅角分配,且分配时在满足工况需求下零速区应尽量小。②对于匀变加速修正等加速曲线,前后修正角也应较小,且可使前修正角大于后修正角以使其接触应力变化更为均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小波包对数能量图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王娜,崔月磊,李杨,王子从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494-502.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530
摘要 ( 31 )   HTML ( 0 )   PDF(2858KB) ( 23 )  

针对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对数能量图的诊断方法。首先,改进并提出新的小波包节点对数能量公式,以克服传统小波包能量公式中参数确定烦琐且主观性强的缺点,提高对高频故障的辨识度和对低频故障类别的区分度,以实现对初始时频域特征的充分提取;其次,利用格拉姆角和场思想实现由一维特征到二维图像特征的转换,以此构造出基于小波包的对数能量图特征,其进一步考虑相邻特征之间的空间信息,从而实现对初始时频域特征的优化,提高了所得特征的显著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残差网络改善故障诊断分类结果的精度;最后,通过凯斯西储大学的标准滚动轴承数据集仿真验证可知,本文方法构建的故障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精度,并且泛化能力较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工况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路压力控制器设计及验证
赵慧超,刘华洋,赵洪辉,王宇鹏,韩令海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503-511.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425
摘要 ( 25 )   HTML ( 0 )   PDF(1657KB) ( 14 )  

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发展,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成为研究的重点。空气路进气压力的精准控制是延长燃料电池发动机寿命和提高效率的关键。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空气进气系统的压力控制。首先,建立空气进气压力的数学模型;其次,考虑模型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设计扰动观测器估计和补偿这些不确定性的影响;再次,基于建立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新型滑模控制方法实现空气进气压力的精准控制;最后,通过4种仿真工况验证空气路压力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交通拥堵疏导效果评估
孙峣,姚宝珍,白子建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512-519.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477
摘要 ( 35 )   HTML ( 0 )   PDF(968KB) ( 16 )  

为评估短视频传播对交通拥堵的疏导效果,本文首先对短视频特征要素进行挖掘,选取5个要素、13个维度对短视频特征构建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一种机器学习的随机森林模型对交通短视频传播的有效概率进行预测,并与传统预测模型进行比较。特别指出,文中首次提出了交通疏导有效性指数概念,定量化评估短视频对交通拥堵疏导的效果。以天津市五大道区域道路作为实例验证,结果显示:交通短视频的来源、主题、素材、用途、传播力和评论内容指南6个维度对其有效传播概率具有强相关性,平均有效传播概率在0.19~0.28;最终计算得到线路一和线路二的平均交通疏导有效性指数分别为0.008 pcu/人次和0.011 pcu/人次,总体上认为交通拥堵疏导效果明显。本研究为新媒体时代下道路交通管控提供了新思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换道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异质性和可转移性分析
潘义勇,尤逸文,吴静婷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520-528.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410
摘要 ( 25 )   HTML ( 0 )   PDF(724KB) ( 11 )  

为探究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的异质性及可转移性,构建基于均值和方差异质性的随机参数Logit模型对换道事故伤害严重程度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将事故严重程度分为3类并从驾驶员特性、车辆特性、道路特性及道路环境特性四个方面选取27个潜在影响因素,通过随机参数的均值和方差变化捕捉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异质性,利用对数似然比检验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可转移性,通过边际效应定量分析各因素对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换道和非换道两组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异质性;在确定各影响因素间不存在相关性的条件下,日光照射被识别为换道事故中的随机因素,其均值与驾驶员超速变速、州际公路显著相关,方差与车辆禁用功能全部损坏显著相关,信号控制被识别为非换道事故中的随机因素,其均值与驾驶员年龄为中年相关,方差与驾驶员超速变速相关;换道事故和非换道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不存在可转移性,存在显著差异。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路侧多源感知数据集规范化构建方法
李立,鲍宇健,杨文臣,楚庆玲,汪贵平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529-536.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395
摘要 ( 31 )   HTML ( 0 )   PDF(684KB) ( 10 )  

