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静1, 2,孙柏年2,谈树成1,高博1,赵志芳1,王永栋3
Dai Jing1, 2, Sun Bainian2, Tan Sucheng1, Gao Bo1, Zhao Zhifang1, Wang Yongdong3
摘要:
分析了福建永安盆地早白垩世坂头植物群的组成特征。共计报道该植物群化石24属52种左右,包括未定种以及存疑种21个。植物群的组成以具鳞片状叶的松柏类化石为主,苏铁类化石次之,并以本内苏铁目占绝对优势,然后是真蕨类化石,以小羽片小而质厚为特征,银杏化石及其少见,未发现被子植物。坂头组植物的组成面貌与欧洲Wealden植物群、日本外带领石植物群,以及我国南方植物区,如浙江、山东等地的早白垩世植物群比较一致,说明坂头组含化石层位年龄为早白垩世早期。坂头组大多数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具有耐干旱炎热的特点,反映了较干旱而炎热的气候特征。除此之外,还发现少量适宜生活在温凉潮湿气候环境下的植物。根据这些对气候具有指示意义的代表分子在坂头组中的数量以及分布情况,推断永安盆地早白垩世早期气候总体上比较干旱炎热,且伴随有不同程度季节性的潮湿。
中图分类号:
[1] | 董军, 徐暖, 刘同喆, 管锐, 邓俊巍. 乳化植物油强化土著微生物修复中高浓度Cr(Ⅵ)污染地下水[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1): 234-240. |
[2] | 杨凤超, 宋运红, 赵玉岩. 辽宁盘岭矿集区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5): 1429-1441. |
[3] | 张兴洲, 刘洋, 曾振, 张宏涛, 崔维龙. 大兴安岭北部±130 Ma火山岩的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1): 1-13. |
[4] | 孙跃武, 丁海生, 刘欢, 张德军, 公繁浩, 郑月娟. 华北板块北缘中二叠统于家北沟组植物化石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5): 1268-1283. |
[5] | 许中杰, 程日辉, 王嘹亮, 张莉. 粤东晚三叠世小水组——早侏罗世金鸡组古气候及构造背景的矿物和地球化学记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3): 712-723. |
[6] | 李小平,杜家元,丁琳,刘军,陈维涛,陈淑慧,龙更生,王湘蜀. 硬石膏-褐铁矿-高岭石-白云石矿物序列成因及古气候意义:以珠江口盆地东部LH-3井珠江组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1): 213-221. |
[7] | 张立原. 中国黄土高原洛川剖面S5以来的孢粉学记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1): 222-229. |
[8] | 尹志刚,张跃龙,杜玉春. 大兴安岭北部早白垩世上库力组流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3): 788-796. |
[9] | 董重,陈军林,杜宝霞,徐小慧,何雨栗,戴静,孙柏年. 甘肃酒西盆地早白垩世两种Elatides化石微细构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3): 833-844. |
[10] | 张淑芹,刘玉英. 下辽河平原晚更新世泥炭的发现及其古气候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3): 845-850. |
[11] | 孟庆涛,刘招君,胡菲,孙平昌,柳蓉,周人杰,甄甄. 桦甸盆地始新统油页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2): 390-399. |
[12] | 贾大成,姜涛,陈圣波,包国章,高文,张潇,毛永新. 大兴安岭多宝山铜成矿区植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1): 76-86. |
[13] | 李莉, 侯世林. 辽西早白垩世一反鸟类新属种的发现[J]. J4, 2011, 41(3): 759-763. |
[14] | 王丹萍, 王锡魁, 江裕标. 长春地区中更新世晚期古环境重建的沉积地球化学与孢粉学证据[J]. J4, 2010, 40(5): 1066-1074. |
[15] | 单敬福, 王峰, 孙海雷, 孙继刚, 蒙启安. 蒙古国境内贝尔湖凹陷早白垩世沉积充填演化与同沉积断裂的响应[J]. J4, 2010, 40(3): 509-5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