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昌庆1,2,3, Liu Kambiu2, 冯兆东4, 冉敏1, 杨奇丽1, 张晓森1
Huang Changqing1,2,3, Liu Kambiu2, Feng Zhaodong4, Ran Min1, Yang Qili1, Zhang Xiaosen1
摘要:
利用AMS 14C测年,通过对哈萨克斯坦南部Tramplin黄土-古土壤沉积剖面的孢粉分析,揭示了中亚干旱区深海氧同位素(MIS)3a阶段植被和气候演化历史:41.4 ka B.P.以前,植被为蒿属植物占优势的荒漠草原,气候干旱; 41.4~40 ka B.P.,植被为蒿草草原,气候湿润程度增加;40~36 ka B.P.,植被为蒿属植物占优势的荒漠草原,气候湿润程度轻微下降;36~33 ka B.P.,植被为蒿草草原,气候湿润程度增加;33~30 ka B.P.,植被为蒿属植物占优势的荒漠草原,湿润程度轻微下降;30~28 ka B.P.,植被为蒿草草原,气候湿润程度轻微上升。
中图分类号:
[1] | 胥为, 周云轩, 沈芳, 田波, 于鹏. 基于Sentinel-1A雷达影像的崇明东滩芦苇盐沼植被识别提取[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4): 1192-1200. |
[2] | 王利花, 周云轩. 大通站水沙关系演变驱动因素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1): 226-233. |
[3] | 李贶家, 顾延生, 刘红叶. 豫北平原全新世孢粉记录气候变化与古文化演替[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5): 1449-1457. |
[4] | 周林飞, 陈启新, 成遣, 张静. 利用粗糙集理论进行遥感分类信息提取[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4): 1246-1256. |
[5] | 谭思哲, 高顺莉, 葛和平, 付焱鑫. 南黄海盆地二叠系烃源岩孢粉相特征及其形成环境[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3): 691-700. |
[6] | 于磊,杨井泉,徐丽梅,胡广鑫,胡红,张涛,高明杰,李子轩. 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河流域干旱特征及趋势[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5): 1615-1624. |
[7] | 谭志海,黄春长,庞奖励,丁敏. 渭河流域全新世以来野火历史与人类土地利用的炭屑记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4): 1297-1306. |
[8] | 黄绍霖,徐涵秋,王琳. CPF变化对Landsat TM/ETM+辐射校正结果的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4): 1382-1387. |
[9] | 张立原. 中国黄土高原洛川剖面S5以来的孢粉学记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1): 222-229. |
[10] | 高文,贾大成,李桐林,王泽光,姜琦刚,刘春茹,张潇,姜涛. 松嫩平原东部中、晚更新世地层界限:光释光年龄及元素变化[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6): 1889-1894. |
[11] | 刘维明,杨胜利,方小敏. 川西高原黄土记录的末次冰期气候变化[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3): 974-982. |
[12] | 崔瀚文,姜琦刚,邢宇,徐驰,林楠. 32 a来气候扰动下中国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2): 582-591. |
[13] | 陈圣波,刘彦丽,杨倩,周超,赵靓. 植被覆盖区卫星高光谱遥感岩性分类[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42(6): 1959-1965. |
[14] | 程东会, 王文科, 侯光才, 杨红斌, 李瑛, 张二勇. 毛乌素沙地植被与地下水关系[J]. J4, 2012, 42(1): 184-189. |
[15] | 王明常, 王亚楠, 陈圣波, 路鹏, 陶玉龙, 徐连举. 多角度高光谱CHRISProba植被模式数据大气校正[J]. J4, 2011, 41(2): 609-6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