为满足路侧多源融合感知算法研究对标准公开数据的需求,提出一种路侧多源感知数据集规范化构建方法。在城市T型交叉口采集激光雷达和图像数据并进行时空匹配,提出包括道路空间划分、路面分割和激光点云聚类等步骤的车辆三维外形尺寸提取方法,提出涵盖目标过滤和分类、识别难度划分、三维边界框校准、标签信息补充等步骤的车辆标注方法,构建了昼夜条件下含有9 794个小汽车和重车标签的规范化路侧多源感知数据集;使用YOLOv5算法和PointRCNN算法对本文数据集的车辆二维和三维目标识别效果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由于场景复杂度、采集设备以及车辆类型的差别,本文数据集与公开车载数据集中车辆平均激光点数量、车辆三维边界框尺寸方面存在明显差异;YOLOv5算法和PointRCNN算法对路侧多源感知数据集中的车辆目标具有与公开车载数据集相近的目标识别精度。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模块化车辆的区域灵活接驳公交线路优化
高天洋,胡大伟,姜瑞森,吴雪,刘慧甜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537-545.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515
摘要 ( 37 )   HTML ( 0 )   PDF(2436KB) ( 17 )  

乘客出行需求的时空分布不均影响公交的服务水平,新兴的模块化车辆可以通过灵活拆分车节适应出行需求的时空分布。因此,本文建立一种考虑模块化车辆的区域灵活接驳公交线路优化模型,模型以车辆运营成本、固定成本以及乘客乘车时间成本组成的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采用一种多智能体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并通过算例测试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基于西安市“捷巴士”的服务区域以及站点设计数值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固定容量的接驳公交,考虑模块化车辆可以减少约18.31%的系统总成本,给未来城市公交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住房类型空间单元的建成环境对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分析
吴娇蓉,刘旭东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554-565.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387
摘要 ( 27 )   HTML ( 0 )   PDF(5761KB) ( 11 )  

为探讨不同规划单元群体混杂分布下建成环境对居民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构建了考虑住房类型空间单元异质性的混合Logit模型。同时,考虑个体层和规划空间单元层两个尺度建成环境特征对通勤行为的影响,并以深圳市的居民交通行为与意愿调查的抽样数据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混合Logit模型比多项Logit模型有更好的拟合优度。若忽略住房空间单元群体的差异,土地利用混合度对混合住房空间单元的影响程度将被低估18.5%,轨道站点对保障性住房、小产权房和回迁指标房空间单元的影响程度将被高估6.3%、5.4%和4.5%,公交站点密度对回迁指标房空间单元的影响将被低估4.8%。公共服务设施对市场商品房(3.2%)和小产权房空间单元(2.8%)的经验敏感度最高,公交站点密度对保障性住房(2.6%)和回迁指标房(2.0%)的经验敏感度最大,到最近轨道站点距离对小产权房空间单元(2.1%)的经验敏感度最高。因此,有必要结合不同住房空间单元建成环境的影响和敏感度差异性,通过改善高效益住房空间单元的建成环境精准引导居民绿色通勤出行。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网联车借用公交专用道的轨迹与信号协同优化
金盛,李博林,薛炜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566-576.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385
摘要 ( 23 )   HTML ( 0 )   PDF(1145KB) ( 9 )  

为改善智能网联车与人工驾驶汽车的混行交通流运行状态,本文提出了一种智能网联车借用公交专用道通行的轨迹与信号的协同优化方法。先在信号和轨迹双层优化模型中,为轨迹变量与信号变量建立线性数学关系,并对整体模型进行时空上的分段求解。然后应用于实际数值案例,对模型进行可行性分析,对比协同优化与非协同优化的数值结果,证明了协同优化相比于非协同优化对于智能网联车的运行效率平均有7.7%的提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污染天气居民通勤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链式效用
李昱燃,汪飞,朱才华,韩飞,李岩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577-590.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411
摘要 ( 28 )   HTML ( 0 )   PDF(7357KB) ( 11 )  

为探究不同污染程度天气下居民知晓污染物吸入状况和风险时的完整通勤模式决策行为,构建了改进的基于节点次序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的贪婪贝叶斯网络模型以分析不同影响因素的链式效用。告知居民其当前通勤模式的风险等级及不同出行方式的污染物吸入量,设计问卷以获取居民的污染天气出行意向。通过引入互信息论构建基于节点次序最大相关-最小冗余贪婪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算法,在学习贝叶斯网络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参数学习和网络推理,挖掘基于变量间因果关系的链式影响效用。对西安市居民的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轻度污染下影响程度最大的变量链为年龄-有无私家车-日常通勤模式-污染天气通勤模式,39%的居民重新选择的通勤模式风险等级低于日常通勤模式。重度污染下的影响因素链式效用表现为年龄-月收入-有无私家车-污染天气通勤模式,相邻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分别呈正相关、正相关、正相关和负相关。研究揭示了不同污染条件下影响居民通勤方式的链式效用,有利于制定更具建设性的诱导策略以帮助居民健康出行。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高速公路曲线路段车辆制动侧滑影响因素分析
何永明,冯佳,魏堃,万亚楠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591-602.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393
摘要 ( 30 )   HTML ( 0 )   PDF(1173KB) ( 8 )  

