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延玲1,金玮泽1,陈兴贤1,2,谈金忠3
Fu Yanling1,Jin Weize1,Chen Xingxian1,2,Tan Jinzhong3
摘要:
针对地下水埋深较浅地区,由高层建筑荷载引起的土体变形问题,以比奥固结理论为基础,结合土体非线性流变理论,将土体本构关系推广到黏弹塑性;同时考虑土体力学参数及水力参数的动态变化关系,建立了高层建筑荷载引发地面沉降与隆起变形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详细研究了高层建筑荷载影响下的土体变形特征及此过程中土体力学参数及水力学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由高层建筑荷载引起的地面沉降呈现漏斗状,以建筑物中心为漏斗中心,高层建筑荷载施加初期,高层建筑周围出现隆起,到达最大值后隆起逐渐消失;高层建筑底部浅层土体孔隙度、渗透系数及泊松比均呈现缓慢减小趋势,弹性模量呈现缓慢增大趋势;而高层建筑周围浅层土体的孔隙度、渗透系数及泊松比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弹性模量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高层建筑影响区域浅部土体参数的变化趋势与土体的回弹及压缩有关。
中图分类号:
[1] | 王洁, 宫辉力, 陈蓓蓓, 高明亮, 周超凡, 梁悦, 陈文锋. 基于Morlet小波技术的北京平原地面沉降周期性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3): 836-845. |
[2] | 周超凡, 宫辉力, 陈蓓蓓, 贾煦, 朱锋, 郭琳. 利用数据场模型评价北京地面沉降交通载荷程度[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5): 1511-1520. |
[3] | 付延玲, 骆祖江, 廖翔, 张建忙. 高层建筑引发地面沉降模拟预测三维流固全耦合模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6): 1781-1789. |
[4] | 陈荣波,束龙仓,鲁程鹏,李伟. 含水层压密引起其特征参数变化的实验[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6): 1958-1965. |
[5] | 李文运, 崔亚莉, 苏晨, 张伟, 邵景力. 天津市地下水流-地面沉降耦合模型[J]. J4, 2012, 42(3): 805-813. |
[6] | 付延玲. 基于地面沉降控制的区域性松散沉积层地下水可采资源规划评价[J]. J4, 2012, 42(2): 476-484. |
[7] | 骆祖江, 曾峰, 李颖. 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控制三维全耦合模型研究[J]. J4, 2009, 39(6): 1080-1088. |
[8] | 陶月赞,姚 梅. 地下水渗流力学的发展进程与动向[J]. J4, 2007, 37(2): 221-230. |
[9] | 于 军,苏小四,朱 琳,段福洲,高 立,吴曙亮. 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虚拟现实系统研究[J]. J4, 2007, 37(2): 393-3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