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4 ›› 2010, Vol. 40 ›› Issue (6): 1380-1384.
孟凡奇, 李广杰, 秦胜伍, 汪茜, 马建全
MENG Fan-qi, LI Guang-jie, QIN Sheng-wu, WANG Qian, MA Jian-quan
摘要:
针对泥石流危险度区划方法存在不足的问题,根据泥石流形成的要素提取危险度评价因子,运用证据权法客观地筛选出评价因子和确定危险度的权重,进而优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评价因子,避免了主观赋权和筛选因子的随意性;根据不同评价因子权重值的叠加来确定某一单元泥石流危险度发育程度的概率。以吉林省磐石市泥石流危险度区划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中度和低度危险区内有泥石流点163个,囊括了75.81%的泥石流灾害点,符合磐石市泥石流危险度总体不高、局部地区危险度较大的实际情况。
中图分类号:
[1] | 宋志, 邓荣贵, 陈泽硕, 冯伟. 磨西河泥石流堵断大渡河物理模拟与早期识别[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1): 163-170. |
[2] | 王常明, 田书文, 王翊虹, 阮云凯, 丁桂伶.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糊c均值聚类-支持向量机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4): 1168-1175. |
[3] | 王萌, 姜元俊, 黄栋, 李倩倩. 基于小流域的地震扰动区降雨型滑坡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6): 1781-1788. |
[4] | 徐佩华, 袁中凡, 李广杰, 李光, 杜文浩, 王月华. 长白山火山次生泥石流灾害危险范围预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4): 1155-1163. |
[5] | 亓星,余斌,朱渊. 滑坡碎屑堆积体形成泥石流的实验[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6): 1950-1959. |
[6] | 郭晓军, 李泳, 崔鹏. 泥石流源地坡面土体活动随机性规律实验[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4): 1260-1268. |
[7] | 朱渊,余斌,亓星,王涛,陈源井. 地形条件对泥石流发育的影响:以岷江流域上游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1): 268-277. |
[8] | 王永胜,朱彦鹏,金培豪. 泥石流排导结构耦合磨损随机过程建模及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5): 1556-1562. |
[9] | 徐仕琪,冯京,田江涛,赵同阳. 西昆仑落石沟一带铅锌矿成矿特征及区域预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4): 1190-1199. |
[10] | 徐黎明,王清,陈剑平,潘玉珍.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泥石流平均流速预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1): 186-191. |
[11] | 谭春,陈剑平,李会中,牛岑岑,张文,周福军. 加权距离判别法在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42(6): 1847-1852. |
[12] | 王雪冬,李广杰,孟凡奇,黄勇,彭帅英. 基于改进型拉开档次法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实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42(6): 1853-1858. |
[13] | 郭继发, 崔铁军, 崔伟宏. 适宜尺度区间上的多尺度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J]. J4, 2012, 42(1): 150-160. |
[14] | 万园, 许建东, 林旭东, 潘波. 基于数值模拟的长白山天池火山泥石流灾害展布范围分析及预测[J]. J4, 2011, 41(5): 1638-1645. |
[15] | 黄芮, 陈剑平, 李会中, 张晨, 张文, 徐佩华. 基于φ值粒度成分分析的泥石流动力特性[J]. J4, 2011, 41(1): 182-1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