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8(6) 1518-1527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618    ISSN: 1671-587X CN: 22-1342/R

本期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打印本页]    [关闭]                  上一篇 | 下一篇
临床研究
基于参芪地黄汤治疗膜性肾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
付少杰,苏森森,陈奕颖,许钟镐()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肾病科,吉林 长春 130021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参芪地黄汤治疗膜性肾病(MN)的作用,并阐明其机制。 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参芪地黄汤中7味中药所含有效成分及相应的靶蛋白,采用GeneCards数据库、孟德尔OMIM数据库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MN的相关基因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网络,采用STRING 数据库和 Cytoscape 软件制作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学分析寻找核心靶点,采用分子对接软件对核心靶点与作用于核心靶点的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筛选出参芪地黄汤治疗MN的核心成分,采用 Bioconductor R 软件进行靶点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 经筛选后获得参芪地黄汤的有效活性成分55个,药物作用靶点214个,MN相关靶点3 655个,获得药物疾病共同靶点144个,其中核心靶点5个,分别为蛋白激酶B1(AKT1)、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肿瘤蛋白P53(TP53)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出3个潜在核心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和薯蓣皂素;GO富集分析得出2 268个生物学过程、53 个细胞组成、175个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169条相关信号通路。 结论 参芪地黄汤可能通过降低炎症水平、抑制肾脏纤维化和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完整性等机制发挥对MN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膜性肾病 参芪地黄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模拟 中药药理学
收稿日期  2022-01-11   修回日期    网络版发布日期  2022-12-07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61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74094);吉林省科技厅科研专项(20180311094YY)
通讯作者: 许钟镐
作者简介: 付少杰(1997-),男,河南省周口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方面的研究。

Copyright © 2008 by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