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虹1,2,张兰英1,刘娜1,刘鹏1
LIU Hong1,2, ZHANG Lan-ying1, LIU Na1, LIU Peng1
摘要: 针对低浓度阿特拉津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于低温(10 ℃)条件下(考虑其在地下水或寒冷地区地表水污染中的应用),筛选的高效降解阿特拉津的优势菌株--4株菌W2、L1、L2、N8的混合菌(1∶1∶1∶1),采用吸附固定技术对其进行固定,选取最佳微生物固体载体--活性炭,并筛选出其最佳固定化条件:活性炭粒径为0.5~1 mm、pH=8。在此条件下,对固定化与悬浮态菌体处理阿特拉津的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混合菌的降解率在6 d内即达到了99.91 %。
中图分类号:
[1] | 张海燕, 彭彤彤, 温玉娟, 高思萌, 杨悦锁. 五大连池药泉山矿泉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地质和环境控制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3): 815-826. |
[2] | 娄军芳, 汤洁, 宋扬. 单室无膜微生物电解池中阴极生物膜的电活性[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4): 1247-1254. |
[3] | 周刚, 郑荣才, 赵罡, 文华国, 温龙斌. 川西北甘溪地区吉维特阶核形石特征、成因及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2): 405-417. |
[4] | 刘娜, 梁刚, 董新维, 祁小丽, 杨悦锁, 叶康, 朴云仙. 酪氨酸酶固定化碳材料对苯酚的生物降解性能[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2): 573-579. |
[5] | 李玉梅, 罗明奇, 潘国勇, 陶千冶. 离心操作对BIOLOG法测定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4): 1198-1204. |
[6] | 苏小四, 孟祥菲, 张文静, 石旭飞, 何海洋. 人工回灌过程中地下水微生物群落变化[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2): 573-583. |
[7] | 宋志伟, 王秋旭, 宁婷婷, 任南琪, 李立欣. 微生物絮凝剂投加方式对好氧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1): 247-254. |
[8] | 张凤君,赵静,王天野,陶怡,刘卓婧,许天福. 土著微生物对CO2地质储存过程中水岩作用的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2): 544-551. |
[9] | 杨悦锁, 雷玉德, 杜新强, 韩建超, 曹玉清. 当地下水邂逅DNA:石油类有机污染及其生物降解[J]. J4, 2012, 42(5): 1434-1445. |
[10] | 马会强, 张兰英, 李爽, 刘鹏, 邓海静. 柴油污染地下水修复生物反应墙中功能微生物数量及群落多样性[J]. J4, 2011, 41(3): 819-825. |
[11] | 夏雨波, 杨悦锁, 杜新强, 杨明星. 石油污染场地浅层地下水MNA原位修复潜能及微生物降解效益评估[J]. J4, 2011, 41(3): 831-839. |
[12] | 毕海涛, 张兰英, 刘娜, 杨国军, 徐国欣, 朱博麟. 无机材料对PVA-H3BO3包埋固定化方法的改进[J]. J4, 2011, 41(1): 241-246. |
[13] | 王晓丽, 李鱼, 王一喆, 杜显元, 王婷, 刘建林. 粘土矿物的掺杂对沉积物吸持Cu、Zn能力的影响[J]. J4, 2010, 40(1): 183-187. |
[14] | 董军, 许超, 孙艳, 孙玥, 孙惠森. 垃圾渗滤液污染场地NO-3、PO3-4和SO2-4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J]. J4, 2009, 39(6): 1122-1126. |
[15] | 张玉玲,姚军,赵晓波,曹春英,郑松志.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YL3的优化条件[J]. J4, 2008, 38(5): 864-08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