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23, Vol. 53 ›› Issue (4): 1048-1065.doi: 10.13278/j.cnki.jjuese.20230001
吴琼玲,彭光荣,肖张波,雷永昌,沈梦蓉,邱欣卫,李敏
Wu Qiongling, Peng Guangrong, Xiao Zhangbo, Lei Yongchang, Shen Mengrong, Qiu Xinwei, Li Min
摘要: 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上的陆丰22洼为岩浆底辟改造型洼陷。为了明确这种洼陷的结构变形特征与构造演化过程,本文通过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和残余地层厚度分析,利用平衡剖面技术还原了洼陷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陆丰22洼西斜坡和东次洼在古近纪受到3期强烈的岩浆底辟作用,其中以文昌组四段活动最活跃。岩浆底辟对洼陷结构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岩浆底辟破坏了洼陷原始构造样式,引起边界断裂弯曲变形甚至错断,在平面上分带展布;二是岩浆隆升导致地层强烈翘倾,缓坡地层大幅抬升遭受强烈剥蚀;三是岩浆底辟产生次级凸起,影响了沉积中心的位置、规模和演化,致使陆丰22洼表现出复杂的结构特征与构造演化过程。岩浆底辟强烈的西斜坡和东次洼经历了断陷和坳断演化阶段,岩浆底辟较弱的西次洼、洼中隆和东斜坡则经历了完整的断陷、坳断和坳陷3个演化阶段,各构造单元具有平面分带特征。
中图分类号:
[1] | 单玄龙, 热西提·亚力坤, 刘 培, 陶文芳, 张 琴, 郝国丽, 李克成, 姚佳利. 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珠琼运动的沉积响应及构造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3, 53(2): 329-. |
[2] | 何松高, 李传新, 张义平, 庞思晨. 基于构造物理模拟的塔中北坡NE向走滑断裂形成机理[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3, 53(1): 73-87. |
[3] | 王琳琳, 霍 亮, 王 莹 . 吉林延边小西南岔铜(金)矿床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探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5): 1658-1674. |
[4] | 李光速, 杜庆祥, 韩作振, 沈晓丽. 吉林省延边地区中酸性岩浆岩年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4): 1174-. |
[5] | 卫彦升, 冯志强, , 闫涛, 杨五宝, 段春森. 华北板块中部中生代构造演化——以山西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4): 1127-. |
[6] | 席海银, 范月野, 王广婷, 张杨. 松辽盆地北部构造演化对砂岩型铀矿床成矿的控制作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4): 1030-1041. |
[7] | 韩强, 云露, 蒋华山, 邵小明, 金仙梅.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奥陶系油气充注过程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3): 645-658. |
[8] | 刘培, 张向涛, 林鹤鸣, 杜家元, 冯进, 陈维涛, 梁杰, 贾培蒙. 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油气差异分布机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1): 52-64. |
[9] | 李一赫, 王殿举, 于法浩, 刘志强. 下刚果盆地白垩系盐构造的形成演化[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0, 50(6): 1628-1638. |
[10] | 李昂, 鞠林波, 张丽艳. 塔里木盆地古城低凸起古-中生界构造演化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2): 545-555. |
[11] | 高翔, 刘志宏, 聂志阳, 姚勇, 贾卧, 王超, 宋健.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形成时间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1): 74-83. |
[12] | 刘志宏, 孙理难, 王超, 高翔, 宋健, 黄超义, 梅梅. 松辽盆地伏龙泉断陷构造特征及演化[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3): 663-673. |
[13] | 尤丽,张迎朝,李才,张哨楠,招湛杰. 基于沉积成岩-储集相分析确定文昌9区低渗储层“甜点”分布[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5): 1432-1440. |
[14] | 李小平,杜家元,丁琳,刘军,陈维涛,陈淑慧,龙更生,王湘蜀. 硬石膏-褐铁矿-高岭石-白云石矿物序列成因及古气候意义:以珠江口盆地东部LH-3井珠江组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1): 213-221. |
[15] | 张翠梅,赵中贤,孙珍,庞雄,柳保军,李鹏春.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东沙25凸起构造演化[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1): 57-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