为了分析行驶在超高速公路曲线路段车辆制动行为的行车风险,综合考虑行驶速度、圆曲线半径、道路超高、制动力对行车风险的影响,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以侧向加速度和横摆角速度作为行车风险的评价指标,分析了各因素对行车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圆曲线半径对超高速公路曲线路段行车风险有显著影响,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圆曲线半径、速度、制动力、道路超高。对行驶在超高速公路曲线路段的车辆进行风险评估时,需综合考虑车辆的侧向加速度及横摆角速度。研究结果可以为分析超高速公路行驶车辆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出租车时序数据识别城市功能区
马书红,张俊杰,陈西芳,廖国美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603-613.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447
摘要 ( 37 )   HTML ( 1 )   PDF(2220KB) ( 11 )  

针对传统功能区识别方法缺乏对居民这一城市空间活动主体的动态表征,基于出租车轨迹与POI数据,提出了城市地块功能属性识别方法。首先,分别构造一类出发和到达时序向量;然后,利用改进的动态时间规整和聚类算法对居民出行模式进行聚类划分;最后,结合居民的出行曲线特征、POI密度、富集指数对地块功能属性进行识别。以西安市为例,讨论不同区域内居民在工作日与休息日的出发和到达模式特征,识别城市内不同地块的功能属性,结果表明:不同出发模式和到达模式曲线在早高峰、午高峰、晚高峰、夜间、凌晨展现出不同波峰,对应地块在空间分布中呈现一定圈层结构,并表现出各自的功能倾向,利用居民出发-到达模式特征和POI信息对地块功能属性的识别具有互补作用,其功能属性呈现出“职-住-休”三元结构发展,也侧面反映不同属性功能区与人群活动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对规划部门重新分配交通资源、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借鉴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借道左转交叉口的网联左转车辆最佳轨迹控制
陈永恒,杨家伟,孙经宇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614-622.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472
摘要 ( 30 )   HTML ( 0 )   PDF(1147KB) ( 15 )  

为避免车辆在借道左转交叉口频繁启停,降低车辆的延误和油耗,提出了一种智能网联车环境下借道左转交叉口左转车辆的最佳轨迹控制模型。首先,分析了考虑油耗下相较于传统交叉口,借道左转交叉口的独特之处。其次,考虑了借道左转的几何设计和交通信号,建立了相应的轨迹控制双层模型,优化车辆的车道选择和进入借道左转车道的时刻。最后,利用SUMO和Python软件进行了模型验证并设计了仿真实验分析交通量、绿信比、借道左转车道长度这些不同参数对模型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最佳轨迹控制模型有效降低了车辆的延误和油耗,相较于Krauss控制模型,平均降低车均延误26.6%,平均降低油耗50.2%。此外,最佳轨迹控制模型在不同的借道左转车道长度下表现出鲁棒性,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轨迹预测和极限梯度提升的驾驶意图识别
方华珍,刘立,顾青,肖小凤,孟宇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623-630.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479
摘要 ( 44 )   HTML ( 0 )   PDF(1197KB) ( 23 )  

为实现智能网联车对周围车辆驾驶意图的准确辨识,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预测与极限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的驾驶意图识别框架。首先,通过标注车辆历史轨迹的驾驶意图来建立离线训练数据集。其次,构建驾驶意图识别框架,通过混合示教的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模块预测目标车辆的未来轨迹,XGBoost模块融合历史轨迹和未来轨迹来识别出驾驶意图。最后,采用实际道路数据集NGSIM(Next Generation SIMulation)US101和I-80路段来验证模型框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4 s历史轨迹预测3 s未来轨迹处识别准确率可达97.7%,表现出较强的驾驶意图识别能力。实现代码见网站:https:∥gitee.com/fanghz-colin/lstm-xgboost.git。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多目标蚁群算法的多配送中心应急物资配送车辆调度优化方法
刘建辉,王琼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631-638.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1452
摘要 ( 29 )   HTML ( 0 )   PDF(1311KB) ( 12 )  

