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施珂, 张达玉, 丁宁, 王德恩, 陈雪锋. 皖南逍遥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6): 1746-1762. |
[2] |
尹继元, 陈文, 肖文交, 罗勇, 张斌, 杨莉, 喻顺, 徐翠. 西准噶尔包古图I号岩体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6): 1754-1768. |
[3] |
陈剑平, 李会中. 金沙江上游快速隆升河段复杂结构岩体灾变特征与机理[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4): 1153-1167. |
[4] |
曹颖, 王建, 刘建国, 包真艳, 宋樾, 李爱. 西昆仑早古生代岩浆弧大同岩体中埃达克质岩石的成因及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2): 425-442. |
[5] |
徐超, 肖渊甫, 沈利军, 常静, 李洪孝, 赵亚男, 杨开睿. 云南南涧各救母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背景[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2): 461-468. |
[6] |
刘永江, 刘宾强, 冯志强, 温泉波, 李伟民, 张铁安, 李小玉, 杜兵盈. 大兴安岭中北段老道口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2): 482-498. |
[7] |
曾忠诚, 吝路军, 朱海平, 刘明, 梁斌, 高倩倩, 彭建明. 帕米尔东北缘穷阿木太克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1): 119-134. |
[8] |
魏启荣, 刘小念, 丁鹏飞, 王程, 王敬元, 孙骥, 张小强, 卜涛, 高满新. 冈底斯中段扎扎龙矿区闪长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5): 1405-1417. |
[9] |
段俊, 钱壮志, 焦建刚, 鲁浩, 冯延清. 甘肃龙首山岩带西井镁铁质岩体成因及其构造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3): 832-846. |
[10] |
尚彦军, 杨志法, 李丽慧, 李天斌, 何万通. 黑洞大型古地下洞室群工程地质条件及岩体稳定性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1): 214-224. |
[11] |
王淑萍,徐守余,董春梅,王丽萍,刘春平. 东营凹陷民丰洼陷北带沙四下亚段深层天然气储层成岩作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6): 1747-1759. |
[12] |
梅微, 吕新彪, 曹晓峰, 唐然坤,王祥东,张磊,宋爽, 赵严. 大兴安岭西坡银都赋矿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成因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5): 1525-1539. |
[13] |
平先权,郑建平,熊庆,张志海,夏冰. 扬子西北缘碧口块体花岗质岩体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4): 1200-1218. |
[14] |
周洪福,王春山,聂德新. 断层带岩体变形模量对坝基稳定性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4): 1254-1259. |
[15] |
刘昌军,丁留谦,张顺福,廖井霞. 基于激光测量和FKM聚类算法的隧洞岩体结构面的模糊群聚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1): 285-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