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石1, 刘招君1,黄湘通2,郭巍1,刘志强3
FANG Shi1,LIU Zhao-jun1,HUANG Xiang-tong2,GUO Wei1,LIU Zhi-qiang3
摘要: 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揭示了新生代时期大兴安岭东南坡平均隆升速率为29.68 m/Ma,大约隆升了1 944 m,平均降温103.50 ℃,平均地温梯度为53.24 ℃/km。在时间上,其隆升剥蚀具有明显的幕式特点,5次低速和4次高速隆升相间分布。其中,4个高速隆升期分别是距今56.44~49.65 Ma、40.40~31.80 Ma、25.00~17.91 Ma、11.72~4.45 Ma。在空间上,隆升存在差异,根据其隆升剥蚀情况,可将新生代大兴安岭东南坡的地貌演化分为4个阶段:(1)距今65.50~56.44 Ma为以FT4为分隔点的定点分隔型地貌;(2)56.44~40.40 Ma为挠曲下降型地貌;(3)40.40~8.00 Ma为以FT1为分隔点的定点分隔型地貌;(4)8.00~0.00 Ma为以FT7为分隔点的定点分隔型地貌。在总体隆升的高速期,地貌类型发生转换。
中图分类号:
[1] | 宋明春, 李杰, 李世勇, 丁正江, 谭现锋, 张照录, 王世进. 鲁东晚中生代热隆-伸展构造及其动力学背景[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4): 941-964. |
[2] | 李向文, 张志国, 王可勇, 孙加鹏, 杨吉波, 杨贺. 大兴安岭北段宝兴沟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4): 1071-1084. |
[3] | 高飞, 刘永江, 温泉波, 李伟民, 冯志强, 范文亮, 汤超. 内蒙古突泉—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中生代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3): 769-783. |
[4] | 孙凡婷, 刘晨, 邱殿明, 鲁倩, 贺云鹏, 张铭杰. 大兴安岭东坡小奎勒河中基性侵入岩成因及地球动力学意义: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1): 145-164. |
[5] | 刘晨, 孙景贵, 邱殿明, 古阿雷, 韩吉龙, 孙凡婷, 杨梅, 冯洋洋. 大兴安岭北段东坡小莫尔可地区中生代火山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元素、Hf同位素地球化学与锆石U-Pb同位素定年[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4): 1138-1158. |
[6] | 丁汝鑫, 梁世友, 何将启. 通过碎屑低温年龄恢复西南天山古高度[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3): 785-792. |
[7] | 杨梅, 孙景贵, 王忠禹, 赵世峰, 刘晨, 冯洋洋, 任泽宁. 大兴安岭西坡甲乌拉铜银铅锌矿床富碱花岗斑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2): 477-496. |
[8] | 汪岩, 杨晓平, 那福超, 付俊彧, 孙巍, 杨帆, 刘英才, 张广宇, 宋维民, 杨雅军, 钱程, 庞雪娇. 大兴安岭北段塔河地区晚寒武世中基性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1): 126-138. |
[9] | 张兴洲, 刘洋, 曾振, 张宏涛, 崔维龙. 大兴安岭北部±130 Ma火山岩的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1): 1-13. |
[10] | 巫建华, 解开瑞, 祝洪涛, 吴仁贵, 刘帅. 大兴安岭南端红山子盆地流纹岩的成因: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制约[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6): 1724-1739. |
[11] | 刘玉, 孙加鹏, 王献忠, 张文强, 杨华本, 梁中恺, 徐立明. 大兴安岭北部新林地区大乌苏混杂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5): 1383-1405. |
[12] | 郭宇飞, 杨言辰, 韩世炯, 谈艳, 薄军委. 大兴安岭北部凤凰山地区英云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与锆石U-Pb定年[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5): 1406-1417. |
[13] | 刘勃然, 李伟, 张守志, 彭甜明, 冯志强. 大兴安岭北段伸展构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5): 1440-1448. |
[14] | 曾庆栋, 刘建明, 禇少雄, 郭云鹏, 高帅, 郭理想, 翟媛媛. 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矿成矿作用和找矿潜力[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4): 1100-1123. |
[15] | 陈剑平, 李会中. 金沙江上游快速隆升河段复杂结构岩体灾变特征与机理[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4): 1153-11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