为有效解决多配送中心应急物资配送车辆调度方案不佳和物资满意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蚁群算法的多配送中心应急物资配送车辆调度优化方法。考虑到配送路径的实际情况,以车辆平均运输时间和物资满足度最大化为目标,构建多配送中心应急物资配送车辆调度优化多目标函数。结合多目标蚁群算法对多目标函数求解,确定最优多配送中心应急物资配送车辆调度方案。实验分析证明:本文方法的多配送中心应急物资配送方案更加合理,调度综合系数在0.950以上,并且物资满意度达到了90.00%以上,其有效提高了车辆调度效果,能够制订更加合理的调度方案。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骨料形态的沥青混合料细观数值建模方法
念腾飞,韩召,魏智强,王国伟,戈锦果,李萍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639-652.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420
摘要 ( 35 )   HTML ( 0 )   PDF(4973KB) ( 26 )  

针对目前采用宏观均匀介质法与室内试验研究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种沥青混合料细观尺度的数值建模计算方法。采用离散元PFC软件,构建具有真实形态的沥青混合料骨料,并利用缩放法建立沥青混合料离散元模型;通过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基于时温等效原理确定了沥青砂浆颗粒间Burgers模型的细观参数;采用单轴压缩和马歇尔劈裂试验,验证了离散元建模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通过ODEC算法填充包围盒可生成不规则形态的clump骨料;将遍历试件得到的浮点进行半径放大使浮点与相邻颗粒的距离缩短从而生成接触,可用于消除沥青混合料离散元模型内部浮点;利用离散元软件PFC所建立的沥青混合料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沥青混合料在低温状态下的力学行为。研究结果对开展沥青混合料细观力学研究与数值建模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虚拟劈裂试验的集料椭球表面基构造
杨彦海,李百川,杨野,王崇骅,岳靓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653-663.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510
摘要 ( 21 )   HTML ( 0 )   PDF(6714KB) ( 8 )  

为探究骨料细观结构对沥青混合料宏观性能的影响,利用工业CT技术,提出采用二次形状参数长宽比、宽高比来表征真实集料。以二次形状参数为基础使用椭球表面基重构集料,在PFC3D中利用伺服原理生成试件进行劈裂试验。结果表明:当长宽比取值为1.5、宽高比取值为0.98时,棱角性集料模型准确性最高;棱角性集料重构时,长宽比应避免超过2.0;针状集料阻碍集料稳定骨架的形成,片状集料使混合料中心受拉并不明显;良好棱角性的集料有助于提升抗拉性能。基于椭球表面基构造的重构方式是一种精确高效的建模方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变截面两铰拱推力影响线解析解及损伤识别应用
周宇,李萌,狄生奎,石贤增,陈东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664-672.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086
摘要 ( 32 )   HTML ( 0 )   PDF(1695KB) ( 8 )  

针对变截面两铰拱水平推力影响线解析研究仍不完善的现状,围绕变截面两铰拱在抛物线、悬链线两种线型下的推力影响线解析解推导与应用展开研究,利用Ritter公式确立拱圈截面变化规律,对变截面两铰拱进行曲线积分,基于力法原理提出两种线型的变截面两铰拱水平推力影响线解析解,进而提取损伤前后两铰拱结构推力影响线差值曲率损伤识别指标,提出基于推力影响线的变截面两铰拱损伤识别新方法,对比有限元结果表明:推力影响线解析解与有限元计算偏差在8.5%以内,通过有限元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可以实现两铰拱结构损伤定位,可作为拱结构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拱座基础强度设计依据与拱桥快速检测应用理论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弹性地基双层梁理论下寒冷地区衬砌渠道冻胀力学模型
季日臣,张永磊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673-680.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40029
摘要 ( 37 )   HTML ( 0 )   PDF(2035KB) ( 9 )  

