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4 ›› 2012, Vol. 42 ›› Issue (1): 66-76.
方石1|2|张培震1|刘招君2|刘金平3|田军3
FANG Shi1|2, ZHANG Pei-zhen1, LIU Zhao-jun2, LIU Jin-ping3, TIAN Jun3
摘要:
东三江地区白垩纪以来的沉积特征及其演化,对大庆外围地区的油气勘探和揭示东北亚地区演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岩心、录井、测井以及地震等资料的详细研究表明:白垩纪以来均发育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早白垩世为弧后伸展型盆地,残留地层中有滨浅湖和火山岩沉积;晚白垩世为北东向展布的板内挠曲挤压型盆地,发育以盆地两侧绥滨和完达山为物质供给的短轴物源,海浪组-七星河组发育逆同生断层,半深湖的面积先扩大后缩小,雁窝组以盆地充填消亡为主。新生代为右旋走滑拉分盆地,以继承性的短轴物源为主。在宝泉岭组时期有桦南隆起方向的长轴物源,宝泉岭组-富锦组下、中段,半深湖面积扩大,沉积中心向东南迁移;富锦组上段,水体变浅,湖盆面积扩大,沉积中心向西北迁移。
中图分类号:
[1] | 张兆辉, 刘化清, 苏明军. 基于地层切片的小尺度沉积相定量解释方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3): 893-899. |
[2] | 杨海斌, 田小波, 白志明, 张中杰. 浅谈中国大陆东缘中生代地质演化与泛太平洋板块活动的关系[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3): 781-797. |
[3] | 朱杰, 徐颖, 李栋伟, 陈军浩. 泊江海子矿白垩纪地层冻结软岩力学特性试验[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3): 798-804. |
[4] | 郭荣涛, 赵习, 刘红光, 石开波, 刘婧, 蒋启财. 兰州盆地下白垩统碎屑岩层序地层序列:祁连山早白垩世隆升的沉积学响应[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2): 321-335. |
[5] | 耿晓洁, 朱筱敏, 董艳蕾. 地震沉积学在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分析中的应用以泌阳凹陷东南部古近系核三上亚段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1): 57-64. |
[6] | 栗宝鹃, 董春梅, 林承焰, 程俊阳, 任丽华, 郭威. 不同期次浊积扇体地震沉积学研究——以车西洼陷缓坡带车40-44块沙三上亚段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1): 65-79. |
[7] | 王亚东, 郑建京, 孙国强, 郑有伟, 刘兴旺. 柴西北地区碎屑锆石裂变径迹年龄记录的阿尔金山早新生代隆升事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5): 1447-1459. |
[8] | 张晶, 刘化清, 李双文, 冀虎山, 袁淑琴, 洪忠. 断陷湖盆深水重力流水道的识别标志及沉积模式——以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沙一段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3): 701-711. |
[9] | 何云龙,解习农,李俊良,张成,张建新. 琼东南盆地东西部块体流沉积内部结构特征的差异性[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1): 39-48. |
[10] | 郑荣才,李云,戴朝成,高博禹,胡晓庆,王昌勇. 白云凹陷珠江组深水扇砂质碎屑流沉积学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42(6): 1581-1589. |
[11] | 杨勇强, 邱隆伟, 孙宝强, 付育璞. 微观组分聚类分析在物源体系恢复中的应用——以民丰洼陷沙三段中亚段为例[J]. J4, 2012, 42(1): 30-38. |
[12] | 刘志宏, 周飞, 吴相梅, 孙晓猛, 赵呈祥, 梅梅, 黄超义. 东北地区佳木斯隆起与周缘中新生代盆地群的耦合关系[J]. J4, 2011, 41(5): 1335-1344. |
[13] | 高军平, 方小敏, 宋春晖, 李生喜, 薛建平. 青藏高原北部中-新生代构造-热事件:来自柴西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制约[J]. J4, 2011, 41(5): 1466-1475. |
[14] | 刘长利, 朱筱敏, 胡有山, 廖飞燕, 王正国. 地震沉积学在识别陆相湖泊浊积砂体中的应用[J]. J4, 2011, 41(3): 657-664. |
[15] | 彭向东, 李蔚伟, 李晓敏, 石春磊. 黑龙江省嘉荫县乌拉嘎断陷中、新生代地层序列与盆地演化[J]. J4, 2011, 41(1): 86-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