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4 ›› 2012, Vol. 42 ›› Issue (1): 58-65.
王军1,2| 崔红庄1|戴俊生2|季宗镇3
WANG Jun1,2|CUI Hong-zhuang1|DAI Jun-sheng2|JI Zong-zhen3
摘要:
模拟岩浆侵入时期的温度场及应力场获取围岩中温度及应力的分布,综合应用应变能及表面能理论,建立热应力与冷凝收缩缝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对裂缝参数作出定量预测,进而总结变质带中冷凝收缩缝的发育规律。对GY凹陷北斜坡接触变质带研究发现:变质带厚度随侵入岩厚度增大而增大,侵入岩厚度小于20 m时无变质带;热应力随着距离侵入岩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冷凝收缩缝主要靠近侵入岩体分布,裂缝线密度最大值约为13条/m;远离侵入岩体裂缝线密度迅速变小,至变质带外边缘,裂缝线密度降为3~6条/m。整体上,上变质带孔渗性能稍好于下变质带孔渗性能。冷凝收缩缝孔隙度最大值位于侵入岩厚度最大部位;短轴方向裂缝渗透率与铅直方向渗透率分布相似,两者值均大于长轴方向渗透率。岩心统计资料验证了模拟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
[1] | 高红梅, 兰永伟, 周莉, 孟丽岩. 温度作用下缺陷花岗岩热损伤:以甘肃北山缺陷花岗岩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6): 1795-1802. |
[2] | 李亚龙, 于兴河, 单新, 王娇, 史新, 胡鹏.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山西组泥岩封盖性能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4): 1070-1082. |
[3] | 李振苓, 沈金松, 李曦宁, 王磊, 淡伟宁, 郭森, 朱忠民, 于仁江. 用形态学滤波从电导率图像中提取缝洞孔隙度谱[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4): 1295-1307. |
[4] | 张恒荣, 何胜林, 吴进波, 吴一雄, 梁玉楠. 一种基于Kozeny-Carmen方程改进的渗透率预测新方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3): 899-906. |
[5] | 康学远, 施小清, 史良胜, 吴吉春. 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的多相流模型参数估计——以室内二维砂箱中重质非水相污染物入渗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3): 848-859. |
[6] | 邱隆伟, 师政, 付大巍, 潘泽浩, 杨生超, 曲长胜. 临南洼陷沙三段孔隙度控制因素分析与定量模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5): 1321-1331. |
[7] | 刘仁强, 段永刚, 谭锋奇, 刘红现, 屈怀林. 用试井资料研究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渗流模式及演化特征——以准噶尔盆地火烧山油田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2): 610-616. |
[8] | 赵军, 代新雲, 古莉, 祁新忠, 陈伟中. 基于粒度控制的复杂储层渗透性建模方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1): 279-285. |
[9] | 郑香伟, 吴健, 何胜林, 胡向阳, 梁玉楠. 基于流动单元的砂砾岩储层渗透率测井精细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1): 286-294. |
[10] | 马荣,石建省,刘继朝. 人工内分泌网络模型在水文地质参数研究中的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3): 914-921. |
[11] | 李晓辉, 周彦球, 缑艳红, 王玉华, 姜宝彦. 电成像测井孔隙度分析技术及其在碳酸盐岩储层产能预测中的应用[J]. J4, 2012, 42(4): 928-934. |
[12] | 凌振宝, 邹得宝, 张堃, 徐民, 王君. 岩矿石孔隙度测量方法[J]. J4, 2011, 41(3): 921-924. |
[13] | 韩刚, 赵其华, 彭社琴. 白鹤滩水电站坝区岩体深部破裂特征及成因机制[J]. J4, 2011, 41(2): 498-504. |
[14] | 蒙启安, 刘立, 曲希玉, 汪成辞, 王小琴. 贝尔凹陷与塔南凹陷下白垩统铜钵庙组-南屯组油气储层特征及孔隙度控制作用[J]. J4, 2010, 40(6): 1232-1240. |
[15] | 黄玉龙, 王璞珺, 邵锐. 火山碎屑岩的储层物性--以松辽盆地营城组为例[J]. J4, 2010, 40(2): 227-2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