土壤的冻胀过程是非线性的,同时衬砌结构的受力变形也是非线性的。在冻胀力作用下,渠道的结构会发生非线性变形,包括弯曲、剪切和扭转等,在寒冷地区的渠道中尤为突出。因此,需要准确地模拟和分析冻胀过程。在此背景下,进行弹性地基双层梁理论下寒冷地区衬砌渠道冻胀力学模型研究。该研究对问题进行了合理简化和抽象,以便更好地建立数学模型,设置了基本假设。采用弹性地基双层梁理论的思路,可以将衬砌渠道简化为一个弹性双层梁结构并建立3个力学方程,即挠度方程、弯矩方程、剪力方程,以描述双层梁结构的变形。在边界条件下,利用有限元分析求解方程,根据求解结果完成寒冷地区衬砌渠道冻胀力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U型衬砌渠道的冻胀破坏多发生在两侧,且随着冻胀量的增加,衬砌渠道的挠度、弯矩逐渐增加,剪力逐渐下降,但当冻胀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挠度、弯矩和剪力急剧下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基于因果特征学习的有权同构图分类算法
车翔玖,武宇宁,刘全乐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681-686.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384
摘要 ( 35 )   HTML ( 0 )   PDF(767KB) ( 17 )  

针对现有神经网络方法对心梗患者Killip分级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学习因果特征的有权同构图分类算法。使用差异化的学习目标来分离图表示中的因果相关特征和非因果相关特征,再使用因果推理中的后门调整方法,减小了非因果特征对分类结果的混淆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心梗患者Killip分级预测任务中,本文方法的平均准确度达到了80.52%,相比于非图神经网络方法提高了3.72%,而相比于未学习因果特征的图神经网络方法提高了0.72%,本文方法可以更好地完成心梗患者Killip分级预测的任务。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隐私信息安全性的极少样本条件指纹图像细节加密算法
刘展鹏,马振超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687-692.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1450
摘要 ( 36 )   HTML ( 0 )   PDF(1594KB) ( 12 )  

为保证指纹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提出了一种考虑隐私信息安全性的极少样本条件指纹图像细节加密算法。在极少数样本条件下,通过四方定理的分块原则,将指纹明文图像分为多个正方形图像块,以组建置乱所需的幻方矩阵。将各矩阵展开置乱处理后,再展开拼接和转置等操作,充分扩散全部像素,使其还原为原始指纹图像大小,经过多次置乱得到预加密后的指纹图像。将明文图像组成指纹图像立方体,通过明文图像的哈希值和外部参数形成初始密钥,将其代入混沌系统形成所需序列。利用混沌序列形成掩膜和规则矩阵,对掩膜矩阵和置乱结果展开动态DNA编码。同时通过规则矩阵对编码后的图像立方体和掩膜矩阵展开DNA运算,经过DNA动态解码即可获取最终的指纹图像细节加密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更加高效地保证在极少样本条件下指纹图像的隐私信息安全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YOLOv5网络算法下交通监控视频违章车辆多目标检测
郑利民,陈双,李刚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693-699.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1458
摘要 ( 36 )   HTML ( 0 )   PDF(4288KB) ( 16 )  

为提升交通监控视频违章车辆检测效果,提出一种YOLOv5网络算法下交通监控视频违章车辆多目标检测方法。交通监控视频图像融合处理中对灰度图直方图均衡化操作,通过窗口函数计算曝光不同图像的灰度偏差值,利用图像腐蚀将融合图像全部鬼影去除,通过图像像素归一化处理和拉普拉斯金字塔获得高质量图像融合结果;以YOLOv5网络算法作为依托,在Transformer模块利用驱动图编码器构建多头自注意力学习机制,对图像违章车辆目标特征语义信息展开增强处理;在连续扩张卷积基础上利用密集连接结构,将特征图卷积展开单一像素加操作,加强特征语义信息;利用Softmax函数进行特征多尺度融合,实现交通监控视频违章车辆多目标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提升交通监控视频图像质量,使用的YOLOV5网络算法计算强度较高,违章车辆多目标检测效果较为准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动静态和关系特征全局捕获的社交推荐模型
蔡晓东,周青松,张言言,雪韵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700-708.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535
摘要 ( 27 )   HTML ( 0 )   PDF(2103KB) ( 17 )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社交推荐算法在提升推荐系统性能方面取得不错表现,但现有方法忽略了用户兴趣偏好和项目吸引力的动态演变,以及项目与项目间存在潜在联系,这会导致模型学习到的特征不够准确和丰富,限制预测精度。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动静态和关系特征全局捕获的社交推荐模型。该模型先分别经交互建模网络和时序建模网络捕获出用户和项目的长期静态特征、短期动态特征,再由门控融合网络对长期静态特征和短期动态特征进行自适应融合得到动静态特征,最后利用关系聚合网络实现关系特征的捕获。在Ciao和Epinion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的预测误差较现有先进方法有明显降低,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多尺度候选融合与优化的三维目标检测算法
才华,郑延阳,付强,王晟宇,王伟刚,马智勇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709-721.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543
摘要 ( 37 )   HTML ( 0 )   PDF(7103KB) ( 20 )  

