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16, Vol. 46 ›› Issue (5): 1383-1405.doi: 10.13278/j.cnki.jjuese.201605110
刘玉1,2, 孙加鹏3, 王献忠1, 张文强1,2, 杨华本1, 梁中恺1,2, 徐立明1,2
Liu Yu1,2, Sun Jiapeng3, Wang Xianzhong1, Zhang Wenqiang1,2, Yang Huaben1, Liang Zhongkai1,2, Xu Liming1,2
摘要:
新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处在塔源-新林-喜桂图断裂之上,西侧为额尔古纳地块,东侧为兴安地块。前人研究认为本区的“倭勒根群”为有序地层,通过野外观察及综合分析,认为本区地层是经历了多期次的变质变形作用,由多个构造岩块堆叠和拼贴起来的非史密斯地层单位。对新林地区大乌苏混杂岩的基质及岩块进行了碎屑锆石LA-ICP-MS U-Pb定年。测试结果显示,岩块中细碧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为(477.3±2.7)Ma,基质中变质石英砂岩的最小峰值年龄为468 Ma,限定其沉积时间为早奥陶世。而本地区二长花岗岩测年的结果为300 Ma,综合文献资料并结合本区构造特点,认为大乌苏混杂岩实际上是一套时间跨距从早奥陶世到晚石炭世的非史密斯地层。地球化学特征上,蛇绿岩残片低SiO2,属钙碱性或拉斑玄武岩系列玄武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中Eu无异常或弱正异常,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较大;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中,富集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Zr等高场强元素。可以推测在兴隆-呼玛弧后盆地进一步拉伸过程中,本区形成具有洋壳性质的大洋,同时在岛弧上形成细碧-角斑岩及中基性火山岩,在弧前形成砂泥质浊积岩。
中图分类号:
[1] 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Heilongjiang.Regional Geolog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M].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1993. |
[1] | 张强, 丁清峰, 宋凯, 程龙. 东昆仑洪水河铁矿区狼牙山组千枚岩碎屑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4): 1085-1104. |
[2] | 郭春涛, 李如一, 陈树民. 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鹰山组白云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4): 1121-1134. |
[3] | 崔亚川, 于介江, 杨万志, 张元厚, 崔策, 于介禄. 东天山觉罗塔格带黄山地区角闪辉长岩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4): 1105-1120. |
[4] | 赵希林, 姜杨, 邢光福, 于胜尧, 彭银彪, 黄文成, 王存智, 靳国栋. 陈蔡早古生代俯冲增生杂岩对华夏与扬子地块拼合过程的指示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4): 1135-1153. |
[5] | 王朝阳, 孟恩, 李壮, 李艳广, 靳梦琪. 吉东南新太古代晚期片麻岩类的时代、成因及其对早期地壳形成演化的制约[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3): 587-625. |
[6] | 尹业长, 郝立波, 赵玉岩, 石厚礼, 田午, 张豫华, 陆继龙. 冀东高家店和蛇盘兔花岗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2): 574-586. |
[7] | 齐天骄, 薛春纪, 许碧霞. 新疆昭苏布合塔铜(金)矿化区花岗质岩石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1): 132-144. |
[8] | 孙凡婷, 刘晨, 邱殿明, 鲁倩, 贺云鹏, 张铭杰. 大兴安岭东坡小奎勒河中基性侵入岩成因及地球动力学意义: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1): 145-164. |
[9] | 张超, 崔芳华, 张照录, 耿瑞, 宋明春. 鲁西金岭地区含矿闪长岩体成因:来自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6): 1732-1745. |
[10] | 施珂, 张达玉, 丁宁, 王德恩, 陈雪锋. 皖南逍遥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6): 1746-1762. |
[11] | 谭洪旗, 刘玉平. 滇东南猛洞岩群斜长角闪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6): 1763-1783. |
[12] | 陈治军, 任来义, 贺永红, 刘护创, 宋健. 银额盆地哈日凹陷银根组优质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5): 1352-1364. |
[13] | 王师捷, 徐仲元, 董晓杰, 杜洋, 崔维龙, 王阳. 华北板块北缘中段二叠纪的构造属性:来自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的制约[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5): 1442-1457. |
[14] | 许中杰, 蓝艺植, 程日辉, 李双林. 句容地区下奥陶统仑山组海平面变化的碳酸盐岩地球化学记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5): 1458-1470. |
[15] | 赵院冬, 车继英, 吴大天, 许逢明, 赵君, 李士超. 小兴安岭西北部早—中侏罗世TTG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4): 1119-1137. |
|