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润初1, 肖长来1, 张余庆2, 梁秀娟1
Wei Runchu1, Xiao Changlai1, Zhang Yuqing2, Liang Xiujuan1
摘要:
0-1混沌测试方法是一种新的可直接作用于时间序列的混沌识别方法,不需要进行相空间重构,通过对Chebyshev映射的检验验证了有效性。运用0-1方法对中国640个气象站1960-2011年月降水序列进行混沌识别,并运用基于密度的顾及非空间属性的空间聚类方法(DBSC)对计算结果进行空间聚类。结果表明,各气象站月降水序列均表现出明显的混沌特性,且K值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从大尺度上看,全国可分为西北高值区、南方次高区、华北-东北中值区和青藏低值区;从小尺度上看,全国分出了29个空间簇。中国降水混沌空间聚类结果不仅与大尺度的气候类型分布相吻合,而且也反映了局部降水动力系统变化特征,这就为降水系统的时空规律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
[1] | 李洪丽, 刘财, 田有, 范豪. 中国东北地壳结构的地震层析成像[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1): 270-. |
[2] | 洪梅, 林豪栋. CMADS降水数据在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区水库控制流域适用性——以潮白河、东洋河流域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3): 833-842. |
[3] | 王凤艳, 王梓铭, 王明常, 姜琦刚, 杨天亮, 张馨月, 赵明宇. 中蒙俄经济走廊沿海与内陆NDVI分布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3): 864-876. |
[4] | 肖国林, 蔡来星, 郭兴伟, 董贺平, 庞玉茂.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勘探突破对我国近海残留“黑色侏罗系”油气勘探的启示[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9, 49(1): 115-130. |
[5] | 王利花, 周云轩. 大通站水沙关系演变驱动因素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1): 226-233. |
[6] | 张施跃, 束龙仓, 闵星, 胡慧杰, 邹志科. 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计算[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3): 860-867. |
[7] | 韩朋, 翟云峰, 栗粲圪, 张运, 杨会会, 靳春胜. 末次间冰期以来洛川黄土天然剩磁记录的可靠性[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3): 793-806. |
[8] | 徐则民, 梅雪峰, 王礼荣, 张有为, 曾强, 郭丽丽. 滑坡预警中的降水时空变异性——以云南头寨沟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1): 154-162. |
[9] | 杨海斌, 田小波, 白志明, 张中杰. 浅谈中国大陆东缘中生代地质演化与泛太平洋板块活动的关系[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3): 781-797. |
[10] | 牛军宜, 吴泽宁, 贾虎. 降水丰枯变化和产流条件改变对汾河径流影响的定量研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3): 814-823. |
[11] | 卢文喜, 安永凯, 宋文博, 于婷. 吉林西部季节性气象干旱的时空演化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2): 543-551. |
[12] | 危润初, 肖长来, 方樟. 黑龙江建三江地区地下水动态趋势突变点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1): 202-210. |
[13] | 李志明, 芮晓庆, 黎茂稳, 曹婷婷, 徐二社, 陶国亮, 蒋启贵. 北美典型混合页岩油系统特征及其启示[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4): 1060-1072. |
[14] | 杨长清, 李刚, 龚建明, 杨传胜. 中国东南海域中生界油气地质条件与勘探前景[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1): 1-12. |
[15] | 张茜,梁秀娟,杜川. 基于无偏灰色马尔可夫链的吉林省降水量预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6): 1973-19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