为了改善点云场景下的检测任务中,基于单一低分辨特征图生成的候选框容易造成目标丢失和关键点采样过程中引入大量背景点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V-RCNN网络的改进算法。通过区域候选融合网络和加权非极大值抑制融合不同尺度下的候选框并消除冗余。利用分割网络对原始点云进行前景点分割,并根据候选框确定目标中心点位置,利用高斯密度函数进行区域密度估计得到不同的采样权重以解决稀疏区域采样困难的问题。本文使用KITTI数据集进行实验评估,在汽车、行人和骑行者中等难度下的平均精度分别较基线算法提升0.39%、1.31%和0.63%,并同样在Waymo open数据集上进行泛化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本文算法与目前大部分三维目标检测算法相比取得更高的检测精度。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先验知识优化的医学图像候选区域生成方法
赵孟雪,车翔玖,徐欢,刘全乐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722-730.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508
摘要 ( 29 )   HTML ( 0 )   PDF(2893KB) ( 18 )  

针对钙化斑块区域小、与非斑块区域易混淆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医学先验知识引导的候选区域生成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目标检测网络Faster R-CNN,通过锚框的位置与形状两方面优化候选区域生成。利用钙化斑块定义生成指导掩码图像,筛选候选区域生成位置。采用锚框形状预测分支生成候选区域形状。针对特征金字塔网络中不同尺度的特征图,提出多尺度的指导掩码金字塔。在CCTA图像中检测钙化斑块的实验结果表明:与集成标准RPN的Faster R-CNN模型相比,本文方法的AP与Recall分别提高12.8%与25.7%;在平均每张图像假阳性数量为2的情况下,本文方法Recall值达到86.05%。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超连接图卷积网络的骨架行为识别方法
曹毅,夏宇,高清源,叶培涛,叶凡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731-740.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30440
摘要 ( 34 )   HTML ( 0 )   PDF(2045KB) ( 12 )  

针对现有骨架行为识别方法缺乏对骨架节点长距离多维依赖关系建模且时间特征提取能力弱,导致识别准确率较低和泛化能力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超连接图卷积网络(HC-GCN)的行为识别模型。首先,介绍了自适应图卷积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其次,提出超连接邻接矩阵的构造方法,并结合多维自适应图卷积模块,进而构造超连接自适应图卷积(HC-AGCN)模块;再次,基于全维动态卷积网络引入残差连接,提出残差全维动态时序卷积(ROD-TCN)模块,并结合HC-AGCN模块,进一步提出HC-GCN模型并在双流三图网络下进行训练;最后,基于NTU-RGB+D和NTU-RGB+D 120数据集开展模型的性能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上述数据集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6.7%和89.0%,验证了该模型具有优异的准确率和泛化能力。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量数字媒体视频无损转码重压缩的轻量化检测算法
董华松,连远锋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2):  741-747.  DOI: 10.13229/j.cnki.jdxbgxb.20240037
摘要 ( 34 )   HTML ( 1 )   PDF(2923KB) ( 4 )  

为及时获取视频质量,提出海量数字媒体视频无损转码重压缩的轻量化检测算法。该方法根据高性能视频编码将视频编码帧划分成若干编码树块,并在通过视频率失真优化保障划分过程中的视频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计算和存储的开销,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轻量化;再以此为基础,对视频中各图像帧开展像素值、色彩空间以及运动矢量的提取,并将提取结果与初始视频像素值、色彩特征以及运动矢量展开比较分析,从而确定重压缩视频质量是否受到损伤,实现重压缩视频的轻量化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开展压缩视频质量检测时,压缩视频图像的颜色分量提取结果与实际压缩视频图像颜色分量相一致,且当视频数量达到5 000个时,视频检测误报数量检测结果为3个,进一步说明本文方法的检测性能高、效果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